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著述中的三重浪漫主义向度

2020-11-02 13:23范鹏飞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0年14期
关键词:美好生活浪漫主义共产主义

范鹏飞

【摘要】综观马克思的著述,浪漫主义是存在其中的一个重要维度,浪漫主义也是构成其思想体系的重要资源。马克思扬弃浪漫主义回归本真、渴望自由、批判现实等特征,他植根现实,深刻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本质,把实践引入人类历史活动之中,成功实现了对消极浪漫主义的积极超越。对人全面自由发展的无限追求、对美好生活的积极向往,对未来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建构起马克思著述中浪漫主义的三重向度。

【关键词】马克思  浪漫主义  全面自由  美好生活  共产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0.14.014

浪漫主义批判现实,崇尚自由,关注事物发展的本原,着眼于人的精神世界和个体发展,喜欢用饱满的情感想象来憧憬美好的未来。马克思的思想是多维的,长期以来,学者常用诸如“理性、现实、革命、实践、批判”的词语为其思想定性。然而,浪漫主义与马克思的思想存有共鸣,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更迭,“必然王国”终将迈入“自由王国”,浪漫主义推崇的自由、解放、美好与和谐也随之会在马克思构想的人类社会的终极向度——共产主义社会中得以实现。满足人类对美好社会和幸福生活的愿景和渴望,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著述中的浪漫主义向度在此彰显无遗。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愿景落脚

浪漫主义涉及美学、哲学、政治学等多学科领域,内涵深刻、外延丰富,曾作为一股思潮起源于欧洲,在十九世纪前半程盛极一时,无论是德国早期浪漫派还是空想社会主义都受其影响颇重,马克思的唯物论、辩证法、历史观、实践观等科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与之联系密切,在一定程度上浪漫主义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思想史资源。

浪漫主义具有批判现实、推崇自我、关注人的本真、追求个性解放等特征。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本主义在创造现代性文明、推动人类社会空前进步的同时,其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遏制了人的个性表达和自由解放。在资本主义社会分工下,劳动发生异化,失去其本质属性,劳动产品和劳动价值逐渐开始与劳动主体发生脱节,劳动异化下,人随之也发生异化,开始畸形发展。被誉为“浪漫主义之父”的卢梭发出如此慨叹:“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中。”[1]浪漫主义厌倦了这一“文明”对其创造主自由发展天性的抹杀,哀叹“现代性”在创造了文明奇迹的同时,却迫使创造主變成了野蛮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下劳动分工割裂了劳动与人的本真,劳动不再作为人的第一需求,人仅仅成为了物质资料创造的“工具”,马克思称之为“人性悖论”。席勒讽刺道:“享受与劳动脱节、手段与目的脱节、努力和报酬脱节。”[2]浪漫主义竭力寻求感性回归,重拾生命本真之美。浪漫主义开始“美育救世”,企图运用艺术教育诗化世界,在精神层面对劳动异化、人性分裂大加批判,但丝毫没有触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质,故不可能担负起改变社会的大任,只不过是空中楼阁、浪漫空想罢了。

浪漫主义对当下现实的不满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深刻影响着马克思,加速了马克思对社会现状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思考。马克思认识到单从感性和精神层面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提出批判是无法改变社会现状的,他开始深入研究经济学,借鉴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在资产阶级经济学领域的积极成果,深入分析费尔巴哈哲学和黑格尔辩证法,吸收他们思想的合理内核。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的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二是工人同自己的生产活动相异化;三是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四是人同人相异化。马克思从私有制经济基础出发,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是造成人性分裂不能自由发展的根本原因。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深刻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中劳动与资本不可调和的潜在矛盾,他开始立足实践,扬弃并超越浪漫主义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积极批判,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

与此同时,马克思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分析了资本主义所有制是制约生产力发展和阻碍人类社会进步的原因,阐明高级的社会形态取代低级的社会形态是合乎规律的历史演进方向,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人类社会终将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消除分工、消灭私有制,作为主体的人在这一过程中获得自我解放,身处其中的人自由劳动、享受劳动,天性本真得到复原,劳动异化得到修正,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得到实现。

浪漫主义以感性的美学方式探索人类自我发展的拯救之路,但抽象的精神自由仅能寄存于内心世界,在经验世界缺少实现路径,不得以只能“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马克思继承并发展了浪漫主义,把人的解放以实践的形式放置历史活动之中,通过有意识的劳动活动创造包括物质和精神在内的全部社会财富,完成实践主体的自我扬弃和全面自由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美丽愿景。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完成了对浪漫主义的科学超越。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奋斗鹄的

自古以来,人们对美好生活孜孜以求。向往美好生活,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全人类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生活的基本写照。向往美好生活也是浪漫主义批判现实和精神追求的奋斗鹄的。美好生活既包含满足物质文化需要的现实层面,又存在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浪漫性维度。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承载了全人类追求幸福、企盼获得感的物质需求和精神寄托。

马克思自小受到理想主义和启蒙思想的教育和熏陶,对自由、对未来、对美好、对幸福无限渴望。他赞美劳动、追求高尚,早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就表达出要为全人类美好生活毕生奋斗的决心,流露出要为全人类造福的崇高理想。以施勒格尔为代表的浪漫派“诗化世界”思想宣称“世界必须浪漫化”,“浪漫化即是诗化”,“诗的国度即是自由的国度”。[3]诗歌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和哲学一样都包含形而上的智慧,具有超验性特征,诗歌的世界充满自由和浪漫。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对诗歌充满热情,也曾立志成为诗人。在波恩和柏林求学时期,青年卡尔受德国浪漫派思想影响颇重,他喜爱写作,在他的诗里充斥着对现实的不满。他把浪漫主义崇尚生命本真内化为精神动力,批判现实,用无限的想象,饱满的热情向往美好未来,宣泄对当下社会的憎恨。随着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大,在资本主义世界,底层人民凄惨的生活现状,触动马克思诗性理想与科学思想的萌发,激发了马克思关注人的本质和价值,加速了马克思对美好生活真谛的探求和思考,马克思逐渐开始走向批判和现实的道路。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生产、分工的理论研究,揭示了劳动异化的本质,对在此种境遇下人的贫困窘相和悲惨生活给予深刻同情和严厉批判。浪漫主义对于社会现状哀叹感伤,企图通过浪漫反讽的方式,在审美逻辑的框架内寻求自我满足,用理想性的非现实来“擘画”美好生活。马克思不同于一般浪漫主义者,他说:“浪漫主义为此留下了感伤的眼泪,我们可没有。”[4]马克思着眼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事实、深入考察无产阶级的生存现状,开始探索能够真正实现生产生活、肉体生活、精神生活相统一,自然界、社会与人相协调的美好生活。[5]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他认为,真正的美好生活体现在包括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等关系的和谐与统一之中,人在生产、生活、交往的社会活动中获得物质和精神的满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和逻辑起点。

在马克思看来,美好生活的实现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漫长的人类历史活动过程。基于此,马克思在批判旧世界中探寻新世界,大胆地提出人类发展更高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为美好生活的开创指明了实现路径。马克思所向往的美好生活、所憧憬的未来社会“决不是人所创造的对象世界的消逝、舍弃和丧失,决不是返回到非自然的、不发达的简单状态去的贫困。”[7]寻求人类解放,向往美好生活,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勾勒。马克思立足实践,探索社会发展规律,他用积极浪漫主义手笔描摹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不同于柏拉图的“理想国”,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也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同世界”,他坚信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都会团结起来为实现“新世界”而不懈努力奋斗。马克思著述中的浪漫主义的超验性维度就显现于此。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价值归宿

对人类命运、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的深切关怀和对美好社会形态的永恒追求是马克思的毕生旨趣。早在1845年至1846年,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系统总结了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揭露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丑陋与虚假,表达了对身处其中的无产阶级劳苦大众悲惨境遇的深切同情,创造性地提出“共同体”这一科学理念,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指向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实现“真正共同体”的价值归宿。马克思在对未来社会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共产主义伟大构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8]共产主义既是社会发展的终极走向,又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理论的构建是马克思科学思想的理性演进和浪漫主义思想的现实表达。

随着科学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新的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的到来相伴而生,人在通过劳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发生异化,无数的经济事实显示:人的劳动不再是第一需要,劳动产品和劳动实践不再是生命活动的自由展示而成为对鲜活生命的摧残和扼杀,“工人们只能用摧残生命的方式来维持他们的生命”。[9]社会“现代性”一面残酷“泯灭”了人性本真。以浪漫派和空想社会主义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者大声呼喊“回归本真”,他们利用诗歌、美育形式抒发感慨,表达不满与愤恨,企图从精神层面解决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人性分裂,可他們既没有现实根基,也没有承载主体,根本不能动摇资本主义的实质,人性解放注定以失败而告终。

马克思扬弃浪漫主义的积极思想,追求主体与社会完整的超验性表达,他着眼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现实的物质资料生产及个体出发,从私有制下异化劳动入手,指出劳动异化是资本主义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并利用“反讽”手段对社会发展的“现代性”进行严厉批判,创造性地把人(无产阶级)引入其中,植根现实、立足实践,诠释了在未来新世界,劳动作为第一需要以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本质内涵,勾勒出共产主义社会宏伟蓝图,完成了对狭隘浪漫主义的成功超越。

马克思擘画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是高度发达的社会形态,阶级制度、私有制将在此终结,人性分裂、劳动异化、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种种弊端也将不复存在,社会关系空前和谐,美好生活真正实现。劳动成为人的自主活动,人的本性超越式复归,实现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成功超越了消极浪漫主义所追求的“有限”向“无限”的感性转变。

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说:“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立、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0]按照物质世界发展一般规律,人类社会终将进入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也终将显示出现实超越的非凡伟力。

注释

[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4页。

[2][徳]席勒:《美育书简》,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第51页。

[3][美]维塞尔:《马克思与浪漫派的反讽》,陈开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2页。

[4][7][10][徳]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4、85、81页。

[5]武潇斐:《“美好生活”的构成要素、内在规定与创造路径——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释读》,《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年第4期。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35页。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66页。

[9][徳]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3页。

责 编∕张 晓

猜你喜欢
美好生活浪漫主义共产主义
黄龙飞: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论浪漫主义对新诗功能的影响
卖套房子半生无忧?谁摧毁了北京精明夫妻的“美好生活”
法式浪漫主义音乐会登陆杭州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五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
东欧的后共产主义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