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考语文复习课教学设计研究

2020-11-06 03:13蒋丽萍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中考教学设计

蒋丽萍

[摘   要]语文中考试题以育人为导向,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在中考语文复习课中全面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是教师应当重视的一个课题。在备考阶段,教师要设计好语文复习课教学环节,落实好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文章以自主设计的语文病句复习课“揭开病句的神秘面纱”为例,对语文复习课全面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探究,为中考语文复习课的设计与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中考;语文复习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28-0004-03

近年来,按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语文中考试题均以育人为导向,考试的命题也都以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为依据,侧重于考查考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教师要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核心,围绕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对教学进行设计。在中考备考阶段,如何设计并开展语文复习课教学,从而落实好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是语文教师急需攻克的难题。笔者结合实际,以语文病句复习课“揭开病句的神秘面纱”为例,对中考语文复习课教学设计进行了研究。

一、精选课题与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驱动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无论什么科目的教师,首先要考虑的一定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植入那些让学生感兴趣的元素,以激发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因此,在语文复习课教学之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对课堂教学的课题进行精心设计,尽可能地挖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元素,以使语文复习课教学达到预期的成效。

开展中考语文复习课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和巩固。旧知识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对复习课题的设计要力求新颖,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将课题定为“揭开病句的神秘面纱”,这样的课题与传统的复习课课题不同,能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笔者在引导学生辨析与修改的过程中,借用中医诊疗的四步法“望、闻、问、切”,让学生给病句“把脉”,这使得教学过程生动有趣,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语文课堂具有美感。

二、精心设计导语,创设情境

语文复习课教学过程中切忌照本宣科和“满堂灌”,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此,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适宜的情境。在语文复习课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氛围,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并使学生能够有效融入教学中。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导语创设教学情境,以使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当中,从而有效推动教学的发展。

笔者为语文病句复习课“揭开病句的神秘面纱”设计的导语为:“‘体育模拟考试成绩出来,班级有近30余名同学体育成绩有进步,我的分数是58分,比期末考试成绩提高了14分。通过周末体育打卡训练,使我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实现中考体育满分的目标,我要坚持训练,因为能否坚持训练是我中考体育取得满分的关键。大家觉得以上表述是否存在问题?”导语选自学生的体育模拟考试小结反思。笔者就地取材,用学生的病句作为导语创设情境,颇具新颖性。

三、明确考情,针对性指导

语文中考试题能够对考生的知识、能力和思想进行综合考查,虽然每一年的中考试题在设计、构思方面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点,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中考语文命题的思想、理念还是有章可循的。教师在开展语文复习课教学前必须深入研究历年中考试题,对这些试题的立意、背景等进行挖掘,以吃透考题,明确考情,使复习指导更有针对性。

在开展语文病句复习课“揭开病句的神秘面纱”教学前,笔者研究对比了南宁市近五年的中考病句考题,提炼归纳出了病句修改的主要考查形式: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从四项中选择没有语病的一项,分值为2分,每个选项的字数在35—40字,长度相当。句子素材既有涉及时政热点、地区信息的,又有涉及传统文化、校园生活的。通过研究,笔者明确了病句与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且应引导学生关注当地文化。

笔者还通过研究,明确了南宁市中考常考的病句类型。1.成分残缺:即一个句子中缺少了某些必要成分,从而句子意思表达不明白。常见的问题是缺少主语或是宾语。2.搭配不当:是指一个句子中各个成分之间的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如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等。3.两面对一面:指句子照应不周,前后不一致。4.否定不当:不恰当的否定改变了句子原来的意思。5.语义重复:一个句子中重复使用了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笔者在考题中找规律、找方向,明确将如何辨析这五种病句类型设为中考病句复习课的教学重点,以加强复习指导的针对性。

四、厘清教学脉络,使教学过程有梯度

复习课教学和新课教学存在较大差异,新课教学侧重于讲解新知识,复习课教学则侧重于进一步巩固已学的知识,其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且较杂乱。因此,在复习课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让各知识点串联起来,好让学生温故而知新。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梳理,对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这样才能组织好复习课的教学。要想达到语文复习课教学脉络清晰且过程有梯度这一目标,教师在课前就必须要归纳整理复习课的知识点,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明确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学习掌握的知识内容。

笔者在语文病句复习课“揭开病句的神秘面纱”中的“辨析与修改”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借用中医诊疗的四步法“望、闻、问、切”,使教学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望”病句的考情,通过分析南宁市近五年的语文中考真题,让学生了解南宁市病句考情,明确南宁市中考常考的病句类型;其次,“闻”学生的漏洞,让学生分析讨论自己觉得哪种病句的问题最难发現;再次,“问”病句的修改方法,通过分析南宁市近五年的中考真题,让学生掌握病句辨析方法,并总结病句处理方式,使学生便于记忆与运用;最后,“切”复习的成果,让学生自主完成南宁市2017年的语文中考真题,辨析病句类型并修改病句,巩固所学知识。笔者通过“望、闻、问、切”的方法,使学生学以致用,并有效掌握学生的复习情况。这样的复习课教学脉络清晰,过程有梯度,能够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解题水平,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五、复习练习变式,训练思维能力

中考命题教师会在依据课程标准、沿承经典题型的基础上,进行命题的改革和创新。因此,教师在复习教学时不能一成不变,只讲常考题型而忽略一些变式题型。在指导学生复习时,教师应设计一些变式题,把随机应变的方法教给学生,以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笔者将语文病句复习课“揭开病句的神秘面纱”的课堂练习设计为“辨别下列病句的错误类型并进行修改”。笔者根据中考常考病句类型和常见问题精选了以下6个病句:1.中国队在泳联世锦赛中再创佳绩,要想保持常青,切忌骄傲自满,还需不断完善自我。2.学生网上自主学习能否有理想的效果,关键在于学生能够拥有极强的自制力并保持对学习的热情。3.观看喜剧电影时,全班同学的目光和笑声都集中到宽宽的屏幕上。4.《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部以重现历史瞬间,献礼我国70大庆。5.因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近视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中学生近视的人数占总近视总人数约28%左右。6.随着青秀山灯展在南宁市民的朋友圈持续“霸屏”,使大批游客从四面八方来到公园观看展览。学生在课堂中完成这6个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后,能够熟记常见的问题,巩固记忆。变式题型的训练可以落实语文学科素养当中的“思维的发展和提升”的培养。

六、巧用小组合作,推动学生进步

合作学习是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的最佳方式。学生在合作学习讨论的过程中会产生思想观点上的碰撞。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可以听取别人的观点来完善自己的观点,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在语文复习课堂中,教师可多使用合作复习的方式,给每位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以使学生获得共同进步。

中考语文复习课教学应以学生为主。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肯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从而自行探索复习的方式与方法。笔者在语文病句复习课“揭开病句的神秘面纱”中的“温故知新”这一教学环节中,设计了如下小组合作学习任务:1.请仿照2019年中考语文病句题出一道病句选择题。2.错误类型可从以下五种类型中选择三种:成分残缺、搭配不当、 两面对一面、否定不当、语义重复。3.出好题后小组代表讲题。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各小组都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分别选出小组代表对本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讲解展示。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成就感油然而生。通过合作学习,各小组都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此外,经过这一教学环节,学生对病句考点的理解更加深刻,答题的准确率明显提高,进一步发展了“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科核心素养。

七、实用方法,创编口诀歌谣

实用的學习方法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知识。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积极探究符合当下语文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师要探寻出既符合教学规律又不同于以往的复习课教学新方法。中考语文试题的题型多、涉及的知识范围广,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复习课教学前要进行知识与方法梳理归纳和总结提炼,要化复杂为简单,以缩小复习的范围,进一步明确做题答题的方法和步骤,从而引导学生高效复习。

中考语文复习课教学不能墨守成规。语文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的使用上要力求多变,要充分考虑班级学生的特点。语文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提供有效的指导,以帮助学生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在语文病句复习课“揭开病句的神秘面纱”中的“收获神秘礼物”这一教学环节中,笔者将病句修改中常考查的知识点整理成口诀:“句有病望闻问切,常见五症状。通过经过由于使,成分有残缺。和与并且或动词, 搭配常不当。避免防止禁止不,否定会不当。能否是否或有无,两面对一面。大约左右超过近,连用语义重。”笔者让学生熟读成诵,这样学生在考试时就能快速辨别出病句的错误类型。口诀歌谣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在语文复习课中很实用。

总之,语文复习课上教师讲的许多知识学生早已经学习过了。复习是在“温故”的基础上“知新”,目的在于整理归纳以前习得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系统化。教师若能结合以上几个方面设计并开展语文复习课教学,便能使语文复习课更加生动、有趣、高效。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语文复习课产生浓厚兴趣,使学生在语文复习课中感受到语文的无穷魅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建荣.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J].甘肃教育,2019(16):77.

[2]  谢军.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26):76.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中考教学设计
中考“三数”大扫描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