难忘的核化救援往事

2020-11-02 10:57原上海市民防办公室核化救援处处长邹德康
生命与灾害 2020年10期
关键词:核化民防救援

原上海市民防办公室核化救援处处长 邹德康

高中毕业以后,我进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六系读书;大学毕业后入伍,在部队从事防化兵与装甲兵的工作,也参加过西北的核试验;从部队转业回上海以后,我就到了民防系统。回想我的工作经历,就是两防一体化,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前半生是国防,后半生是民防。

一定要成立核化救援处

到了民防系统,我先是在市民防科研所工作,一年以后,转到市民防办指挥处,随后又到了宣教科。宣教科后来又改组为包含宣教功能的核化救援处。为什么会成立核化救援处呢?这与上海当时的一些社会背景和自然背景有一定关系。

当时,上海曾经有黄浦江两岸的老百姓打电话到市政府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反映闻到各种令人难受的气味,有些人还有其他的反应,比如头晕、咳嗽等。当时的分管副市长倪天增带领有关部门,一起去查明气味的源头究竟在哪里。一行人顺着气味从北边的宝山吴淞口沿江两岸,一直找到如今南浦大桥的位置,也没找到源头究竟在何处,只觉得人在北边时气味在南边,等人到了南边气味又仿佛在北边。堂堂副市长,就靠着用鼻子闻这样原始的方法,来来回回地探寻。

这样情况的出现,不禁让人联想到1984年印度的中央邦首府博帕尔的一起中毒事件:一家农药厂化工毒气泄漏,剧毒物质及其反应物在2小时内覆盖了相当一部分的市区(约64.7平方公里),在短短几天内死亡2 500余人,有20多万人受伤需要治疗,在那之后的半年内仍有人因事故受伤而死亡。

上海这样一座大城市,人口十分密集,化工企业数量成千上万,既有里弄工厂 ,也有一些正规的大型工厂 ,比如上海天原化工厂 、高桥化工厂 、金山化工厂 ,还有其他稍微中等一些的各类化工厂 。这些工厂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物品年用量达1亿吨,21种有毒有害化学物品日滚动量8.7万吨,易燃易爆物品日滚动量570万吨。像上海天原化工厂,其所在区域虽然在当时已位于城市边缘,但仍然属于人口密集区域。基于这种背景,一旦真正出现有害气体泄漏这种情况,后果不堪设想。而秦山核电站就在距离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100公里的地方,一旦发生事故,一般情况下而言,直接影响不大,但是沉降灰就有可能顺着黄浦江上游的几条支流顺流而下,影响整个上海;且上海市区内也有不少工厂用到放射源,稍有疏忽,后果也不堪设想。可能发生的或者已经发生的诸如化工厂泄漏、核事故等情况,如果平时没有一定的准备,比如相关知识的普及与应急预案,今后肯定会出大状况。

因考虑到人民防空工作职能之一就是应对空袭时使用核化生武器攻击产生的危害,其中使用化学武器攻击时散布的毒气,跟化工厂泄漏产生的有毒物质有相似之处。经由这样的考虑,市领导就决定由民防办公室(当时叫人民防空办公室)牵头,成立一个应对上述问题的部门——上海市化学事故应急救援试点办公室,即核化救援处。

在核化救援处的日子

核化救援处的职责,就是防火防毒、抗灾抗震、应急自救。

我是核化救援处的第二任处长。在这个位置上,五年来我见证了三四百起大大小小的事故与救援,其中有几起令我印象深刻,也足以引起所有人反思的事故。

一是中山东一路氨气泄漏事故。1991年12月,中山东一路14号,市总工会大楼冷冻机房发生氨气泄漏事故。黄浦区民防办接到报警后,立即派出民防化救侦检队到现场进行侦检,检出大楼冷冻机房内氨气浓度严重超标,并将情况报告给市民防办抗灾救灾总值班室。市政府领导决定由市、区民防办,市总工会,区环保局,区民防化救专家组成现场救灾指挥部。当时采取措施是:氨气泄漏现场严禁明火,急调吴泾化工厂民防化救队槽车到现场抽出冷冻机内的余氨,由黄浦区民防化救分队负责侦检和安全警戒,从而顺利地处理了这起事故。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冷冻机房长期被作为贮藏室,房内存放着一台多年未用的冷冻机,由于冷冻机密封老化,致使冷冻机内氨气泄漏。因为应对及时,有充分的应急预案,采取正确的措施,就有疏散无关人员和杜绝出现明火的可能性,这场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实在是一大幸事。

二是兴安路煤气泄漏事故。1991年12月,因路面施工不慎,造成重庆南路兴安路口地下煤气管道阀门损坏导致煤气泄漏。那里有大口径煤气包,稍有不慎引发煤气爆炸,就会直接危及原淮海街道雁荡、淮三两居委会辖区内1 600多住户、5 000余人的安全。卢湾区民防办接到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决定由区公安分局、民防办、淮海街道办事处及区政府有关部门联合组成现场指挥部,在区长领导下进行救灾工作。市民防办派出化救队实施侦检、划定危害区域;区民防办和淮海街道办事处组织人员在受危害区域内挨家挨户进行通知,告诫居民绝对不可开关电器,并立刻离开居所,进行疏散;居民们被安置在受害区域外的政府机构大会场以及学校等地后,由区财贸办和区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后勤保障,为在寒冷中疏散的居民提供食品和茶水。核化救援处负责应急处置,市煤气公司和消防队进行抢修煤气设施。当时的情况是损坏的管道阀门不断地喷出煤气,并未起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煤气如果燃烧起来,只要不烧到周围的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是安全的。但是处理的时候又不敢随便引燃,因为害怕会产生爆炸。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找到阀门并将其关上。但情况并不乐观,因为是老市区,许多公共设施的资料不全,好不容易找到阀门,却发现阀门被大型钢板压住,最后只好再往前找阀门。经过2小时左右的紧急抢修,煤气泄漏才得到控制;3个多小时后,居民返回家中;前前后后总共处理了6个多小时。所幸并未造成更大的损失,也算是应对得当。

三是光复西路硫化氢中毒事故。1994年4月,5名民工在光复西路的一竖井内施工时相继昏倒,被救出后送往普陀区中心医院抢救,其中2人因抢救无效死亡。市民防办抗灾救灾总值班室接到报警后,率市民防化救工作站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处理。市民防化救工作站人员穿戴好防护器材,在上海染料化工八厂民防化救队的协助下下到井底,先用测爆仪检测,排除爆炸的可能性后,再分别用侦检管对可能存在的有毒气体一一检测。经过反复测定,查明毒气体为硫化氢,浓度超过卫生标准最高允许浓度28倍之多,并查明这起事故的原因是吸入硫化氢而中毒,为医生诊断和救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已经有人员伤亡的情况下,面对危险,核化救援的工作人员冒着生命危险进入事故现场,这不仅仅是敬业,更是不怕牺牲。这样的危险,在核化处理工作中时有发生,工作人员更是被群众称为“与魔鬼打交道的人”!

四是子长路发现放射性铀的事故。1996年5月,市民防办抗灾救灾总值班室接到市公安局电话,称群众举报有两人从西北带回一些东西准备在上海出售,其中可能有放射性铀,现存放在普陀区子长路77弄。市民防办抗灾救灾总值班室立即派市化救工作站与市公安局有关人员联系,赶赴现场检查处理可疑物。在现场,见一长方形木箱内放着一个长方形铅罐,上面标的文字是“1971URANIUMRA”。从标记分析,里面装的是放射铀和镭。经带去的仪器测量,其放射性比本底高出2~3倍。由此得出结论,这是存放“放射性铀和镭”的外包装,如果随意将其打开取出是很危险的。因此将该危险物移交有关部门存放在专门仓库内保存。责任人员由公安部门处理,避免了一起放射性事故的发生。

学生民防教育任重而道远

此事对我的触动很大。1990年2月,江苏常熟发生5.1级地震,震感传到上海,许多市民,特别是北边几个区县,像宝山、嘉定、青浦,包括普陀,一些老百姓拥上街头,不敢继续待在室内,都跑到外面,打电话相互报平安并询问怎么回事。市政府领导打电话去地震局询问情况,电话竟然打不通了,因为所有人都在给地震局打电话,那一路电话实际上“死掉了”。市政府领导只好亲自去地震局,快到中山北路的时候,车也过不去,因为马路上全是人,只能下车步行。

我深感,再多的应急处理与事故预案,都比不上让老百姓清楚地了解相关知识,知道在面对火灾、核化事故、地震等灾害时,应当如何自救,平时应当如何预防,这些知识应作为常识来普及。核化救援处前身的一部分就是宣教科,肩负宣传教育民防知识的工作,改组为新的部门后,依旧保留了这一项工作。而对老百姓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最适宜的对象,非学生莫属。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宣传教育,宣传是让大家知道,教育是让大家学会应对。这其中的一些知识,我们当时设想是对市民进行普及教育,即制作一些手册、图画等宣传资料,给大众看,但是成效却始终无法令人满意。后来大概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去日本考察(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在如何应对地震等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发现日本竟然是从幼儿园就开始教导学生如何防灾避灾了。这无疑给了我们一些启发,让我们开始思考从学生开始进行民防教育,效果是否会比较好一点。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强,后续效应也会比较好:他们在学校里学到民防知识,回到家会教给父母;他们长大后,又会自然而然地将知识传给他们的子女。

我们开始在市里的一所学校试点“三防知识教育”,积累教员、教具、教材、教育时长等方面的经验。首先碰到的大难题,就是其中涉及的条线太多,比如原本的地震知识应是由地震局来负责宣传教育的,防火宣传则归消防局,防汛宣传归水利局等。民防部门开展活动,其他的部门不可能每次都有人参加。而学校方面也有一些意见,今天地震局来人,明天消防局来人,教学计划都被打乱了。一时间,各方面都颇有微词。但幸运的是,市领导对这方面的工作非常重视,做了很多工作来协调,让各部门相互配合来为学生们的民防教育服务。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我们首先邀请各条线、各部门的专家对授课教师进行民防知识的培训,包括抗震防震、防火灭火、防台防汛、核化救援等;教材与教具由民防办公室与教育部门联合发文,由民防部门牵头,所有宣传统一口径,各部门专家负责组稿、审稿、编写,并规定学时,统编出最早的民防综合性教材《中学生民防教育》。对于宣教目标学生,当然不能照搬日本的例子,我们也是煞费苦心制订方案。小学生还未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而高中生课业繁重,不堪重负,于是我们决定将课程定在初一、初二年级学生。他们既有理化的底子能够理解一般的民防知识,又不至于压力太大,可谓两全其美。就这样,从一开始的摸索,全市只有一所小学试点,逐渐变成每个区一到两所学校试点;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学民防教育试点全面铺开;一直到如今有了一个明确的规定:每个学期必须有一次民防主题课,一次民防演练。一路行来,都是民防人的汗水。

我的后半生从事的民防工作,总体来说,真正体现了服务大众的目标。作为民防人,民防工作虽然清苦烦琐,但是非常有意义,因为它关系到我们的国家,关系到每一个老百姓,是真正需要用心去做的一项防灾救灾、造福民众的工作。

猜你喜欢
核化民防救援
手持式核化探测仪器发展现状与应用展望
紧急救援
冰晶异质核化对雷暴云电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
3D打印大救援
2019高考综合模拟题(七)
民防在我身边(十)
民防在我身边(十二)
民防在我身边(三)
核化生医学救援程序与训练思考
救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