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思政类电视节目的模式创新与传播策略探析

2020-11-03 05:45刘陈强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传播策略模式创新

刘陈强

[摘  要: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在新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生态下,思政類电视节目最近几年从内容生产、模式创新到传播渠道、传播方式等方面,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本文将结合近几年我国主流电视媒体在理论节目创新过程中的实践,探析这类节目的模式创新与传播策略。

关键词:思政类电视节目;模式创新;传播策略]

伴随着媒体融合进程的加快,舆论空间变得更为广阔,这使得思政类电视节目从内容生产、模式创新到传播渠道、传播方式等方面,都必须转型甚至重构。思政类电视节目的模式创新和传播策略创新能否兼顾理论传播的目的与新的受众需求,决定着传播的效果。

一、关于思政类电视节目与媒体融合新语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指出,“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并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类电视节目呈现出一派新气象。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到各省级电视媒体,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思政类电视节目涌现出来,从央视的《平语近人》,到天津、浙江、上海、湖南等地电视媒体推出的《大家说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就是中国》《社会主义“有点潮”》,这些节目摒弃了传统同类节目严肃、沉闷的氛围,形式新颖,说理生动,表达“有趣”,传播力强,产生了广泛影响力。节目内容既有国家发展的重大事件,更有普通百姓密切关注的热点话题,通过对这些事件和热点的解读和传播,起到了正确引导主流舆论的重要作用。

二、媒体融合新语境下思政类电视节目的模式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中指出,要伴随信息社会不断发展,分析新兴媒体影响力的扩大可能性。在全媒体不断发展背景下,诸如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效媒体等媒体类型及其数据信息内容已经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它直接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以及传播方式的深刻改变,而新闻舆论工作也面临着全新挑战。在这样的媒体融合新语境下,思政类电视节目模式的创新,必须树立全新指导思想,那就是传统电视媒体要主动与新媒体融合,借鉴其创作理念、表达方式上的特点和优势,实现思政类电视节目表达类型的多样化,在节目模式的创新上有所突破。

(一)开辟“融媒体思政课”新模式

以天津海河传媒中心的思政类电视节目《大家说理》为例,节目将“融媒体思政课”的课堂设置在企业、高校、社区,主持人与主讲嘉宾面向企业员工、青年学生和社区居民,就大家关注的时事热点开展讲解、互动讨论。2019年8月,引发全球关注的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大家说理》节目走进高校,就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的话题展开讨论,分析其中的制裁与反制内容,思考美国针对中国的真实目的究竟是什么、中国的立场和底气又来自哪里,以思政公开课的形式为学生展示、解析中美贸易摩擦的全过程,答疑解惑。节目从文化价值维度进行了讨论,对中美贸易摩擦官方报道语言内容进行对比,同时建立了价值维度与文化场景维度这两个维度的分析机制,深度挖掘两国外交语言中所体现出的文化差异,为受众从不同角度深度理解中美贸易摩擦提供了方向。

浙江卫视思政类电视节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则邀请专家学者、十九大代表深入企业、社区、农村、工地、科创园区,根据每期节目录制地点和受众特点,安排党建、民生、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政体制改革等不同主题,和基层干部群众现场互动问答,推动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更好地走进基层、走进群众,通过《十九大精神面对面》《红船》《激荡——改革开放40年的浙江实践》《浙江精神》《起来》《治理》《初心》《浙江战“疫”》等八季节目,较好地宣传了党的主张和创新理论,引导基层党员干部更加深刻地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有春风化雨之效。

(二)创新思政类电视节目“真人秀”新模式

2019年,东方卫视出品的国内首个以“演讲+现场互动”形式呈现的思想政论栏目《这就是中国》,这档栏目一改传统政论节目“枯燥难懂”的形象,邀请知名政治学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呈现自己的政治观点与视角。节目中,主讲嘉宾从当下国内外老百姓最关注的一个个热点、难点时政话题切入,凭借其对中国道路的深入思考和研究,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多维度比较,对中国发展模式的特点和制度优势进行分析阐释。主讲嘉宾张维为结合其亲身走访过100多个国家的所见所闻,引领大家一起探讨“中国道路”,从“为什么中国人‘一出国就爱国”到“好民主才是人民之福”,从“中国香港地区局势:自助者天助之”到“小议中美贸易战”,每期栏目话题紧扣社会热点,在引导观众答疑解惑、交流讨论的氛围中,深度传播中国理论、制度、道路与文化优势先进性,为受众分析中华民族民族自信的核心内容,开创了思政类电视节目的“真人秀”新模式。

(三)开创思政类节目的“综艺化”新模式

由中宣部理论局、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大型通俗理论对话类节目《马克思是对的》,实现了“学理论”与“泛娱乐”的融合。栏目首先在录制方式上,将一般的理论节目录制模式转变成大型综艺节目化的录制模式,在拍摄设备、机位设置等环节,力争向综艺节目录制方式看齐,使画面呈现更加丰富。专家讲述配以MIDI音乐形成“混搭风”,更适应和年轻观众的口味。节目在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等传统媒体和融媒体平台推出后,引发了热烈讨论,受到不同年龄段、不同层面观众的好评。

由湖南卫视、芒果TV推出的电视理论节目《长江黄河如此奔腾——解读共和国70年》,也针对青年观众区群体开展了多维度“综艺化”创新。栏目摒弃了传统意义上的访谈样态,采用年轻人喜欢的综艺节目模式,通过嘉宾访谈、舞台讲述、时光倒流式的历史情景演绎等多种艺术化表现形式,在清新活泼的氛围中解读共和国70年来的发展历程。综艺化的创作理念还表现在节目从主持人到嘉宾在语言表达上的“潮流感”,比如嘉宾高旖就把党的早期创始人比喻为“史上最牛创业天团”,以极具时代感的语言讲述历史,新颖而通俗,让节目更具有吸引力。

三、媒体融合新语境下思政类电视节目的传播策略

融媒體时代唯创新者胜,提高节目可视性和传播效果成为思政类电视节目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这类节目传播策略的核心。

(一)内容创作:让观众对“有意义”的事“感兴趣”

电视的优势在于声音和画面的综合呈现,直观性、生动性也是电视区别于其它媒介的显著优势。最近几年的思政类电视节目创新,都抓住了生动性这个关键点,在内容创作上都在寻求广大受众特别是年轻受众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让观众对“有意义”的事“感兴趣”。以此提升内容传播效果。

湖南省委宣传部、人民网、湖南教育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社会主义“有点潮”》从节目名称上,就让人眼前一亮。这档节目通过不同以往的视角,讲述马克思的故事,使马克思主义从人们刻板印象中的“意义世界”走进人们的“生活世界”,把马克思这位“熟悉的陌生人”转化为有血有肉的形象,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价值理念的传播。《社会主义“有点潮”》在表达形式上,从乌托邦是座什么岛、《共产党宣言》是本什么书、阿芙乐尔号为什么开炮、南湖的红船为什么能破浪前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中国梦是什么梦等6个方面为切入点,以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的标志性事件为线索,阐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西方到中国的发展历程,生动形象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艺术化表现。在内容呈现上,把理论传播和普通人生活相结合,追求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的有机统一,在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也有对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生价值、生活方式等问题和解决途径的介绍,强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们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成风化人,润物无声,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更有吸引力和影响力。东方卫视的《这就是中国》,则将栏目“编前会”的过程呈现在节目开始,既起到了“导视片”的作用,提示了当期节目的主题,也主讲嘉宾张维为的演讲内容买下了伏笔,使得观众更加期待演讲的内容;而在演讲结束后,“编前会”成员与主讲嘉宾的观点交锋,以及主讲嘉宾与观众的互动甚至辩论,诸多敏感话题被抛出并解读,增强了观众的兴趣,使节目更具有可视性和深度。

(二)打造多维度传播渠道

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也在加快和各类新媒体的合作、融合,期待通过多维度的传播渠道,提升影响力。近几年,思政类电视节目在传播渠道的拓展上同样如此。

1.借力多种媒体,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以《马克思是对的》为例,先是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随后分别在央视科教频道、江苏卫视等电视媒体播出,而新华网、人民网、腾讯等网络平台和新媒体则对节目进行同步推广,得到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这就是中国》在东方卫视首播后,在PP视频、“哔哩哔哩”视频网站上线更新,而作为节目出品方之一的观察者网也会在节目播出后发布精编版文章,每期阅读量都能达到10万+,节目视频的网络播放量也很快破亿,在“哔哩哔哩”视频网站观众口碑评分达到9.4。《这就是中国》在YouTube上线以来,海外传播覆盖区域达233个国家和地区,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了更真实、更多样的中国。

2.注重碎片化传播。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信息传播的碎片化趋势愈发明显,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呈现出碎片化的趋势,思政类电视节目也在这一方向进行了尝试。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栏目为例,每期节目时长都在25分钟以内,具备非常好的碎片化传播基因,同时还在“中国蓝新闻”客户端、网易、腾讯等为节目开设专题专区。《马克思是对的》除了推出30分钟完整版,还对节目内容进行精编,在网易、搜狐等视频平台播出4分钟的网络版,以满足碎片化的收视需要。

四、总结

在融媒体时代,思政类电视节目想要“突出重围”,必须树立媒体融合思维,学会在媒体融合的全新语境下进行模式创新和传播策略创新。在寻求节目融合创新方法的过程中既要深挖理论深度,也要在艺术表现、高新技术应用上全方位探索探索,将发散性思维全面展现于节目制作过程中;在传播策略上,要紧跟传播媒介的演进趋势和观众需求变化,不断调整传播渠道和方向。基于此,才能不断改革思政类电视节目的制播理念,生产出更多“叫好”又“叫座”的思政类节目。

猜你喜欢
传播策略模式创新
试论中国主流媒体重大事件报道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
电视新闻节目借力微信平台的传播策略研究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品牌传播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研究
探析公益节目《等着我》的传播策略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地方历史文化开发的媒介策略
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基于手机应用软件的幼儿园家园联系模式创新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