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命题情境设计的三个维度

2020-11-11 07:57杨志敏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情境设计维度道德与法治

杨志敏

摘    要:情境设计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考命题的基础环节,在命题中起着凸显立意、拓展思维、承载任务的重要作用。研究命题的情境设计,可从情境内容的选择、情境结构的优化、情境难度的控制三个维度入手。遵循情境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优化情境的内容结构和逻辑结构,控制好情境的典型性和结构化水平,方能命制出高质量的试题。

关键词:中考命题;情境设计;维度;道德与法治

命题情境是命题者在试题中创设的环境、氛围、场景等的统称。[1]在倡導能力和素养立意的背景下,情境设计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考命题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当下的各级各类命题中,情境设计环节在情境内容的选择、情境结构的优化、情境难度的控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从这三个维度入手对命题情境的设计进行再研究。

一、情境内容的选择

情境内容是指所选用的情境材料包含着的信息内容。情境内容的选择事关整卷的导向性、时代性,蕴含着试题的立意、引导着试题任务设计等命题的关键要素。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特点决定了中考命题情境内容的广泛性和丰富性。面对众多的信息材料,在选择情境内容时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把握:

1.蕴含学科性,即拟选用的材料内容应具备学科价值。这里的学科价值可从以下两个层面判断。第一,能否和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性质、特点相吻合,体现出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第二,是否有助于呈现或承载学科的观点和原理,表现出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命题价值特征。分析材料的学科价值,是判断一则材料是否具备学科考查功能的基本出发点。这要求命题者在选材时要深入分析材料的主题思想、主要内容、逻辑层次等,为设计命题角度提供基本依据。例如,2020年上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民法典”“精准扶贫” “公民同招”“南海岛礁命名”等社会热点话题,就具备了较高的命题价值。筛选、分析这些热点话题,解剖相关素材的内涵,方能为命制试题打好基础。

2.讲究真实,即拟选用的事实性材料必须源自社会现实,在生活中发生过或确定发生的真实事件。这种真实性在具体的命题过程中可分解为两种情况。其一是体现真实,即在选用材料的过程中保持材料的原生态,即便有所加工也没有失真。例如,“2020年4月,中国自然资源部、民政部公布了关于中国南海部分岛礁和海底地理实体标准名称的公告”。这则材料保留了具体时间、行为主体、事件内容等,体现出尊重事实,还原事实的处理风格。其二是模拟真实,即根据真实的材料内容,通过虚拟化的手法加以呈现。例如,“老师发现沉默寡言的小余同学笛子吹得不错,就多次让他在学校活动中表演节目。在老师和同学的不断鼓励之下,他变得越来越开朗,越来越自信”。这则材料隐去了学生的具体信息、虚拟了事件经过。这两种处理手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命题中运用比较普遍,均不违背真实性的命题原则。

3.追求时效,即拟选用的材料必须追求时间效应。我们知道,信息价值的大小与时间密切相关。一般来说,选用的材料越贴近命题时间,其命题价值越大。因此,命题时我们要尽量选用最新的情境材料,一方面能体现命题的时代性、新颖性,同时也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全新的、不同于任何曾经接触过的答题情境,为提升试题的信度提供有力保障。目前的中考命题时政选材一般以一周年为时间跨度,但从命题实践过程看,除非是最典型、最具有影响力或时间延续比较长的事件,否则选材的视角还是更多地关注近半年来所发生的事件,以更好地体现时效性。

4.力求简洁,即用最简洁的文字或集约化手法设计命题情境。简洁,不仅意味着文字表达要言简意赅,还包括材料的逻辑关系简洁顺畅,尽可能剔除与答题无关的冗余信息。简洁,不仅是情境创设的学科规范性要求,也是整卷命题控制文字量的需要,这也就意味着大量的原始材料需要命题者创造性加工。例如,“李某在八达岭长城的墙砖上刻划字样,涉嫌故意损坏国家保护文物,公安机关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李某处以行政拘留5日并罚款200元的处罚”。查阅相关信息,我们可以发现,这则材料的原型为4月6日,李某在同伴的望风掩护下,在八达岭长城南二楼处的墙砖上刻划字样,被工作人员发现并制止,公安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因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对李某处以行政拘留5日并罚款200元的处罚,李某及其同行掩护人被列入景区“黑名单”。通过命题老师去粗取精,删除了大量的干扰信息,使得整则材料既信息充分,又清晰简洁,较好达到了命题效果。

二、情境结构的优化

本文探讨的情境结构包括情境的内容结构和情境的逻辑结构。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情境的内容结构关系到逻辑结构是否顺畅,同理,逻辑结构是否合理也直接影响到情境内容的呈现是否到位。

1.情境内容结构优化

情境的内容结构既包括整卷情境内容的模块分布,也包含单一试题中情境内容的结构优化。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模块内容相呼应,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的情境内容需选用包含心理健康、道德法治、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态等不同内容的情境材料。这样,试卷的情境内容就能构成一个富含学科特色的有机整体,传递出浓郁的学科特色。在命题过程中,命题者需要有意识地控制不同内容的情境材料,一般而言,政治、经济方面的居多,但必须包含其他方面的内容,使得整卷的情境内容结构优良。

从单一试题情境内容看,选择题的情境内容结构要优先考虑情境的闭合性和完整性,力求一则情境材料传递出至少一条完整的有效信息。例如,“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战斗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驰援湖北,他们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一诺千金,勇敢逆行,留下了无数让人感动的瞬间”。这一情境内容没有像众多新闻报道那样对医护人员如何驰援湖北进行细节描述,而是突出了他们的高尚品格,使得信息指向更清晰,提升了选择题题干与题肢的匹配度,同时也使情境描述更加精练。

非选择题的情境内容结构设计相对比较复杂:一方面,要根据命题意图处理情境内容的信息容量;另一方面,还要调控情境材料的结构化水平,这一点在下文中加以阐释。

2.情境的逻辑结构优化

在复杂的试题情境中,不可避免地涉及逻辑结构问题,情境的逻辑结构是否清晰合理,既关系情境内容是否明晰,设问指向是否合理,同时也是试题质量的一个外显标志。情境的逻辑结构设计需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优化:

第一,逻辑指向的同一性。即所选用材料的主题指向必须与命题立意的导向一致。在强调能力和素养立意的当下,这种一致性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材料必须与立德树人的考核评价之核心功能相一致。二是材料必须与试题设计的能力素养目标相一致。这种一致性有赖于命题者对当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命题立意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需要對拟选用的材料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剖。只有找到这两者的一致性,才能找准命题的逻辑脉络,为命题找准落脚点。

第二,逻辑结构的层次性。逻辑结构的层次性主要指一则情境材料中的逻辑层次及多则情境材料的逻辑关系问题。这种逻辑关系主要由总分关系、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等不同的逻辑关系组成。只有清晰界定其中的逻辑关系,才能创设良好的命题情境。例如,杭州市2020年中考第34题,围绕国家安全问题,设计了一则引言及四则维护国家安全的具体材料: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法定义务。构建集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国土安全、网络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需要你我共同努力。

材料一:杭州市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该区哄抬口罩价格的药店处以违法所得5倍的罚款。

材料二:2020年4月,中国自然资源部、民政部公布了关于中国南海部分岛礁和海底地理实体标准名称的公告。

材料三: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发现多款民宿、会议类移动应用存在违反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涉嫌超范围采集个人信息的行为。

材料四:李某在八达岭长城的墙砖上刻划字样,涉嫌故意损坏国家保护文物,公安机关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李某处以行政拘留5日并罚款200元的处罚。

引言是对主题的整体描述,四则具体材料是对引言的具体阐发,两者构成总分关系。四则材料均是国家安全内容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彼此之间边界清晰,共同指向国家安全这一主题,因此,四则材料之间构成并列关系。这种清晰的逻辑关系有助于学生把握材料的主题和导向、深入理解材料的具体内容,这也是一道优质试题必须达成的基础性指标。

三、情境的难度控制

在中考命题中,情境的难度控制与试题的难度、区分度等评价指标直接相关,也是困扰命题者的一个常见问题。从目前的命题手法看,情境的难度控制与情境内容的典型性、情境的结构化水平息息相关。

1.情境的典型性控制

这里的典型性意指具体材料所包含的体现出学科普遍意义的特性。在命题中,情境的典型性与测试的难度成反比,即越典型的情境,越容易提炼出其蕴含的学科观点,其测试的难度就越低。因此,在中考命题中,通过情境设计的典型性控制,能有效地调节情境难度。

情境的典型性控制与考试的性质及具体的考查目标直接相关。在浙江“两考合一”的大背景下,中考试题的难度普遍倾向于控制在0.7—0.75的区间。在这一难度阈值的调控下,情境创设的典型性要求也逐年提高,但在具体命题过程中,不同题型、不同难度的试题,其典型性要求可以不同。

首先,在设计难度低的试题时,需要进一步提高情境设计的典型性,以便清晰引导学生的解题思路,方便学生得出正确的观点。例如,在考查青少年的特殊保护这一知识点时,借助“本学期开学以来,杭州市许多学校实行错时错峰上下学,划定学生进校通道,定时对校园进行全面消毒”这一高典型性情境,以引导学生准确定位在“学校保护”这一正确答案上。

其次,在设计中高难度的试题时,可以有意识地调控情境的典型性,以便达成较高水平的能级要求。例如:

2020年的“两会”是特殊之年的信心之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但我们有独特的政治和制度优势、雄厚的经济基础、巨大的市场潜力、亿万人民的勤劳智慧。只要我们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动力,当前的难关一定能闯过,中国的发展必将充满希望。

问:材料启示我们应如何做一名自信的中国人?

这一情境相对于“如何做一名自信中国人”这一设问来说思维跨度比较大,其典型性相对较低,但其中蕴含的“对国家有认同”“对发展有信心”的内涵仍然比较明确。因此,能够保持对学生应答思维的正确指向。

当然,界定情境的典型性,调控试题的难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命题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在细致审读情境内容的基础上多方推敲、综合评价,既要保持较为明确的学科内容指向,又要吻合试题的难度要求,非常考验命题者的水平。

2.情境的结构化控制

情境的结构化水平也影响着情境的难度。一般来说,涉及的行为主体较少、逻辑关系清晰、层意指向集中的封闭性情境是结构化良好的情境,此类情境解读的难度较低,反之则难度较高。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及中考要求,为试题创设结构良好的情境是命题过程中的主要设计方向。为此,可以在行为主体的数量、逻辑关系的梳理、情境与任务的契合度等方面加以调控。例如:

服务好与差,群众来评价。浙江省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于2019年10月上线运行,群众在享受“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同时,还可以表达自己对政务服务的好差评。

这一情境涉及政府、群众这两个主体,借助政务服务“好差评”这一载体,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建立起了结构优良的命题情境。鉴于学生对“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的陌生感,命题者非常贴心地加上了“服务好与差,群众来评价”10个字,以方便学生突破“区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这一难点。这一处理,从表面上看,似乎打破了原有情境的良好结构,但从深层分析,这10个字与后续的意思表示又重新建构起了前后文之间的总分结构,使得整个命题情境更具备了纵深感,更清晰地表达出了命题意图,即在一个新的层次上建立起了结构优良的情境。

考虑到优化试卷区分度和测试高层次能力的要求,中考命题也需要创设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结构不良的试题情境。上文“2020年‘两会”这一情境,就是一个典型的结构不良情境。一方面,整则材料的视角比较宏观,逻辑线索比较隐蔽。另一方面,设问要求与情境内容指向也并不一致。设计这类情境,需要命题者深入把握情境蕴含的关键信息,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细致分析问题与情境的内生关系,方能利用结构不良的情境命制出好题。

总之,命题也是一项“遗憾的艺术”。命题者要像研究命题的任务设计、答案的科学合理一样,多维入手研究命题情境的设计,才能进一步提高命题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晓东. 教学情境与命题情境的区分及其意义[J] .中国考试,2020(1):47-53.

猜你喜欢
情境设计维度道德与法治
基于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的古典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型探讨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高职《图片处理》课程的教学大纲设计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巧设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