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课:10分钟看懂在线教育

2020-11-05 02:30soso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网课教育学生

文/ soso

2020年受疫情影响,“云上课”成为热点之一。根据教育部第四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给出的网课大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较2018年底增长了2.22亿。那么,隔屏上课,真的会成为未来主流的学习方式吗?

PART 1隔屏上课将成主流学习方式?

学生:最怕的是只有我没听课

2020年之前,谁能想到“躺在床上听课”这一美好愿望,有一天真的能实现呢?

第一天上网课,新鲜感让你滋生出一丝小确幸:定好闹钟,按时起床,美滋滋地坐在电脑旁,下定决心要以这种全新的方式开启学霸模式。可好景不长,没过几节课,你的决心就被消磨得一干二净:这躺在床上,边玩游戏边上课的感觉,真香!

然而,一切“真香”都是有代价的:根据美国教育测评机构NWEA的研究,与普通学年相比,美国今年上网课的学生在阅读上的学习收益约为63%至68%,数学则不到一半,约为37%至50%。我国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网课比起面对面授课更缺乏学习效率。这或许是授课形式突如其来的改变,让我们无从适应,又或许是因为知道无人监督的偷懒心理在作祟。

即便如此,我们当中仍有一部分人快速清醒,在面对网课的水土不服时表示:“上网课没有什么不方便的,只是要求更自觉,没听懂的反复回放。”

武汉四中高二学生贾宇天更是通过直播分享自己的网课经验,15.3万网友强势围观,全国各地的学生纷纷前来取经。用他的话来说:“培养自律能力,是提升上网课效率的关键。”有网友对此敲出真实的内心弹幕:最怕的是,回到学校后,我以为大家都没听课,没想到就我一个人没听课。

归根结底,网课的学习效果怎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

教师:我可以给千里之外的学生上课

网课也为老师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工作界面,可隔行如隔山,对于许多没录过直播,也不看直播的老师来说,如何开展线上授课成为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不少刚接触网课的老师,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备好课,却被一系列“意外”打懵:学生没上线、上课时视频“卡壳”、提问时学生们一起哄答,根本听不清……

问题如此多,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老师们也渐渐捋顺了网课的节奏和重点,并发现网课的巨大价值。比如,以前一堂45分钟的课,只能惠及一个班的学生,而现在,相隔千里的学生只要登录相应平台,就能收获同一堂课。

全国范围内教育资源分配不平均,本是当下一个尴尬的现实问题,不仅大量优质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始终在向一二线城市集中,而且许多生活在偏远地区的家长,受自身教育水平的限制,也很难对孩子的日常学习进行辅导。幸好,网课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尝试着填平这道深不见底的教育沟壑。

资源:牧区的孩子也能上网课了

然而这条路也并非一马平川。

在发达地区,许多同学可以手机、电脑、平板电脑三屏并用上网课,可某些地区的同学还在担忧网络是否通畅。辽宁省一位县级教育局负责人表示:“发达地区已经在用AI技术、智慧课堂等信息化工具了,而农村学生还缺少上网终端,手机流量也有限制。”

为了破除这种资源的不均衡,国家也一直在努力。随着我国信息网络基础建设的日趋完善,2019年,我国已实现对98%的行政村进行4G和光纤网络覆盖。

呼伦贝尔市新宝力格苏木乡贡诺尔嘎查党支书苏尼尔说:“以前没有网,打个电话都要到山头上找信号。”而自2018年以来,当地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与新型智慧牧区项目,95%以上的牧民都能上网,牧区的孩子们也能上网课了。相信在不久的5G时代,网课将拥有更加便利的形态,完善的基础网络设施能让在线教育进一步下沉到全国各地。

趋势:网络让教育变得更加公平

此外,网课还给老师们带来一个强有力的帮手——大数据。

某网校平台深耕在线教育已有9年,拥有强大的教育大数据。平台每天可产生6.5亿条学习数据,而这些数据,正是老师精准教学、精确辅导的样本基础。比如,同一道题目,在广东地区的正确率是90%,放到四川地区,正确率下降至60%。数据的不同,显示出两地对于同一知识点的教学水平差距,也为老师日后的教学方向提供了参考。

这样看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一个匆匆上马的“云上校园”,虽然暴露了无数问题,但同时也指出了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网络可以让教育变得更加公平,也更加优质。随着人工智能、5G时代的到来,网课在优化教育供给、推进学习方式变革方面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在线教育将逐渐普及并深刻影响学校教育,已是大势所趋。

PART 2企业拼命努力,师生悲喜交加

■ 文/ 小杏子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预计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4538亿元,K12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将达3766万人。在其他行业遭受巨大冲击的背景下,在线教育的需求却在不断激增,已然站在了时代的风口。各大企业竭尽全力抢占市场,师生、家长身在其中,悲喜交加。

拐点OR挑战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刺激下,在线教育行业乘风而起。2020年暑假期间,在线教育行业首次全面提价。

面对骤然增加的线上用户,在线教育机构认为行业“拐点”已经到来,营销战火愈演愈烈。明星代言、冠名综艺、电梯广告……头部企业加大投放、争夺市场,用烧钱的方式换生源。据媒体报道,猿辅导、学而思网校、作业帮、跟谁学等四家头部线上教育机构暑期推广预算,合计高达45亿元。

头部企业奋力守土的同时,还要面对后进者的竞争。字节跳动就是后进者的典型代表。《妻子的浪漫旅行4》中植入的清北网校,《乘风破浪的姐姐》中植入的瓜瓜龙,都是字节跳动的教育业务,此前,字节跳动还与罗永浩合作直播卖课,在营销方面不遗余力,大有后来者居上的趋势。

如此激烈的竞争下,线上教育机构不得不将低价课作为揽客手段,这种亏本赚吆喝的营销方式,引流的同时也不免造成浪费。尽管商家在品牌和流量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但依旧无法掩盖在线教育缺少创新,同质化严重的弊端。

与此同时,行业乱象也频频出现:央视3·15晚会点名批评嗨学网欺骗消费者;在线英语机构阿卡索外教网被指外教质量差;哒哒英语被指违反合同约定,家长维权困难重重;一些网站平台利用网课推广网游、交友信息,甚至散布色情、暴力、诈骗信息……这些乱象无疑会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削弱人们对线上教育的好感。

当然,这些问题自然无法逃过监管部门的法眼。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启动专项整治,解决涉未成年人网课平台突出问题,还未成年人一个清朗的教育环境。

线上PK线下

在线教育改变了传统“面对面”的教学方式,带来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互联网+教育”把优秀师资从线下带到线上,甚至带到农村地区。“AI+教育”成为在线教育的一大亮点,各大机构争先恐后研发人工智能教育产品,致力于打造覆盖“学、练、改、测、评”的全产业链条。比如艾上AI(原名艾宾浩斯智能教育),正是看准了三四线城市学生和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刚性需求,利用AI+教育模式,通过5年时间在三四线城市迅速开设了1600多家加盟校区。

不得不承认,线上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大数据的加持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素养,使学生具有国际竞争力。而道德素养、心理健康等非认知能力的培养可能更多要依托线下面对面教育。

“线上教学效果不错,但总感觉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缺少了情感,没那么亲切。”大多数在线教育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线上教学非常考验学生的自制力,学生长期面对电脑上课,能不能专注、是不是全程在线、会不会沉迷网络等问题也是教师和家长的关注点。

此外,在线教育课堂的教学效果如何还依赖于教师“云授课”的能力。举例来说,教师课堂内容的安排和授课语言是否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或者教师布置的在线作业,是否具备个性化、大数据分析等增值价值。如果单纯布置低认知投入作业,则无法发挥线上教育的优势。

行业升温=就业机遇

放眼教育行业,优质师资一直是稀缺资源。随着在线教育行业竞争越发激烈,各大企业不再一味注重抢生源,而是加入到“抢教师大战”,通过引进人才提高企业竞争力。

2020年8月,网易有道旗下K12网校有道精品课发布了2021届校招职位,提供了首年40万~100万元的薪资,其中“高中大班课主讲老师”职位起薪达50万元/年,优秀者年薪可超过100万元。在线教育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和重视不言而喻。

但是,高薪职业的背后还有一道高门槛——毕业于“清北复交”等名校或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前50的国际学校;拿过学科竞赛奖项;高考成绩全省前100名或全市前20名——即便是三选一也让很多毕业生望而却步。如何把行业机遇转化为自己的就业机遇尤为重要。

对于普通高校毕业生来说,自然无缘这份高薪工作,但是对于尚未步入大学校园的我们还有机会。虽然进入大学的门槛不高,但裸分上名校越来越难。高中生和家长越早做好学业和职业规划、了解多种方式的升学途径,越能抢占先机,拿到高薪工作的“敲门砖”。

持续阅读《课堂内外》高中版杂志,拓宽升学路径,做好生涯规划,考个好大学!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

在线教育行业对专业没有严格要求,但需要具备过硬的学科功底。另外,从事教育行业,拥有教师资格证会更加分。不难想象,在高薪的驱动下,自然会有很多人趋之若鹜,但高薪只是让高素质人才得到对等的回报,用网易有道助理副总裁、有道精品课高中部总经理蒋叶光的话说:“这里面更为重要的前提是,毕业生自己要真的热爱教育这个行业。”

猜你喜欢
网课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对网课不能听之任之
遏止网课乱象重在落实
是什么“网课”让“学生们”好评如潮
营造良好的网课环境须齐抓共管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