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家园共育新模式的研究
——以上饶市N县幼儿园为例

2020-11-05 02:53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7期
关键词:互联网+共育家园

李 姗

(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江西·上饶 334000)

众所周知,家长是幼儿学习过程中的第一任教师,是幼儿生活里最亲密大伙伴,家庭是幼儿园开展教育工作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幼儿园应当主动与幼儿家庭沟通合作,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宣传指导,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幼儿园应当建立幼儿园与家长联系的制度;幼儿园可采取多种形式,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并接待家长的来访和咨询。因此,笔者从幼儿园与家庭双方对家园共育的理念理解、活动开展情况、对家园共育内容与形式的需求等方面入手展开调研,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式了解当前家园共育的现状,以期探索构建“互联网+”背景下更适宜家园共育的新模式。

1 研究对象

此次研究笔者以上饶市N县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家长为研究对象,编制问卷《关于“互联网+”背景下家园共育的问卷调查(教师)》,采用问卷星APP发放,收回有效问卷380份。同时制定《关于“互联网+”背景下家园共育的访谈提纲(教师)》和《关于“互联网+”背景下家园共育的访谈提纲(家长)》,共访谈幼儿园教师10名,访谈家长20名。问卷调查对象的详细情况见下表:

表1:问卷调查教师样本数据分布情况

2 研究结果

2.1 幼儿家长对家园共育内涵理解较浅显,部分家长主动参与度不高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幼儿园教育质量日益关注。《3-6岁儿童与学习指南》、《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与《幼儿园工作规程(修订)》等学前教育相关政策法规陆续出台,科学实行保教与科学育儿理念深入人心。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幼儿教师和家长都十分认同家园共育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家园共育过程中占据主动的绝大多数是幼儿园教师,占比84.47%,家长只有小部分会主动参与到家长共育中去。在进一步与幼儿家长访谈后发现,部分家长认为家园共育是专业的概念,可以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应该由幼儿园教师这样专业人士开展,家长只要完成幼儿园布置的任务,配合好幼儿园工作就可以。

访谈者:您对家园共育是如何理解的?

家长:家园共育就是我们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一起帮助孩子的成长。

访谈者:您在家园共育过程中具体是如何做的呢?您是否占据了主动?

家长:我主要是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安排,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我觉得家园共育是专业的领域,应该要专业人士去思考怎么做,我们家长只有带孩子的经历,教育孩子方面真的讲专业还是需要幼儿园老师们的。

2.2 家园双方沟通方式偏于传统,信息技术应用有限

图1:幼儿园常用家园共育方式

目前,所调查研究的380位幼儿园教师开展家园共育活动主要采取电话或短信联系、家访、网络平台、家长会和家园联系手册等方式(家园共育常用方式见图1),其中传统方式还是占主要部分。而通过进一步调查研究发现,在常用的家园共育方式中,幼儿园教师认为最有效的方式仍然是偏于传统的方式。在研究对象中,32.37%的幼儿园教师认为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是家访,选择电话联系的教师占17.11%,

选择家长会的教师占16.58%,这三种方式占据最有效的家园共育方式前三,而认为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家园沟通最有效的幼儿园教师只有9.74%(家园共育最有效方式见图2)。家园共育形式偏于传统,信息技术在家园共育中的应用比较有限。

图2:幼儿园认为最有效的家园共育方式

2.3 家园沟通的内容趋于单一,双方合作较浅显

家园共育涉及到的内容方方面面,不仅包含保育的内容,同时涵盖教育的问题。然而,在实际家园沟通过程中,沟通的内容趋于单一,家长过多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表现,比如孩子中午吃的好不好?饱不饱?是不是自己独立吃饭的?伙食是不是有营养?午睡情况如何?等等。教师在回答家长的问题同时更多的是给幼儿布置任务,让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完成孩子的作业。在问卷调查中,针对教师对网络沟通常出现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经常出现与教育无关的话题占40.53%,交流较少占46.84%,家长提问增多家中教师工作负担占36.84%,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家园双方沟通的深度还不够,合作处于浅显的层次。

2.4 互联网平台应用较为单一,家园沟通方式创新不足

应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家园共育的教师有90%以上使用的是微信群的方式,只有极少数幼儿园使用掌通家园、壹点壹通、智慧树等专门的家园共育平台。在家园共育过程中,互联网平台应用较为单一,家园沟通方式有待进一步创新。

3 互联网+”背景下家园共育新模式的构建策略

3.1 传播家园共育理念,提高教师和家长参与的积极性

新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幼儿园任务新增的一个任务就是幼儿园要面向幼儿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指导,加之一个人的思想观念能够决定行动,所以传播家园共育理念不仅是幼儿园自身的工作任务,同时也是加强家园联系、提高教师和家长参与的积极性的重要途经。为此,幼儿园应该主动创造条件,提供给教师和家长培训的机会,传播家园共育理念,讲授家园共育的概念,使家园共育的观念真正深入老师和家长们的内心。

3.2 加快转变家园共育方式,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当前幼儿园教师采取的家园共育方式还是比较偏传统,对互联网的应用不够。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需要不断更新,以及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传统的家园联系方式需要家长来园参与活动,该方式费时、低效。运用“互联网+”平台,如微信群、QQ群、每篇、专门的家园互动APP等方式,建立一个家园双向交流的互动平台,更容易激发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积极性。在新的时代发展潮流里,幼儿园教师也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加快转变家园共育方式。同时加强自主学习,与时俱进,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3 加强对网络沟通平台的管理,提升家园沟通质量

在幼儿园教师应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家园共育的日常中,发现经常会有家长发出一些与教育内容无关的话题或者商业宣传,有些家长在群里问题多,需要教师花费部分精力回复家长的问题,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这些现象表明教师对网络沟通平台的管理有所缺失,需要加强管理以保证网络上教育沟通的质量。首先,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注意合理安排时间。比如提前和家长沟通好哪一时间段与家长在线进行沟通,如果家长有疑问可以在这个时间段内提出。其次,幼儿园教师应制定群聊制度,明确班级群建立的目的是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禁止家长在群里发布与教育内容无关的消息,共同维护班级群的秩序。

3.4 拓宽家园共育内容,促进家园合作纵深发展

家长最想要了解的幼儿在园的各种表现情况,在网络沟通平台可以开设“幼儿一日生活”栏目,幼儿园教师及时将幼儿在园的各种表现以图片、视频、文字等形式上传到栏目中,家长也可以将幼儿在家的表现情况上传,这样教师可以快速向家长反馈幼儿的有关信息,同时了解幼儿的家庭教育情况。

除此之外,幼儿园可以开设网络培训平台,创设“幼教讲坛”栏目,定期发布幼儿教育专家的讲座视频、上传最新颁布的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文件,将学前教育理论与方法展示给家长,让家长通过“幼教讲坛”栏目学习科学的育儿知识,提高教育水平。

猜你喜欢
互联网+共育家园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寻找失落的家园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绿家园
醒醒吧,为什么你玩不好“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