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与真情
——洪升《长生殿》观后

2020-11-14 07:45
剧影月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杨国忠长生殿全剧

洪升是清代著名剧作家,《长生殿》是他创作的传奇剧本,这个剧本流传很广。该剧描写唐朝天宝年间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通过描写揭示皇帝的昏聩和政治腐败给国家、民众带来的深重灾难,谴责了唐明皇的穷奢极侈。同时,又从人性角度,表现了对唐明皇与杨玉环之间爱情的同情,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理想。此剧定稿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共五十出。

唐明皇是个较为复杂的历史人物,登基初期还能有所作为,使国力得到一定加强,然而他却自满起来,沉溺声色,在全国范围为自已选美。杨玉环被选中,册封为贵妃,享尽荣宠,她的哥哥杨国忠被封为丞相,三个姐妹也被纳入后宫,其中虢国夫人因素装淡雅、天生丽质,被唐明皇宠幸。后宫佳丽三千,唐明皇一次召幸梅妃,与杨贵妃闹出一场风波。起初,唐明皇十分气恼,一气之下让高力士送杨贵妃回娘家,之后又后悔起来。高力士暗中将此事告诉杨贵妃,她将自己一缕头发剪下,托高力士送给唐明皇。唐明皇睹物思情,深为感动,赶紧派人将杨贵妃接回宫中,两人重归于好,七夕之夜到长生殿立誓,此生此世永不分离。从此以后,杨贵妃成为专宠。安禄山通过贿赂杨国忠,被唐明皇重用,任范阳节度使。他暗中招兵买马,积蓄兵力,后来终于谋反。叛军到了长安,唐明皇带着杨贵妃和一帮大臣匆忙逃离,行至马嵬坡,士兵哗变。唐明皇被逼处死杨国忠,赐自已心爱的杨贵妃自尽。后来,安禄山叛军被大将郭子仪击败,唐明皇得以重返长安,这时候,他日夜思念杨贵妃,遣人为杨贵妃招魂,最终打动上天,二人在月宫中团圆。

欣赏了昆曲《长生殿》,感触颇多,该剧对文本的还原度很高,全剧的排场之好、音律之善不用说,事实上对我感触最深的是洪长虹在创作中坚持的真实,也是这出戏成功的最本源所在。

帝王夫妻已尽人间富贵之极,但在看《长生殿》的时候,绝不会因为李杨二人的身份让观众觉得隔离,观众共鸣之处比比皆是,作者固然有美化历史人物之嫌,但保留了真实的、甚至现实的人性,杨玉环在梦中听到蓬莱仙乐,醒来迫使她写《霓裳羽衣曲》的直接动机不是审美,而是梅妃精湛的舞技,唐明皇经常夸奖,她想另制一曲,超越梅妃。这和林黛玉在省亲时有意大展诗才的细节如出一辙,是洪升对历史人物的尊重。他们那样的人,在那一刻所思所想,就该是那样。在处理重头戏马嵬哗变的时候,洪升也没有让士兵们直接将二人生生分开,阴阳相隔,而是让杨玉环请旨自裁,决定的话语是唐明皇的一句:“只得但凭娘娘罢”。可以说这是唐明皇在全剧中最软弱和人性崩塌的一句话,但恰恰是这样的李隆基,才更贴近真实的帝王。

剧中除形象真实之外,更可贵的是情感真实。中国文人最不擅长的就是描写恋爱过程,古典爱情往往都是无比精准,见到就要爱到,一见钟情已成套路,“怎敌她临去那一秋波”。但是《长生殿》里的爱情从定情那一刻到真正定了心,走了十万八千里的路,它表达的是世俗男女之间一开始没有那么精准的情意,当然这跟男主角的特殊身份有关,洪升本可以隐去很多,却还是保留虢国夫人和梅妃的事,两次面对情敌,杨玉环的态度是越来越坚定地不退让。两次面对诱惑,唐明皇则是从气得把吃醋的贵妃送回府中,到被捉奸还吓得不停地赔礼道歉百般哄慰。这其中有一个爱情主从次序的颠倒,更有一个人物身份的确立,从帝妃关系到夫妻关系,直至全剧中段七月七长生乞巧,他们的爱情才发展到生生世世结为夫妻的程度。可看起来就要顺风顺水地相爱的时候,安禄山的叛变来了,一场浩劫使剧情突转,也使他们的爱情不得不恋中夭折。

这部戏一波三折还是其次,如果对人生有那么一点体会,就会深刻了解这样裹挟了人性幽微隐秘和时代动荡变迁的情感,一旦失去了,是真正“问余生有何风光”。所以《长生殿》即便是写婚后恋爱,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写得最好的恋爱,这也是这部剧之所以成为经典的缘故。

为此,作为普通观众,我要深深地向伟大的剧作家洪升致敬,感谢他为我们留下了《长生殿》这部既真实又有真情的好戏。

猜你喜欢
杨国忠长生殿全剧
创业剧《追梦》央视开播
杨玉环是“安史之乱”的背锅侠吗
长恨歌
看见校园霸凌
论《长生殿》的现代改编缺位
陈晓颖儿《舒克的桃花运》杀青播出指日可待
从《长生殿》看帝王恋
《汉宫秋》与《长生殿》中爱情悲剧及其审美体验的比较研究
宰相儿子考试不好怎么办
梦中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