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古诗词“创作式”教学探究

2020-11-03 19:59杨雨蒙
启迪·中 2020年5期
关键词:過程语文教育语文素养

摘要:现阶段,高中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背景知识灌输和诗歌内容讲解。因此,古诗词教学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低。这样不仅导致教学效率低,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得不到提高。“创作式”教学则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积累,参与到诗歌的“创作”中去,亲自体验知识的生成,体验课堂,从而真正领悟诗歌所传递的内容和情感。如此,方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语文教育,创作,過程,语文素养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其包括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核心素养既指明了语文教学的方向又对传统语文教学提出了挑战,这促使一线语文教师思考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为此,笔者首先在高中的古诗词教学中尝试进行了“创作式”教学探究,并梳理出了基本步骤。

古诗词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刚开始执教古诗词时容易陷入内容分析和情感分析的模式化教学,上成一言堂。事实上,诗“言志”的本质更需要读者(学生)的体悟与参与,去理解诗人所言之志。因此,在诗词课上开展体验式的“创作”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题李凝幽居》是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第一单元第4课,在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有一个探讨题:“僧敲月下门”初拟用为“僧推月下门”,你认为“推”“敲”两字哪个字用得更好,为什么?从这个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关注古诗词中的“炼字”,笔者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变式训练,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一、营造“创作”空间

变式训练题如下:

贾岛以“苦吟”著称,注重遣词造句。请根据诗作的翻译,并结合全诗,补充完整本诗的颈联,特别注意动词的运用。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___(行径),(林风)___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纯粹地创作一首完整的诗歌是具有很大的挑战的。因此,在开始的阶段会给出古诗词的大意,根据古诗词的大意进行填字训练。笔者在普通班执教时就是去掉了上述诗中的动词,要求学生填写动词;在重点班执教时则去掉了更多的部分,要求学生进行填写(如题中所示)。我们可以根据训练的目的和学生的基础进行调整,有时甚至可以进行整首诗歌的创作。进行古诗词“创作式”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营造出合适的创作空间,即找到适合学生水平的创作点。与此同时,还应给出创作的“脚手架”,即诗歌的大意,以辅助学生的创作。

二、引发“创作”探讨

以《送邹明府游灵武》中,颈联动词的“创作”为例,第一个空,要求学生给出适当的动词,学生给出的答案就有“隐”“藏”“匿”“没”“失”“盖”“寻”“掩”“无”等等。经过班级投票,“失”和“寻”的得票数比较高,大家反响比较热烈。第二个空,学生给出的答案就有“起”“拂”“穿”“揭”“吹”“卷”“斜”“翻”。在每位同学给出自己的答案后,让学生陈述自己选择这个词的理由,其他同学对其所选择的字词进行评价。这样,学生不仅会去创作,还会走进诗歌里面,成为作者,去对其他人的创作进行评价,这就是诗歌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也是语文核心素养所要求的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应用,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品鉴“创作”成果

对于“失”和“寻”,大家反响比较热烈,理由是这两个动词突出了雪之大,并且不是直接浅白的,而是具有诗歌的韵味。当笔者呈现原作贾岛所选用的词“藏”时,使用同样词的同学在课堂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那些选用其他词的同学也会将自己的词与原词进行比较,从而体悟所炼之字的意义。

在第二个空当中,首先让大家讨论同学们所选的词,大家表示“拂”过于轻柔,不能表现出诗作所要传达出的力度感,并纷纷提到“吹风拂面”所现的轻柔感。较多的同学同意“穿”这个展现动态过程的词语。当笔者亮出作者所用的原词是“透”字时,纷纷惊叹作者的高明,并且会对比自己所用的词与原词的差异及优劣。有同学分析“穿”字更强调“通”,“透”字更强调“通”的量和程度,更符合诗人所要传达的意思,也更有诗歌的韵味。他的这一番解释,赢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学生对诗歌选用的意象,所要营造的意境有了更深的体悟,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鉴赏审美能力。

事实上,古诗词课告别“一言堂”的方式就是要让学生自己成为创作者,成为“诗人”。笔者曾经还尝试过让学生整首创作,这就还需要考虑格律等等,当然,其中也有一些不错的作品。让自己成为诗人,再转化成读者,学生定会有更深的体会。

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要落实到每一堂课。这种强调学生主体参与的“创作式”教学,应该不仅仅局限于古诗词教学中的“炼字”“炼句”和创作,在其他板块教学中也应有所作用。这样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才能一步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肖海平、付波华:《体验式教学:素质教育的理想选择》,《教育理论研究》2004年第1期。

[2]大卫·库伯著,王灿明等译:《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广东省广州市南海中学 杨雨蒙

猜你喜欢
過程语文教育语文素养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不等式求解过程中端点的确定
细说“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
注重过程教学 促进全面发展
语文教育教学要做到“文道美统一”
穷其本然,化为践履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