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本课堂的地理学科素养培养
——以区域地理《等高线》为例

2020-11-11 09:37龚家富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等高线教学法学科

龚家富

(常德市桃源县一中,湖南 常德 415118)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学科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1]。如何在课堂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的学科的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方法的正确运用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基于生本课堂教学理念的“四大放权”教学方法为载体,试析生本课堂在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中所起的作用。

一、基于生本课堂的“四大放权”教学法

基于生本课堂的教学理念,教育部校长国培计划名校长工作室燕立国校长提出了“生本课堂、情感教育”的教育思想,为了落实这一教育思想,他提出了“四大放权”教学法:将课堂中“动手权、表达权、思维权、归纳总结权”在师生之间进行再分配,教师成为课堂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充分将课堂中的四大权力下放给学生,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主导性。

“四大放权”教学法有以下特点:一是师生角色重新定位。传统教学课堂,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学习成为一成不变的既定模式,但“四大放权”教学法对师生角色重新定位,教师不再一味地讲授,而要把时间和空间都腾出来,把更多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甚至把讲台也交给学生;二是课堂权力重新分配。传统教学课堂,教师拥有绝对的课堂权力,而“四大放权”教学法要求教师将课堂的四大权力“动手权、表达权、思维权、归纳总结权”尽可能地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来主导课堂,推动课堂;三是课堂形式不拘一格。传统课堂教学,教学模式相对单一,而“四大放权”教学法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赋予了课堂更多的色彩,小组交流、合作学习、学生表演、室外课堂……课堂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

二、区域地理《等高线》课堂实例

本文所选课例为桃源一中2019-2020 学年高二年级的一节常态教学课,内容为区域地理中的《等高线》,授课者为桃源一中地理教师袁金梅老师(将所选课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已获授课老师同意)。

1.教学环节设计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等高线特征、五大地形的等高线特征、等高线形态。其中等高线的形态识别与辨析为重点内容。具体教学环节设计(已简化)见表1。

表1 区域地理《等高线》教学环节设计

(续上表)

2.课堂实例中生本课堂设计的特征分析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所提出的“情境”即“问题情境”,指的是真实的问题背景,是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域。“情境活动”是指人们在情境中所进行的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活动。[2]尽可能地采用真实情境或情境活动来教学,是生本课堂的一个基本要求。本堂课的导入、课堂素材、练习都采用了真实情境,是生本课堂的表现,也体现了课堂对高考的应对能力。

本课在设计时采用了“四大放权”教学法,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形式多样,观看学习影视素材、学生交流讨论、分组合作绘图、同桌交流辨析等;师生之间的角色扮演也实现了新的平衡,整个课堂教师主导时间约为10 分钟,学生主导时间约为30 分钟,师生共同主导时间约为5 分钟;课堂权力也实现了新的分配,教师通过教学活动把课堂的归纳总结权、表达权、动手权、思维权更多地分配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演绎者、推动者,教师成为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本堂课的生本课堂设计特征详见表2。

表2 区域地理《等高线》生本课堂设计的特征分析

3.课堂实例中的“四大放权”与学科素养培养

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学科素养,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能够在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指导下,合理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有效地整合学科相关知识,运用学科相关能力,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3]地理科的学科素养包括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

图1 课堂内容、四大权力、学科素养关系图

本课例通过“四大放权”教学法实现了学科素养的培养,课堂内容、四大权力、学科素养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在课堂内容得到落实的同时,实现了课堂权力的下放,实现了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具体见图1。如,小组合作绘制等高线图实现了学生的动手权,同时小组合作交流、动手绘制地图的过程就是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过程;再如,同桌合作交流辨析山脊与山谷、课堂练习实现了学生的思维权,学生在辨析、练习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形成人地协调观的过程。

三、结语

本课例以生本课堂为基本理念,采用了“四大放权”教学法,通过真实情境的构建,开展了视频材料学习、交流讨论、小组合作制图、同桌探究辨析等多种教学活动。在“四大放权”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将课堂的归纳总结权、表达权、动手权、思维权下放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演绎者和推动者,实现了知识的课堂生成与内化,教学效果非常好。在权力下放,让学校演绎课堂的过程中,地理学科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达到了课堂预期的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等高线教学法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地形图的阅读
一种基于Fréchet距离的断裂等高线内插算法
“超学科”来啦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专题测试
基于南方CASS的等高线内插功能的改进*1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