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新能源产业”试题设计

2020-11-13 07:51甘肃徐文珺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0年1期
关键词:河西走廊风能甘肃

甘肃 徐文珺

【命题背景】

近年来随着玉门石油资源趋于枯竭,甘肃省逐步将目光转向了新能源建设,新能源产业也已经成为该省转型的支柱产业。甘肃省地处内陆,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风能资源和土地资源。风能和光能既是清洁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风能发电和光伏发电,也是甘肃省新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

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市是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境内的瓜州县被称为“世界风库”,玉门市被称为“风口”。据气象部门最新风能评估结果表明,酒泉风能资源总储量为1.5亿千瓦,可开发量4 000万千瓦以上,可利用面积近1万平方千米。

2008年8月,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全面启动,这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了打造“风电三峡”工程阶段。这是国家继西气东输、西油东输、西电东送和青藏铁路之后,西部大开发的又一标志性工程。此外,酒泉还计划建设750千伏为主网架的酒泉、瓜州变电站,被业内人士称为“电力高速公路”,相当于全国普遍采用的500千伏线路的2.5倍,适合于大功率、远距离传送。加快750千伏电网建设,不仅节约占地面积,而且降低了输电价格容量比。甘肃通过双回750千伏线路加强与河西走廊的联系,以满足酒泉地区风电外送。

【设计思路】

能源问题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热点,通过某区域有关资源状况及分布示意图,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对数据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地理数据读取和分析能力等。其主要考查重点是:能源的特点及分布规律、区域能源差异及能源的调配工程、能源消费及其变化、能源可持续发展措施等方面。常见的考查方向及问题设置有:(1)判读某地区能源特点及分布规律;(2)通过图表等资料分析能源变化特点及其原因;(3)结合材料分析某地能源突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采取的措施等;(4)与区域地理事物相结合,分析能源分布状况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本组题目以我国河西走廊建设新能源基地为背景材料,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可持续发展等角度设计问题,考查学生解读和分析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试题的设计紧密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特点,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通过解决实际地理问题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试题设计】

2017年6月,甘肃酒泉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全线投运,每年可向湖南输送400亿千瓦时电量。该工程自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起,穿越河西走廊,经甘肃、陕西、湖北、重庆、湖南5省市,止于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全长2 383千米,是国家电网公司投资建设的首个服务于风电等新能源外输的特高压直流工程。据此回答1,2题。

1.该工程的建设就能源输出地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增加就业

B.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C.减轻交通运输压力

D.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甘肃酒泉风电新能源输送至湖南,对湖南省的生态意义表现在

( )

A.带动相关产业得到发展

B.完善交通、电网等基础设施

C.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促进经济发展

D.改善大气质量,缓解酸雨危害

甘肃玉门是中国第一个大型石油基地,曾被誉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但近年来石油资源趋于枯竭。目前甘肃省正在河西走廊建设千万千瓦级发电基地,打造“新能源陆上三峡”,玉门为新能源基地的主阵地。读“河西走廊”简图,回答3~5题。

3.河西走廊建设千万千瓦级发电基地,打造“新能源陆上三峡”的优势条件是

( )

①风能丰富 ②全国著名灌溉农业区,能源需求量大

③太阳能丰富 ④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甘肃玉门为河西走廊新能源基地的主阵地,主要原因是

( )

A.河西走廊南北有高大山脉,玉门处于中间通道的西侧,狭管效应明显

B.曾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工业基础好

C.靠近冬季风源地,风能丰富

D.地处内陆,晴天多,太阳能丰富

5.玉门为甘肃新能源基地的主阵地,为摆脱“资源枯竭,因油而废”的命运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可采取的措施有

( )

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②加大石油勘探和开采力度

③加强技术革新,进行工业产品深加工和精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④治理污染,美化和保护生态环境

⑤实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随着石油资源趋于枯竭,甘肃省逐步转向了新能源建设,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该省转型的支柱产业。甘肃省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特别是河西走廊地区被赋予了“陆上三峡”的美誉,为全球瞩目。下图为甘肃河西走廊及周边区域图。

甘肃河西走廊及周边区域图

材料二甘肃省高台县把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推动转型跨越的战略新型产业,以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为重点,规划建设了高崖子滩光伏产业园、八坝滩光伏产业园、碱洼滩风光互补产业园和盐池滩风电产业园,加快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下图为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光电产业园区景观图。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光电产业园区景观图

(1)分析甘肃省大力发展新能源,建设“陆上三峡”的原因及主要不利条件。

(2)简述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的区位条件。

(3)简述甘肃新能源基地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4)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甘肃省新能源产业今后应采取哪些战略措施?

【试题解析】

第1题考查输电工程的建设对能源输出地的影响及意义,将能源输出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得到发展,增加就业。输电工程是通过电路输出,与减轻当地交通运输压力无关。

第2题考查能源跨区域调配对能源输入地的影响。能源跨区域调配对能源输入地的影响主要有: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完善交通、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得到发展,增加就业;改善城市大气质量,改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等。其中属于生态意义的是:改善大气质量,缓解酸雨危害。

第3题考查新能源基地建设的优势条件。甘肃河西走廊建设千万千瓦级发电基地,打造“新能源陆上三峡”的优势条件是当地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

第4题考查新能源基地建设的主要原因。甘肃玉门为河西走廊新能源基地主阵地的主要原因是河西走廊南北有高大山脉,玉门处于中间通道的西侧,狭管效应明显,风能资源丰富。

第5题考查新能源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甘肃玉门新能源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加强技术革新,进行工业产品深加工和精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治理污染,美化和保护生态环境;实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第6题考查甘肃省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原因及主要不利条件、发展光伏发电的区位条件、新能源基地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新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通过系列问题的解答,既能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良好行为习惯,又能考查学生图文材料分析能力、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第(1)问考查新能源建设的原因及不利条件。甘肃省大力发展新能源,建设“陆上三峡”的原因从常规能源枯竭、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等方面回答。

主要的不利条件从经济落后、技术落后、距离消费市场远等方面回答。

第(2)问考查光伏发电的优势条件。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发展光伏发电的区位条件从土地价格低、市场需求大、国家政策支持等方面回答。

第(3)问考查新能源基地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甘肃新能源基地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得到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

第(4)问考查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甘肃省新能源产业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从相关产业链建设、技术投入、拓宽消费市场、教育培训、保护生态等方面回答。

【参考答案】

1.C 2.D 3.B 4.A 5.C

6.(1)原因:甘肃省石油等常规能源逐步枯竭;河西走廊地区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丰富;为了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对当地环境的污染。

不利条件:经济落后,资金短缺;技术人才短缺;人口稀少,工业落后;距离东部消费市场远。

(2)张掖市高台县地广人稀,多戈壁荒漠,土地价格低;国家新能源政策大力支持;新能源市场潜力大。

(3)社会方面:完善交通、电网等基础设施;增加就业。

经济方面:将甘肃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得到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河西走廊风能甘肃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
在河西走廊聆听
继续向北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神奇的风能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