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多元文化视野下的音乐教育

2020-11-16 00:48邓晔
艺术大观 2020年26期
关键词:多元文化文化传承音乐教育

邓晔

摘 要:多元文化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的主流形式,随着各国之间经济贸易的往来日益密切,各地不同的风俗理念与人文经济相互交叉融合,最终演变成如今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需要融合多元化教育理念来跟随形式的改变,充分体现出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特点,用文化的视角去诠释音乐。本文从多元文化对中国音乐教育的渗透、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时代策略以及传统音乐文化在当下的传承等角度进行论述,以期我国的音乐文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时代策略;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6-0-02

近年来,随着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音乐教育这门学科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关注多元文化这一因素。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不同于传统音乐教育之处在于,它将音乐置于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去发现各国音乐教育的差异,尊重差异,理解差异。这种对音乐的定位,不仅突破了传统的音乐学习模式,将音乐艺术置身于文化的语境之中,同时为各国的音乐文化交流搭建了平台,是全球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论的认识基础。因此,在多元文化视野下,在音乐教学中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机会,同时可以增强学生与世界各族人民的交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艺术涵养。

一、多元文化对中国音乐教育的渗透

近年来,“全球化”是一个被世界范围内广泛讨论的话题,全球化并不意味着统一化,而在于各个国家、地区、民族之间的依赖性、交流性、融汇性更加密切。在音乐逐步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的加强,多元文化对中国音乐教育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平行发展到融会贯通的过程。中国音乐教育正在多元文化的交织、影响下进行着蜕变。[1]

早在远古时期,就有别国的宗教音乐传入我国,我国的民族音乐也曾东渡日本,对亚洲音乐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20世纪30~40年代,王光祈先生首先把西方民族音乐文化带入我国,他主张一方面整理中国古代民族音乐,另一方面采集民间流行的歌谣曲,利用西方科学的研究方法,创作出可以代表我们中华民族的音乐,开东方民族音乐之先河;20世纪60年代,沈知白教授首先在中国开展了有关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音乐的研究分析,之后又开设了“外国民族音乐”课程,旨在以我国的具体国情为基础,通过对西方音乐的研究,引进其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提出适合我国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音乐教育发展的构思;1997年,我国颁布《普通高中艺术欣赏教学大纲》,通过音乐欣赏使学生了解音乐对于人类和社会关系构建的功能,音乐文化在塑造人格,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01年7月《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颁布,提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2],这一标准顺应了多元文化价值理念,为未来开拓多元文化时代提出挑战;2010年,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这一届大会的主题为“和谐与世界的未来”,这一会议为中国同各国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推动了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使中国的音乐教育实践有了更加充足的理论支撑。[3]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的时代策略

我国疆域辽阔,拥有56个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面对世界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以及国际多元文化发展带给我们的挑战,我们应该去思考:中国的音乐教育之路应该如何选择?如何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融入世界音乐多元化发展的潮流中?

(一)构建多元文化价值导向

树立多元文化价值理念,首先要尊重个体的发展差异性,我们在进行教學时,要善于发现学生不同的个性,使他们真正地融入音乐课堂中,让他们在各自的审美主导下实现音乐的多元化。其次,学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学生在立足本土音乐文化的同时,兼顾世界音乐文化,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世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从而探索音乐背后各民族的文化形态、文化内容和发展趋势等,深化对世界各民族音乐内涵的领悟,丰富本民族的音乐文化。

(二)完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体系

任何音乐教育体系都应该认识到世界多元文化的存在,并以此作为音乐教育的起点。当前,在我国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中,经常会忽略一些少数民族的地方音乐,而更多的重视西方音乐艺术。[4]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多元文化为导向,按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特点安排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实践,激发学习者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将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学习模式,转变为学生自主研究的新常态。将各个民族的音乐素材融入我国的音乐教学中,突出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结合,呈现出一个内容更加丰富,广泛的课堂教学,促进世界音乐文化平衡发展。

(三)融入世界多元文化体系

积极融入世界多元文化体系,首先在纵向上使传统音乐文化与现代音乐文化相融合,形成不同时代之间完整的音乐发展脉络。在横向上则要促进各民族之间音乐文化的交流和推进,使中华民族实现现代与传统,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的音乐文化发展格局。其次,音乐文化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既要适应中国音乐教育发展的理念,又能够积极应对全球化,利用多元化的音乐发展资源不断丰富自己,使中国音乐教育在世界音乐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并能够起到创新和引领的作用。[5]

三、多元文化视野下民族音乐的传承

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多元音乐理论已经成为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适应世界多元文化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民族文化的传承,将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与世界音乐文化相结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发展道路。

近年来,我国从传统音乐文化出发,不断将各少数民族音乐及地方戏曲纳入音乐教材,并结合我国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将民族传统因素和音乐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对于丰富音乐学习内容,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民族音乐是学生的母语音乐,学生从小接触不仅有利于感受我国传统的民间音乐文化,同时能够主动承担起弘扬民族音乐的任务和职责,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爱上自己国家的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

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选择,我们要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勇气,在传统的民族文化中融入多元文化背景下音乐教育的新理念,为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我国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升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6]

四、结束语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音乐教育面临着新的历史际遇和挑战,在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既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立足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注重我国音乐文化自身的独特性,亦要跻身于世界音乐文化发展的舞台,在音乐教育中推陈出新,同国外音乐教育理论彼此借鉴、多元交融。其次,我们要认识到,音乐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文化,中国的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我们要肩负起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重任,对不同文化视野下的音乐进行欣赏和辨别,发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融会贯通,为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管建华.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音乐教育[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1(03):84-9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丁丽君.多元文化视野下的音乐教育研究述评[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7(02):80-83.

[4]党岱.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世界民族音乐教育[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9,23(04):84-86.

[5]宋瑾.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04):22-32.

[6]周雪.音乐教育的未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2):46-47.

猜你喜欢
多元文化文化传承音乐教育
论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