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突破高中地理循环模式图

2020-11-13 07:51云南徐文丽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0年1期
关键词:寒流洋流环流

云南 徐文丽

循环模式图既能反映出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又能反映各种地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如图1所示,因此常被用在大气环流、大洋环流等高频考点的考查中。

图1

复习时,若能对有关该模式图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巧妙串联,将有助于学生激活这些知识群,形成连绵不绝的思维通道,实现高效答题。循环模式图的常见考查要点有如下几点。

一、岩石圈物质循环图

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反映的是三大类岩石及岩浆之间的转化过程,通俗的讲就是,岩浆的生与死的过程。其中,岩浆岩的形成具有唯一性,即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其次,各类岩石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下都能形成沉积岩,而沉积岩、岩浆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重熔再生形成新的岩浆。若用循环模式图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则需略作变动,如图2所示,需要再增以比较完整地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还可以变式,比如把岩浆岩分解为侵入岩和喷出岩,或者在沉积岩形成过程前加碎屑物(沉积物或风化物)。

图2

“1岩、2变沉、3浆”法,突破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

(1)沉积物形成的一定是沉积岩。

(2)自岩浆始,到岩浆终。即岩浆作为起点,岩浆又作为归宿。

(3)一个箭头指向的是岩浆岩(侵入岩和喷出岩)即“1岩”。

(4)两个箭头指向的是沉积岩和变质岩,即“2变沉”。

(5)三个箭头指向的是岩浆,即“3浆”。

【例1】(2018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在云南省的腾冲市,市政建设铺设在街道上的黑色玄武岩地砖,渗水性较好,耐用而又美观。图3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图3

1.铺设的黑色玄武岩

( )

A.为图中的B类岩石

B.为图中的C类岩石

C.形成过程为图中的④

D.形成过程为图中的⑤

【解析】材料中提到黑色玄武岩,调用所学知识,黑色玄武岩是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根据图示箭头方向,沉积物形成的D是沉积岩。A能够形成B、C,说明B是侵入地壳上部形成的花岗岩,C是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浆岩。A是岩浆,变质岩高温融化形成岩浆,E是变质岩。黑色玄武岩为图中的C类岩石,B对,故选B。

二、大气运动中的6循环

大气运动循环图的判读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高频考点,主要考查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季风、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的热岛效应这6个循环。试题的解答只需要借助教材的基础知识,难度并不大。运用判读技巧,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判读大气运动中的环流图,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判读步骤:(1)判断冷热。白天(夏天)陆地吸热,气温高,陆地热,山峰热,谷地冷,海洋冷;夜晚(冬季)海洋比热容大,放热慢,海洋热,陆地冷;城市人口密集,工厂及车辆排热,居民生活用能的释放,城市建筑面及裸露地面吸热快,所以城市热,郊区冷。

(2)判断气流的垂直运动,也可以用口诀“热上升,冷下沉”判断。

(3)确定气压值。口诀判断,“近地面热低压,冷高压,高空小于地面”。

(4)气流的水平运动。高压指向低压,同时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5)判断天气状况。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总之,可以利用口诀“热低升降水,冷高沉干晴”,全面突破大气运动中的6循环。

【例2】(2019年云南第二次模拟考试)图4中①②位于地面,③④位于高空,箭头表示各点间气流运动方向。读图回答2,3题。

图4

2.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

A.①>②>④>③ B.②>④>③>①

C.③>①>②>④ D.④>③>①>②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图4表示城郊热力环流,则①处为城区

B.若图4表示夜晚沿海地区海陆间热力环流,则②处为陆地

C.若图4表示白天山谷与山项间的热力环流,则④处为山顶

D.若图4表示冬季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季风环流,则②处为太平洋

E.若图4表示北半球低纬环流圈,则②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解析】读题获悉①②位于地面,③④位于高空,根据气压地面大于高空,可以推出,①②>③④,由大气在水平方向上高压流向低压的规律即可得出第2题的答案为A。

利用口诀“热上升,冷下沉”,突破第3题。A.若图4表示城郊热力环流,城市温度高,大气上升,城市应该为②,故与题意不符;B.若图4表示夜晚沿海地区海陆间热力环流,夜晚陆地温度低,大气下沉,①应该为陆地,故与题意不符;C.若图4表示白天山谷与山顶间的热力环流,白天山顶温度高,大气上升,②应该为山顶,故与题意不符;D.若图4表示冬季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季风环流,冬季大陆温度低,海洋温度高,②处应为太平洋,D项正确,故选D;E.若图4表示北半球低纬环流圈,①处气体堆积下沉,则①处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故与题意不符。

三、水圈中的2循环

水圈中的循环主要包括水循环和大洋环流。水循环比较简单,大洋环流是高频考点,且难度较大,近年来逐渐淡化洋流名称的考查,重点考查洋流的性质、流动方向和影响。借洋流的性质,考查洋流的温度、盐度以及与盐度有关的船舶吃水深度等问题;借洋流的流动方向,判断季节,考查与季节有关的地理问题,例如地球运动、气候特征、水文状况。借洋流的意义,分析漂流瓶的故事、厄尔尼诺现象等相关的地理问题。这些问题比较难,我们可以用口诀“印度洋季风洋流冬逆夏顺,‘8’字形、‘0’字形模式”全面突破大洋环流。

【例3】(2019年云南玉溪月考)读某大洋环流局部模式图,完成4,5题。

4.若AB线是30°纬线,则这个海域肯定位于

(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5.如果该海域完全位于东半球,则下列洋流属于此环流的是

( )

A.千岛寒流 B.加那利寒流

C.拉布拉多寒流 D.西澳大利亚寒流

【答案】4.B 5.D

【解析】第4题,中低纬度大洋环流(以副热带为中心)——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由流向可判读出洋流在南半球,故选B。第5题,完全位于东半球的海域为印度洋。南印度洋由南赤道暖流、马达加斯加暖流、西风漂流和西澳大利亚寒流组成逆时针的大洋环流,故选D。

【例4】(2019年广东中山月考)读7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回答问题。

(1)分析驱动索马里洋流的西南风的成因。

(2)判断图中索马里洋流是属于寒流还是暖流,并说明依据。

(3)7月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相对较多还是较少?为什么?

(4)索马里半岛沿海有一条沙漠带,解释这里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解析】(1)根据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中夏季风的成因可知西南风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太阳直射点北移,并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形成的。

(2)图中有两条等温线,等温线向北温度递增,故可知此洋流来自温度相对较低的低温区,是寒流。

(3)7月索马里半岛盛行西南风,是来自陆地的离岸风,使沿岸表层海水缺失,底层海水上涌,带来海底丰富的营养盐类,吸引鱼群。

(4)该沙漠带的成因主要与冬夏季风、夏季沿岸寒流的影响有关。

【例5】读图完成第6题。

6.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下列城市中,过程甲在一年之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是

( )

A.中国上海 B.法国巴黎

C.印度孟买 D.美国旧金山

猜你喜欢
寒流洋流环流
基于全三维动网格技术的变长径比间隙环流的研究
内环流控温技术应用实践与发展前景
谁言寒流衬暖阳都说暖风驱寒冬
与南亚高压相联的欧亚大陆-印度洋经向环流
你认识洋流吗
跟踪导练(五)6
高中地理必修一(湘教版)《水循环和洋流》第二课时《洋流》
谜底大揭秘
寒流来了,父母如何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