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阳光,点滴焕彩

2020-11-02 02:20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16期
关键词:湖北省学校孩子

编者按:“校长之于学校,犹如灵魂之于躯体”。作为一校之长,要管理好一所学校,就要有时代的眼光,社会的良知;正确的理念,独到的见解;坚韧的品格,广阔的胸襟。

今天,我们采访广州市花都区云山学校校长黄炜。他是中学高级教师,华南师大兼职教授,广州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曾荣获全国优秀化学教师、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湖北省语言文字先进个人、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带头人等称号,荆州市管拔尖人才并享受政府津贴;曾获湖北省第五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一、您92年大学毕业就分配到湖北省沙市中学工作,请您分享一下这段经历以及您的人生目标?

当年到沙市中学工作时,我是百感交集的。我是当地人,深知这所学校在老百姓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学校两次受到国务院嘉奖,1953年就成为全国第一批重点学校,不仅是湖北省第一所示范学校,还是湖北省培养院士最多的学校。能到那里工作,是一种荣耀,也有一种压力,我丝毫不敢懈怠。

在沙市中学从教期间,我见证了学校的辉煌发展。在那期间,学校曾培养了七名省级高考状元,一个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第一名。这里面也有我自己的学生,这也让我认识到“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师更重要的是去点燃希望、引领发展、激发潜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让学生超过自己,这是每个教师应该具有的追求。在当化学老师的时候,我努力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逻辑框架,让他们明白化学学科的局限性,并有针对性地去学习、思考和完善。总体教学效果还不错,1997年我的学生就曾获得湖北省高中化学奥赛第一名。

先进的文化、智慧的老师、卓越的学生、优美的环境……沙市中学那块沃土,让我耳濡目染,不仅坚定了我的从教信念,而且还形成了我的价值观,完善了我的方法论。后来,不管走到哪里,我都能“知足知不足”。在一流的学校成长浸润,与最好的校长、老师协同配合,见证一大批优秀学生成就精彩,这都是我教育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我因此总是自信满满,底气很足,从不怯场。我坚信,“教育可以创造无限可能”,并将此作为我的教育信仰,为打造“好的、适合的教育”而不懈努力。

二、从湖北省地级市教育局副局长到花都区云山学校校长,是什么原因促使您做出这一跨地域的选择?

第一,我一直鼓励自己要勇于拼搏。“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我做过教师、主任、校长、局长。从培养我的老师、领导身上,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人生格局。在他们的精神引领和鼓励下,我才会一直保持这这种干劲。虽然离开了家乡,但那种韧劲早已植入了我的骨髓。

第二,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因为始终放不下沙市中学对自己的精心培养,我放弃了几次更高的发展平台。后来,在我被组织上安排到荆州市教育局做副局长的时候,有朋友主动联系到我,邀请我参加北师大国内合作办学项目。我就抱着尝试的心态去体验了一次。面向全国的校长选拔的成绩出乎意料的好。作为全国师范教育的排头兵,北京师范大学对于教育人说,其意义不言而喻。处于事业发展“迷茫期”的我,做出了选择。北师大福清附校,那是一所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十五年一贯学校,占地面积就有528亩。接手负责这么一所起点高、规模大的学校,我面临严峻的考验。通过努力,后来学校发展很顺利。但我遇到了实际困难。我夫人的调动无法按照之前的约定落实。离家两年,让我更加认识到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还有作为父亲和丈夫的责任。花都区政府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让我现在能够全身心地投身到教育事业。

世上没有白走的路,即便是弯路。无论到哪里,也无论在什么时候,我都能保持积极向上,勇于拼搏,努力钻研的状态,因为我希望成为一名虔诚的教育行者。每一种转换、每一次历练,都让我不断接近自己的初心。

三、贵工作室公众号中有一个“养儿育女”的专栏。除了校长的身份,您也是一个孩子的父亲,您认为家长的教育理念对孩子的成长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在“养儿育女”专栏里,我分享了许多育儿的真实经验。我的经验不一定适用于每个家庭,但希望能与他人一起分享、探讨,以期共同进步。

家长看问题的角度会影响孩子。我在群里分享过他获得美国博士全额奖学金的消息。他跟他妈妈说要低调,但我告诉他:“这不是炫耀,我分享的是你的快乐与成长。点赞声中,也可以看到,还有好多人一直在关心你。希望你能理解我们的期待,期待你做得更好,更上一层楼。”读高一时,他得到了第一笔大额奖学金5000元,我问他怎么使用。他毫不犹豫地说,希望为自己的初中母校贡献绵薄之力。我非常欣慰,并为此另外“补足”5千元,凑足了一万元。他为初中母校购买了足球、篮球、排球等体育用品,还要求匿名捐赠。作为家长,我一直引导他,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拿奖学金。奖学金不在于金钱本身,而要让它更有价值。

“腹中天地阔,常有渡人船。”不管是教育孩子,还是提升自己,都要有健康的心态,包容的胸怀。孩子从小,我就有意识地让他“胸中有丘壑”,心中有“大我”。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家长的我也在努力提升自己,和孩子共同进步,其实,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己精神世界的洗礼与升华。

我会努力让孩子理解学习的真正目的。从大的方面来讲,让他有梦想,让他懂得学知识、上大学都只是实现梦想的方法,学到知识后真正要做什么,怎样做,這才是要明确的方向。不然孩子上了大学,他就不知道接下来做什么了。从小的方面来说,我教导他学习只是一种手段,不能代表一切。这种意识形成后,他在以后的学习上遇到挫折,都很少泄气。他不会有“考试考砸了怎么办?”“是不是我太笨”等想法。现在我的孩子学物理,他不是单纯为了学习、考试,他是真正喜欢,并希望自己未来能在这个领域有所奉献。

一旦孩子有了大格局,认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他就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会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玻璃心”呢?

所以,让孩子最安全的办法是让他有梦想、有家国情怀!

四、贵校有哪些教育特色?比如课程方面、校园文化方面等等,您最满意的是哪一点?

有时候一件事坚持做下去慢慢就成了学校的一种文化。学校之前提出“阳光育人,育阳光人”理念。但我到过各地交流、访学,知道全国“阳光教育”学校何止百千。来云山后,基于传承优良传统、把准现实问题、体现学校特色等方面的思考,我提出了“彩云山”办学思想。

花都虽在国内一线城市广州,但处郊区,其教育文化相对中心区域而言底蕴有所欠缺。师生的自信、素养和期望也有一个提升过程。而且学校创办之初,处于城郊,后随着新区发展,才逐步成为繁华中心。

“光分七彩”,而“多彩汇聚成阳光”,“彩云山”源于阳光理念。同时,又是其升级与扬弃,且更具独特性。围绕着“彩”,面向全体,发展个性,“九年一以贯之”,在以课程为主要依托的多彩云山里,让他们在寻找彩、唤醒彩、实现彩的过程中“人人出彩”,从而激发自信,能更积极主动乐观地应对各种挑战,成长成人成功,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我相信,“彩云山”办学思想中的“多彩——育彩——出彩——精彩”既遵循了办学规律,也符合人的成长规律,一定会为每一个云山学子提供多元选择,让他们能找到最适合的成长路径,从而能走向卓越!

五、2019年11月到2020年2月期间,贵工作室“万里问道”前往芬兰交流学习,在教育教学方面有哪些方面是令您感受最深的?您在未来的学校管理中会有哪些新举措?

赴芬兰学习,我最大的感受是要培养跨文化理解力。要在多角度文化体验中,提升自己的教育认识。比如,大家都知道,湖北很重视教育,广东似乎是文化的“沙漠”,“教育比较落后”被标签化了。但我来到广州后,却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内地为什么重视教育,有很多很多原因,但我现在更容易感受到的是其背后强烈的功利性,因为只有“学而优”才有可能“向上流动”。珠三角、广州不一样,面上看到的“反智”,其实可能并不真实。由于改革开放的积累,他们很多人衣食无忧,读书并不是唯一之路,他有了多种选择,可以画画、喝茶、创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少数能读出来的,恰恰就都是那些自己真正喜欢探索和研究的。内地很多地方的高考分数是很高,但最后到了同一所高校,为什么难以形成分数上的那种“碾压”之势?这次芬兰教育考察,让我知道了其优势,但我们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不能人云亦云,要吹糠见米、看清本质,要“知足知不足”。我甚至有个大胆的预言,从未来教育发展来看,广州会成为素质教育的高地。当然要能做到这点,我们的路还很长,还需要每个人的付出与坚守。

芬兰学习回来后,我在学校文化建设上也做了个调整,将学校之前的“英语角”改成了“国际理解园”。这一改变是想告诉学生,学习英语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我们要通过语言的学习,了解他们的历史、文化,开拓视野,形成跨文化理解力,最后服务于“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唯有独立之精神,方能自主发展,方能思想自由。”我希望学生能有独立的思想文化观念,能多角度理解、包容与共享。未来,学校会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可能成绩落后,但其素养培养好了,其他潜能才更有可能发挥出来。我认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著自身规律,教育是有整体性的,需要考虑兴趣、习惯、能力、方法等多方面的因素。

关于教学改革措施,我提出了“8+1”体系。我认为,学生的成长有阶段性,“九年影响一生”,小学1年级到8年级是培养学生素养的关键阶段。7、8年级可按兴趣分班,这段时间内,学生需要接触自然,感受世界,有独立的思想意识。毕业年级则实施分层教学,着重学业,做好初高衔接。

教研方面,我的观点是: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我反对不切实际的教研。做教研不能只根据理论或者想象去研究,要走进学生和课堂,研究与教学直接相关的课题,一旦脱离实际教学,到头来所做的课题只会是无用功。我分享过一本自己的专著《走进真实的科学》。这是一本关于科学与哲学教育的研究作品。该书记录了我平常教学的一些思考。书中研究的是具体问题,比如同一类型的解题方法,我会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多个方法,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真正做得到且会运用的方法。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教育需要耐性,更需要爱和责任。教育是一群人才能完成的事业,而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未来,我会与全校教师一起办好学校,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真正做到“心有阳光,点滴焕彩”。                  (通讯员  邵健丽  胡春华)

猜你喜欢
湖北省学校孩子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学校推介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