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物的“95后”

2020-11-11 03:12应悦景如月
华声 2020年10期
关键词:文物艺术工作

应悦 景如月

“‘文物两个字能把历史和艺术两样美好的事物联结在一起。”

今年,高考成绩676分的湖南女孩报考北大考古系一时成为热点,就在大家对此讨论的同时,一些年轻人已经开始了从事和文物、考古有关的职业。

国家一级文物的“初体验”

白富钢站在修复台前,他的工作白大褂下半截全是墨迹,指甲里也浸满了墨渣。修复台上的胶质桌垫原本是透明的,现在已全部被黑色的墨迹覆盖。

大众印象中,做这份工作的应是“老师傅”,而白富钢出生于1997年。个头不高,体型瘦削的他,是这个文物修复团队的小组长。

不仅如此,这个文物修复团队全部由“95后”组成——6个人,1名女生,5名男生。最大的出生于1996年,最小的出生于1998年。

7000余块经板藏于古寺。辗转中,因历史、保存条件等诸多原因,经板出现了多种病害。2016年,云居寺启动了修复工作。2018年,白富钢所在的北京乐石文物修复中心有限公司与云居寺签下协议,白富钢和他的团队接下了首批500块经板的修复工作。

经板原先是印刷用的雕版,上面有很多当年印刷时残留下来的墨。白富钢手持竹片刀,顺着字与字之间的空隙,细细地剔下沉积了数百年之久的墨渣。

这是他经手的第86块经板。

随着白富钢的五指轻盈地在古老的木板上游走,一块木质经板上纵横的纹理逐渐明晰起来。这批经板始刻于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完成于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是我国汉文大藏经卷帙中收录最丰富,也是最后一部官方雕印本。经板共计79036块,总重量达400吨。堪称我国木板经书之最。

修复的主要流程是清理表面灰尘和霉菌,然后打湿软化积墨,再剔除积墨,渗透加固,最后再对开裂及断裂处进行粘接和填补。

文物修复的“讲究”有三个原则:一是可还原性,修完的物品还能还原到没修之前的模样;二是可识别性,即能看出哪里修复过;以及最小干预,尽量保持文物的原貌。

机器无法替代的“艺术活”

由于父亲是古玩商人,白富钢从小就接触到不少古董。高考后,他看到有文物鉴定和修复的专业,觉得自己还算喜欢,就这样选定了未来的方向。

白富钢的方向是陶瓷修复,修复范围包括漆木、陶瓷等质地的物件。以陶瓷为例,补缺的时候不仅要把缺失的部分补齐,同时还要兼具美观,与原有的艺术风格融为一体。

“比如说瓶子碎了,就用水把石膏浸湿,器形连贯处翻模出大致外形,捏好形状,补在缺口的地方打磨光滑。随着学习接触到更多的材料,用不同的材料修补,可达到肉眼无法识别,甚至用紫光灯也看不出修复痕迹的地步。”

学生时期,白富钢“赚生活费”的小渠道,便是从古玩市场淘一些破损的古玩回来修,修好之后再卖掉。赚得最多的一次,是一个明晚期的青花瓷瓶,刚买回来时是一堆碎瓷片,拼拼凑凑修好之后,卖了几千块。“赚来的钱,再去买下一件破损的古玩。”

买了修,修了卖,白富钢的手艺也逐渐积攒起来。他觉得将一堆碎片变回原来样子的过程,非常有成就感,“喜欢这个过程,所以选择留下来,当一名文物修复师。”

不过,在白富钢的理解中,文物修复不仅是个手艺活,更是个艺术活。像许多艺术类专业一样,文物修复专业的初期课程有很多艺术类基础课,国画、油彩、速写等,都是必修课。文物修复的“艺术”属性,同样吸引了白富钢的同学滕莉玲。

报考文物修复专业时,滕莉玲说自己被“文物”两个字吸引住了。喜欢历史和艺术的她,觉得“文物”这两个字可以把这两样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

首都博物馆研究员何海平,在工作现场负责指导工作。在他看来,现在很多行业都已被机器所替代,但文物修复无法完全通过机器完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项工作有艺术性的要求,需要修复师懂艺术、理解艺术。

文物面前“暴躁”也得忍

“要有耐心、细心。”作为“95后”,白富钢觉得文物修复这项工作,算得上是磨炼心性。

2017年,大三的白富钢来到北京实习。白富钢是四川人,刚来北京时,水土不服的白富钢适应了很长一段时间。和白富钢一起来北京的,还有他的4位同班同学。有熟悉的人陪伴在身边,多少可以抵消一些乡愁。但工作上的“寂寞”,却需要自己一个人扛过去。

文物修复是一项严谨细致的工作,有些环节往往需要大量的重复动作来完成。以此次的木质经板修复为例,剔墨就是一个持续时间长,又不断重复劳动的工作。

每块经板的“剔墨”,是最考验耐心的工序。一块经板一般要剔上半天,有时要花上一整天时间。剔下来的墨也要好好保存起来。“毕竟是好几百年前的皇家御用墨。”每次剔完一块板,白富钢和同事们都要把墨渣装进袋子里,编上号码留存。一般来说,一块完整的经板大概能剔下10克左右的墨渣。

重复的劳动往往会催生负面情绪,这一点,白富钢深有体会。

最多的就是在调色的时候,有时物件外面缺色了,需要自己来调颜色补上。可颜色也不是好调的,一下深了,一下浅了,翻来覆去好多遍,心情就开始暴躁,一暴躁就容易打翻颜料。“即便有这种情绪,在文物面前也得忍着,这些都是我学习修复时走过的路。”

前进之路热爱使然

近几年,文物修复虽然成为“网红职业”,真正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年轻人也还是少数。有媒体报道,据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文化遗产保护类的相关专业,在校生规模逾17000人,年毕业学生人数达4000余人。但由于编制、待遇、地域等问题,对口就业率不超过25%。

2015年文博系统首次调研显示,全国文物修复人员的人均薪酬约2900元/月,北京约为3600元/月,其他各省份均不足3000元/月。

白富钢很理解近期热议的报考考古系的湖南女生。用他的话说,“95后”们的选择,“谁不是带着点热爱呢。”

一直在工作室指导白富钢和组员们的何海平也這样认为。在他看来,这一代文物修复师与自己那代最大的不同,就是对于这份职业的热爱。“这一批孩子和我们那个年代不一样。这是他们的选择,而不是被分配的任务。”

作为“70后”,2000年左右开始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何海平,目睹了很多文物修复师的离开。他说很多人有了选择的权利之后,会改行。“90后”“95后”们的加入,给这个行业带来的希望是实实在在的。

摘编自新华社2020年9月2日

猜你喜欢
文物艺术工作
文物的栖息之地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纸的艺术
不工作,爽飞了?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选工作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