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中的中华优秀传统茶文化

2020-11-13 07:51安徽卢京花苏茂新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0年1期
关键词:横县茉莉花茶茶马

安徽 卢京花 苏茂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机制,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为此,国家教育部于2014年3月制定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要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以此充分发挥高考试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体现高考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大使命。此外还规定了“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融入地理课程和教材体系之中,结合地理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作为茶和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文化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不仅积累了大量关于茶树种植、茶叶生产的物质文化,还形成了丰富且有层次性的茶叶精神和茶叶贸易文化。中国地域广阔,茶叶种类繁多,饮茶习俗多样,加上各地文化、生活习俗及经济差异,进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文化。纵览多年高考,已有不少地理试题融入了中国传统茶文化,现就几道试题予以说明。

一、茶叶种植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茶树种植是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中华民族在祖国大地上的一种典型生产活动。在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中,与茶树种植有关的气候、土壤、地形、灌溉水源等属于农业区位因素中的自然因素。由于茶树种植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虽然科技一直在进步,但人们依旧不具有彻底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因此,人们学会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种植茶树,这种“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体现了朴素的“人地和谐”。

影响茶树生长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主要表现在:(1)温度。茶树喜温怕冻,是亚热带植物。≥35 ℃的高温会抑制茶树的正常生长,甚至会灼伤幼叶嫩芽,而当气温10 ℃时,茶树生长也会变得极其缓慢。进一步研究发现,12~28 ℃是茶树生长的最适宜温度,3 500~4 000 ℃的≥10 ℃积温可满足茶树对热量的基本需求,温度适宜期越长,则茶树生长期越长,茶叶产量也会越高。因为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导致中国的温度总体上从南向北递减,这也影响着茶树的分布——20°N以南的茶树可全年生长,20°N~30°N的茶树为长季节生长,30°N以北的茶树为短季节生长。(2)水分。茶树是叶用作物,喜潮,生长期内幼叶嫩芽不断被采摘,新芽的生长对水、湿有特定的要求。1 000~2 000 mm的年降水量最适宜茶树生长,≥100 mm的月均降水量,80%~90%的湿度条件可使幼叶嫩芽较大、叶质柔软,持嫩性强、茶叶品质优良,所以才有了“高山云雾出好茶”之说。(3)光照。适宜的光照条件可以促进茶树氨基酸、维生素的形成,所以稍微荫蔽、多漫射的光照条件对茶叶的生长最为有利,如此形成的幼叶嫩芽嫩度好、叶质柔软、品质高。(4)地形和土壤。茶树虽喜潮湿,但不能长期积水,适宜布局于易排水的斜缓坡。茶树喜酸性土壤,pH值4.5~6.5的弱酸性土壤为宜。高考地理试卷中有如下几处体现了茶叶种植文化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案例一】2014年高考江苏卷第19,20题以此为背景设计试题,原题如下:

茶蕴含着中华文化,江苏绿茶享誉海内外,图1表示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图2是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9.江苏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是

( )

A.洪泽湖周边地区 B.太湖周边地区

C.沿江地区 D.沿海地区

20.“高山出好茶”,江苏名茶也多产于丘陵山地,主要原因是

( )

A.山地易排水 B.山地日照充足

C.山地风力大 D.山地云雾多

【解析】图中太湖周边、长江沿岸的年降水量分别为900~1 100 mm和>1 100 mm,气均温>15 ℃,适宜茶树生长,则第19题正确答案为B和C;据前文所述的“高山云雾出好茶”和“茶树虽喜潮湿,但不能长期积水,适宜布局于易排水的斜缓坡”,则第20题正确答案为A和D。

【案例二】歌曲《茉莉花》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国歌”,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颂,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中国的茉莉花茶同样沁人心脾,2016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第36题以广西横县茉莉种植为背景材料,整合梳理高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关内容,纵横串联了多个考点,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思维、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全国卷的命题趋势,原题如下:

36.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 ℃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 ℃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图3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图3 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解析】(1)横县与江苏、浙江相比,纬度更低,受太阳辐射更多,热量也更丰富,适宜茉莉生长的时间会更长;由于地理位置靠南,受东南季风影响更大,横县的降水量比江苏、浙江更丰富,由于距离冬季风源地比江苏、浙江更远,横县受冬季强冷空气的影响也更小,低温和寒潮的影响也更小。(2)“河流冲积平原”意味着平坦利于耕作的地形、更近更丰富的灌溉水源、深厚而肥沃的土壤。“地势较高的旱地”意味着排水也会更加方便,土壤不会过湿。

【案例三】上面两个案例中提到的“江苏名茶多产于丘陵山地”和“横县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都反映了地形对茶树种植的影响,为深化理解,再用图举例为:下面图4(引自“百分地理学堂”)中的丁地海拔在300~320 m,图5中的②地海拔在200~300 m,③地海拔在300~400 m,都属于亚热带丘陵,降水丰富、热量适宜、排水方便,可能有茶园分布。

图4

图5

二、茶文化产业与人文地理环境的关系

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大众提供文化产品及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集合。因此,凡是以茶为载体所显现出来的物质、精神、行为和心态的文化都是茶文化。茶文化产业不仅包含茶叶贸易,还有因此衍生的茶文化书籍出版、茶文化影视制作和发行、茶乡旅游、茶道表演、茶具收藏、茶馆文化等,这些既具宣传教化作用,又有娱乐欣赏功能,还可以满足人们休闲、娱乐、旅游、文化的需要。目前,中国的茶文化产业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仍然需要依托茶叶贸易的支撑得以生存,而茶文化对茶叶贸易和茶叶经济的的反哺作用尚未完全体现。与茶叶加工、销售有关的技术、劳动力、交通、市场等因素都属于农业区位因素中的社会经济因素。高考地理试卷中有如下几处体现了茶文化产业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案例四】2016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第36题以广西横县茉莉花种植为背景材料,深入探讨茶厂集聚的原因、茶叶贸易和茶业经济对我国精准扶贫的启示及其发展方向,具体如下(题干及配图见前文):

(3)目前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问题②: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解析】(3)茉莉花茶生产属于原料导向型产业,为了降低原料的运输费用,茶厂应接近茉莉花产地。横县茉莉花生产规模大,原料供应充足,当地茉莉花品质上乘,所产茉莉花茶品质突出。以横县县城为依托,交通相对便利,便于原料(茉莉花)收集,县城基础设施较好,便于生产的组织和开展。(4)问题①:因地制宜,发挥茉莉花这一地方名特优农产品的优势;实行专业化生产,适当扩大生产规模以期达到规模效益和影响;推进农产品的深加工,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问题②:提高茉莉种植和茉莉花茶生产的科研投入,不断改进和培育优良品种,进一步提高茉莉花品质,进而确保当地茉莉花茶的品牌优势;增加茉莉花其他产业的应用研发,开发与之相关的新产品;拓展茶乡旅游、茶道表演、茶园休闲,实现经营多元化。

【案例五】2016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Ⅱ第1,2题以某县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的优质铁观音为切入点,创设了现代茶庄园体制下的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情境,原题如下:

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据此完成1,2两题。

1.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 )

A.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B.知名品牌的农产品

C.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D.高精尖的技术水平

2.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

( )

A.品牌更多,环境更优 B.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

C.产品更多,效益更高 D.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

【解析】由材料中“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工业化的经营模式”,说明农业资源最为关键。某县在“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的优质茶叶”的基础上建设了现代茶庄园,说明农产品的知名度和质量是得到市场认可的前提。以此为基础才能适当扩大规模,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树立农产品特色品牌,提高相关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用工业产品化理念谋划农业向精、深方向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发达又便捷的交通网络、不断提高农业高精尖的科研水平只是促进茶园发展的条件,而不是前提。结合材料和问题,与传统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突出的优势是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的品牌,则第1题答案为B。传统茶园的产品以茶叶为主,现代茶庄园以茶叶为中心,延长出了茶叶加工、储藏、销售多个环节,增加了产品种类,同时还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民俗风情和茶文化发展了旅游业,提高了经济效益,则第2题答案为C。

【案例六】2017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Ⅱ第43题以茶马古道为切入点,考察马帮文化,原题如下:

43.茶马古道是以茶、马为主要商品,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古代商道。该商道分布在今滇、川、藏等地区,沿途穿越高山、峡谷、密林。暑期一群旅游爱好者计划沿茶马古道,开展徒步古道游,体验马帮文化。

从文化体验角度,指出他们应做的前期准备。

【解析】茶马古道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西藏等地,因为板块挤压和流水下切的综合作用,古道沿途山高谷深。因为西南季风沿河谷深入,这里森林茂密。就自然条件而言,极为不利于贸易。其次,西南地区是我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所以还应当了解当地马帮文化的历史沿革,尊重当地少数民族风俗和信仰。再者,茶马古道途经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需要准备防寒衣物;空气稀薄,紫外线强,需要准备防晒霜和氧气袋等。

茶马古道源于早期西南边疆的茶马古市,兴起于唐宋,鼎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发达。茶马古道是一条以马匹为主要交通运输工具的民间国际化贸易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廊道,分陕甘、陕康藏、滇藏、川滇藏等线路(详见下图6)。2013年3月,茶马古道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6 茶马古道线路图

三、结语

猜你喜欢
横县茉莉花茶茶马
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茶马古道
福州茉莉花茶历史文化
穿越秘境而来的茶马古道
福州茉莉花茶传统窨制工艺
福州茉莉花茶传统窨制工艺
广西横县垃圾分类,17年的样本如何复制
茶马古道
一杯茉莉花茶
横县加快发展循环低碳农业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