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路径探索研究

2020-11-09 03:06龚文丽刘乘梦孟丹祺蒋灿
科教导刊 2020年27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人工智能

龚文丽 刘乘梦 孟丹祺 蒋灿

摘 要 本文以英语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AI大背景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及路径探索进行实证调研。了解英语专业人才的主要就业方向及各大高校现有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性及其不足性,后根据研究所得出的培养“5C人才”目标理念,提出英语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以应对人工智能背景下英语专业学生面临挑战和机遇。

关键词 英语专业 人工智能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0.09.013

Abstract Taking English major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mode and path of English tal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I. To understand the main employment direction of English major talents and the existing training mode of English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udy the rationality and inadequacy of the training scheme for English majors,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target concept of cultivating "5C talents" obtained from the research, a new talent training scheme for English majors is proposed to cope with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aced by English majo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Keywords English major; AI; talent training mode

1 人工智能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需求情况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各个领域、专业的人才需求情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地指出英语专业教育需要破除自身封闭性,注重人才培养目标与就业市场的吻合。[1]由此,我们必须首先明确当前人工智能背景下,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才能“对症下药”。当前,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对“多元型”英语人才提出要求。如今,英语专业毕业生虽然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但缺少其他方面的知识,毕业生要让自己在人才市场脱颖而出,还需要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技能。第二,对“高精尖”英语人才提出要求。目前我国英语专业毕业生人数较多,并且高精尖人才所占比例较少,加上人工智能翻译确实会淘汰低端英语人才,因此今后外语人才培养方向,必定不能停留在技能型人才的层次。第三,对“人文性”英语人才提出要求。人工智能时代新外语人才培养最大短板是中文素养。这就对人工智能背景下的翻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需培养更多会学习、会应用的创新型翻译人才。

2 国内高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各类专业课程设置变得更加合理,学生的教学环境也有很大改善,这一系列的变化均为高校英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研究各大高校的现行英语人才培养方案可知,其核心专业课程大致可分为三类:英语专业技能课、英语专业知识课、其他相关课,与此同时,其英语专业学位设置相对完善,人才培养范围全面,专业类型齐全。但是,在充分肯定当前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其不足性。人工智能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这无疑会对当前就业形势造成一定的威胁。为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文献分析、个案访谈等方式,从英语专业高校培养模式、学生需求、社会需求三个方面就其不足性进行论述。

2.1 人才培养方案千校一面

一方面,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由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划执行的,各高校缺乏一定的创新精神,导致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能够与时俱进;另一方面,王守仁(2016) 指出,我国 900 多个英语专业已扩张到1300 多个英语类专业。[2]但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划以及教学资源无法跟上专业扩张的速度,导致高校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呈现出“同质化”的倾向。对英语教学实际进行观察,我们会发现,“通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备受我国各大高校青睐,然而,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却在很大程度上被其忽略,从而造成学生出现“千人一面”的现状,这一现状的背后隐藏的是高校英语人才培养方案单一的事实。人才培养方案单一导致多元性英语专业人才短缺,社会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国家需要的英语人才是多样的,既需要具备探究精神的学术性人才,也需要具备实践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2.2 人才培养方案与学生需求不匹配

教学模式制定和课程设置要紧密联系学习者本身及市场的人才需求。20世纪70年代Richet rich和Chancerel在“identifying the Needs of Adults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一书中提出的“需求分析”这一概念。他们认为对学习者进行“需求分析”能够适当地调整语言课程,从而满足不同国家、不同程度、带有不同学习目的群体的需要。”(1977)。[3][4]

根据本研究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表示满意,但他们认为现行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辅助性课程及其实践课程的设置上依存在不足。另外,23.6%的学生认为基础语言技能需要提高;13.6%的学生认为专业实践技能需要提高;18.6%的学生认为外语应用能力需要提高。因此,各高校应当根据学生需求分析,对课程设置及培养目标的设定进行调整,从而满足带有不同学习目的学生的需要。

2.3 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不匹配

上述学者提出对需求分析在课程设量以及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可操作性不强。因此,“需求分析”不仅应该对个体的学习者作一番分析,同时也要对社会的需求作认真的分析(Stern, 1992)。[5]

高校现有英语人才培养方案的问题之一在于课堂理论性内容过多,实训课程比重小、效果不好,这与当代人才培养目标并不吻合。调查数据显示,23.82%的被调查者认为缺少高端型人才和多元型人才是英语专业就业难的最大原因;29.61%的学生认为跨专业的学习对其英语能力培养,增强其就业竞争力特别重要。由此可知,在人工智能的背景下,现有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缺乏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怎样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以及如何加强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的进一步深思。

3 对人工智能背景下英语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

3.1 对培养方案总体目标的提出建议

针对上述对国内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本文认为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除保留现行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培养“一般通用型”人才的要求之外,还应当结合当下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多元需求,创新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了应对这一需求,本文提出了针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新型“5C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要求当前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创新意识(Creativity)、探究精神(Curiosity)、协作精神(Collaboration)和交际能力(Communication)的新型人才。该类人才应当初步具有语言学和文学学术研究、国际交流以及教学科研等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研究能力,并具备向“多元型”“高精尖”“人文性”方向发展的潜能。

3.2 对课程设置提出建议

高校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除了设置听、说、读、写、译等一般的语言技能课程以外,还应当开设专业核心课程,如语言导论课程、英语文学导论课程、英语演讲与辩论课程、西方文明史课程等,以提升学生的英语技能、批判性思维、综合文化素养、探究精神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师范专业除了设置传统的英语语言知识课和英语教学技能课程,还要设置英语测试课程、英语文体学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以提升英语师范学生的教学创新意识、协作精神以及教学研究能力。

高校对于翻译专业的学生除了开设基本翻译课程之外,同时还应该尤其重视学生中文母语能力的发展,比如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文化概论等列为核心课程,除此之外,还要开设外语国家概况、外语国家文学概论、跨文化交际等课程,以培养传播中国文化的语言人才。

高校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应引导其向国际商务培养方向发展,除了开设基本的英语语言技能课,以及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经济学导论和管理学导论,还将国际商法导论、国际营销概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谈判、跨文化商务交际导论等课程纳入培养方案,真正做到将外语与商务复合,培养“高精尖”的国际商务人才。

3.3 对教学模式的建议

注重人工智能与教学深度融合。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课程理念是从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两个角度来设置英语课程的目标。人工智能能够根据大数据的智能分析,较为精准地判断学生每次练习后存在的问题,比如写作中的语法错误、搭配错误等等,并直接提供修改建议。人工智能還能为语音模仿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呈现标准发音,对比学生真人发音,提出纠错建议,以提高发音的准确性。[6]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利用人工智能以及VR技术创设语言文化场景,提供更加直观的视觉体验,让学生积极融入到课堂中,深入体会西方国家文化,促进其文化意识的形成;并且通过远程课程共享,让学生接触到形式多样的学习资源,提高课堂参与感。

此外,根据英语专业学生的个人兴趣以及市场上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提出的“多元型”人才的要求,以培养兼具语言技能和专业素养的人才,提供其他专业学科的选修课程。例如外事法律、外贸经济、计算机网络等相关课程,让英语专业学生在职场上更具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李培隆.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就业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6(9).

[2] 王守仁.谈中国英语教育的转型[J].外国语,2016(3):2-4.

[3] 蔡慧萍.从一个外向型人才报告看英语人才培养方式和课程设置改革[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2).

[4] Richetrich, R. & Chancerel, J.L. Identifying the Needs of Adults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M].Strasbourg: Council of Europe and Oxford: Pergamum Press,1977.

[5] Stern, H. H.l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6] 钟美荪,金利民.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J].Foreign Language World,2017(2).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人工智能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Structure and context in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Pragmatic Analysis of Cat in the rain
数读人工智能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