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

2020-11-10 23:53贺登艳
康颐 2020年16期
关键词:血液标本生化检验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018年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案例的血液标本分析,随机实施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不同的采集部位、送检时间和溶血状态等处理,最后对比分析检验结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比不同送检时间对血液标本的检测结果的影响,各项数据可知,观察组的数据参数优势明显。结论:为了提升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在血液标本采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进行标本时间的控制,最大程度减少不合格几率,确保准确性。

【关键词】血液标本;生化检验;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

在当前临床研究中结合生化试验的具体情况进行疾病的判断,在临床研究中,合理的判断后制定科学的方案,依据生化检查指标,对各项结果分析。血液标本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生化标本,采集比较方便,自身创伤小,在临床研究中应用广泛。血液标本受到采集部位的不同,送检时间长短差异都存在变化,采集后的样本放置时间长增加溶血可能性,甚至导致结果受到影响。为了分析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本次选择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案例的血液标本分析,分组研究,详细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 2018年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案例的血液标本分析,随机实施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男女是1:1,年龄区间在26- 60岁,平均年龄(40.3±0.23)岁。观察组的男女比例是13:12,年龄在25- 61岁,平均年龄(41.6±0.6)岁。基本资料分析后得知,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在本次本研究中对照组采集输液通路用侧上肢血液标本,采集后1h后送到实验室,采集样本已发生溶血属于异常标本。观察组则实施的是采集输液通路异侧上肢血液标板,采集后立即进行检查,样本没有出现溶血说明是正常指标。在本次研究中选择本院现有的生化检测仪器,对采集的标本和数据等进行分析,以此分析不同采集部位、不同送检时间、不同标本状态对结果的影响。

1.3指标分析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X 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0.05。

2 结果

对比不同送检时间对血液标本的检测结果的影响,观察组的数据参数优势明显,如表1:

3 讨论

生化检验在临床上有重要的作用,医生对患者的治疗需要结合具体的诊断方案进行落实。血液标本是生化检验常见的一种,临床研究报道可知,血液标本送检容易出现误差的现象,误差主要是由于采集部位、送检时间和血液标本等因素造成的。由于影响因素多,需要注意的是掌握检验的基本要求,血液标本的采集部位影响到药物的成分和含量,研究可知,血液采集时患者大多有输液的行为,为了缓解患者的痛苦,护理人员由输液同侧上肢针头处采集静脉血,在采集过程中,采集此处的血液可能导致血液内的药物成分过多。血液标本经药物稀释,整体结果受到影响。

生化检验指的是利用生物或者化学方法对人进行身体检查,生化检验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是肝功能、血脂以及空腹血糖和肾功能等,在各项功能测定中需要了解具体的指标,尤其是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总胆红素、直接间接胆红素和转氨酶。血脂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以及载脂蛋白等肝功能指标。在具体的测定中肾功能检查很重要,涉及到肌酐和尿素氮的检查,在检验中应用的仪器一般是日立系列或者东芝系列等,不同仪器的检测结果不同,可以直接应用到疾病的筛查和确认中。生化检验是对身体进行全面的检查的一种方式,在整个阶段可以检测出潜伏的疾病,例如患者存在乙肝病毒的情况,要求定期接受检查,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避免病情突然发作[1]。

血液的标本采集是当前检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标本测定中要求掌握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标本有血液、尿液和粪便等,其中应用最多的就是血液,正确的血液采集是获得准确结果的基础[2]。

在血液标本检测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溶血现象,针对具体情况需要引起关注,合理进行检测。静脉全血是应用比较多的标本,采血部位有肘前静脉和腕静脉,小儿和新生儿也应用颈静脉和股静脉。在静脉采血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体位,衣服袖子卷上去,避免对血管造成压迫,避免影响到结果。采血后采用消毒棉球进行压刺,避免出现渗血的情况,在24h内需要保持干净,不要浸入到水中。

受检者要求配合接受血液标本的采集,采血者空腹12h,不能进食,可以喝少量的水,一般在血生化检验中,如肝功、血糖、血脂、尿素氮、肌酐和尿酸等。不同的食物对不同的化验项目影响不同,普通进食后可使甘油三酯增高50%,血糖增加15%,,因此必须严格控制。一般情况下上午抽血后,下午可以得到結果,但是部分特殊项目做的少,可能一周做一次,需要提前准备好。药物也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右旋糖酐使总蛋白假性增高;汞化合物和氟化物可使尿素假性降低;维生素C、高浓度葡萄糖和一些抗生素可引起肌酐假性增高,因此针对特殊的患者,可以在服药前进行抽血检验。输液可能出现血液稀释的情况,干扰到检验结果,输液的患者可以在1小时后实施抽血检验。由于影响血液标本采集的因素很多,需要提前和检验科室的工作人员进行互动和交流,了解化验的项目。医护人员严格按照流程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每一位首检人员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只有合理实施生化检验指导,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

岳军、张英雪[3]等报道中,不同采集部位、送检时间及溶血状态均会影响检验结果。为提高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采集血液标本时为控制误差,减少不合格标本,实施有效的管理干预血液标本的采集,会明显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本次研究中实施规范化采集和管理的观察组优势明显,说明本次报道和其他研究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4]。

综上所述,生化检验的影响因素比较多,需要注意的是强化临床医护人员的培训,确保标本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张瑞娜,魏利军,刘春子.血液标本采集位置和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07):22-23.

[2]王建明,刘晓东.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4):92+94.

[3]岳军,张英雪.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7):73-74.

[4]文波.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03):132-133.

作者简介:贺登艳(1985-),女,布依族,贵州安龙人,本科学历,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生化检验工作。

猜你喜欢
血液标本生化检验影响因素
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利用36B4基因扩增效率评价PBMC基因组DNA的制备质量
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影响的分析
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干扰及纠正性回归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