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增强文化自信的依据、瓶颈与对策

2020-11-09 02:56赵佳佳陈秀丽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7期
关键词:中华革命传统

赵佳佳 陈秀丽

文化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灵魂,没有繁荣的文化,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时代,青年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此应坚定青年的文化自信。首先,应明确青年增强文化自信的依据;其次,应认清制约青年增强文化自信的瓶颈;再次,应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青年,用中国革命文化铸就青年,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助推青年,以增强我国青年文化自信。

文化是国家与民族智慧的结晶、力量的源泉,对其生存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不仅要靠老一代,更要靠青年一代。增强青年文化自信,让青年从文化中汲取丰厚营养,益于青年提升素养、开拓眼界、坚定理想,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一、新时代青年增强文化自信的依据

青年增强文化自信不仅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更需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浇灌。为增强我国文化自信,党和国家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于2017年1月5日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详细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注意事项。再于2017年5月7日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统领现阶段我国文化发展方向,为青年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基本遵循。革命文物是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为更好传承革命文化,还于2018年7月29日印发了《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近期,又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心育人,培育勇担时代重任的时代新人。

二、新时代青年增强文化自信的瓶颈

(一)对本土文化缺乏认知认同

在多种文化交流碰撞的今天,部分青年由于外来文化入侵等原因对我国文化缺乏认知认同。表现在:一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整体认知认同。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锻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近期,网络上涌现出一些因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而大火的视频博主,青年对其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些博主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贡献了一份力量,有人则认为其宣传了些许文化糟粕,不利于青年成长。据此类现象可知,我国青年群体虽普遍认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具有重要价值,但仍存有部分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了解与兴趣,其对我国常见传统文化较为熟悉,对少见传统文化则较为陌生。二是对革命文化缺乏正确认知认同。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时期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等,展现了中国人民顽强抵抗、不屈不挠的民族品质,有助于坚定中国人的精神信仰。而《解放军报》曾报道,军校教员在讲述邱少云事迹时,学员质疑其不符合生理学常识。微博大V“作业本”,在网上也曾戏谑邱少云。从事例可看出,我国部分青年对革命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知之甚少,有的甚至认为其已过时,在新时代无需继承与创新,严重者受不怀好意之人鼓动,对革命文化产生错误认知,消解革命文化对青年的有益影响。三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缺乏深度认知认同。青年是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中坚力量,但是,当前部分青年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注度并不高,以致其并不全面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意义等内容,部分青年即使对其个别方面有所了解,也是浮于表面,并未深挖深究。

(二)对外来文化盲目推崇接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各种思想文化与价值观念也相继涌入,并努力适应我国情况,在此生根发芽。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部分思想文化潮流均是通过互联网传入我国,并借助其受众广、时效强、影响深的特点,使其深入我国部分青年内心。而青年正处于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青年价值观不稳定、思想不坚定、判断力也较为缺乏,在面对复杂社会思潮与多元文化交流激荡的情形时,部分青年由于对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差异缺乏理性认识和正确判断,会出现意识模糊、思想动摇以及信仰丧失等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時解决,部分青年极易忽视本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盲目崇拜喜爱外来文化,这将降低青年民族认同,动摇青年文化自信。网络上争论不休的黄继光事件,最早就是由于某青年学生认为黄继光堵枪眼的故事是为了鼓舞士气而虚构出来的,进而引起了部分青年对一些英雄人物事件的质疑,最终发展为一场颇具影响的舆论。

(三)对中华文化存有错误心态

审视当前我国青年群体中存在的各种文化心态,可发现其中既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此类正确文化心态,也有文化自卑、文化自负等不良文化心态。文化自负是一种认为本国文化优于其它一切文化的狂妄自大心态。这一心态由来已久,我国古代经济繁荣、发展水平领先于其他国家,为了巩固所取成就,我国关闭国门、沉浸在自我辉煌之中,全然未注意世界正悄然发生前所未闻之变,以致丧失发展机遇。历史向前推进,文化自负心态尚未扭正文化自卑感随之而来。文化自卑认为外国文化优于本国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不自信心态。历史上,中华民族一直处于“世界文明中心”,直至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此时国门被迫打开,西方列强一次次入侵我国,使民族危机日渐加深,人们原有的民族文化优越感逐渐丧失,被自卑心理所取代。如今,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迈上新台阶,在世界舞台上掌握了更多话语权,人们的文化自负心理又露端倪,如“中国文化救世论”的悄然兴起,与此同时,文化自卑心理虽有所消除,但并未完全消失,这两大主要不良文化心态交织作用,成为当代青年增强我国文化自信心、自豪感的重大阻力。

三、破解新时代青年增强文化自信瓶颈的对策

(一)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青年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增强青年文化自信,必须通过多种途径,让青年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一是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形式。中华优秀傳统文化虽内涵丰富,但其众多内容多枯燥乏味,部分青年对此类文化接触较少、缺乏兴趣,为此,我们可以结合时代特征与青年特点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形式,让青年更加熟悉、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文化节目,就以其综艺化、创意化等特点,在社会掀起一场“文化热”。二是借用文创产品力量弘扬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时需借助一定的载体,文创产品迎合流行趋势,广受青年喜爱,很好地充当了这一角色。在开发相关文创产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广泛征求青年人的创意,并将这些创意融入产品,生产出种类丰富的产品,以便优秀传统文化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联。

(二)用中国革命文化铸就青年

青年重温革命文化,重忆革命历史,可以凝聚青年之力,更好传承红色基因,激发青年爱国热情,坚定青年理想信念。一是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红色旅游首先要充分挖掘革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为红色旅游提供丰富的资源。革命文化旅游资源主要是指承载革命历史文化的各种物质载体,主要包括革命旧址、革命遗物等。发展红色旅游,并不只让青年观赏景区风景,而是在景区围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开展各种活动,并通过导游讲解、播放视频及相关革命歌曲等方式,增强革命文化气氛,充分展示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二是创作多样红色文艺作品。要以革命运动为题材,运用各种新型表现形式,创作符合时代审美的各种各样红色文艺作品。在创作文艺作品时,要注意青年是一个勇赶时代潮流、追求新鲜刺激的群体,对于传统的文艺作品,如在生活中频繁可见的革命影视剧、革命歌曲等,可谓兴致缺缺,我们必须扭转这一形势,寻求新颖、多变的表达方式,以加强青年观看红色文艺作品的兴趣。

(三)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助推青年

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青年文化自信,一是改进青年思政教育方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青年学生接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挥思政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加思政课程的创新性、趣味性、吸引性,使思政理论富有亲和力。同时我们应注意思想政治教育不只限于思政课程,还可以将其扩展于专业课程,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力推进、共同育人的教育格局。二是开拓电影文化的新天地。近年来,我国接续推出《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等多部弘扬主旋律的电影,引起了青年的广泛关注,促使其纷纷走进影院进行观看。在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助推青年文化自信时,我们可以继续沿用这一有效方法,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所内涵的民族精神、价值观念等纳入电影之中,让青年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悄无声息地受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熏陶。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天津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资助(TJKS16-005)”,属于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负责人:陈秀丽。

(赵佳佳/陈秀丽:天津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中华革命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