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人间 酒洒英魂
——致敬吾师宋振平

2020-11-17 07:12胡晨欢
中国记者 2020年1期
关键词:分社摄影记者美酒

□ 胡晨欢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穷乡彭蠡之滨……”寒来暑往,推开新华社江西分社701的房门,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向远方的朋友分享着眼前的美景。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秋收冬藏,行摄人间25年的点滴岁月,他热衷用美酒和香茶,与好友一起回忆摄影路途的美好时光。

2019年11月22日周五下班时分,宋振平,我的老师,新华社江西分社高级记者,在与病魔抗争8个月后,最终医治无效,不幸离世,享年57岁。

我和宋老师结识是在他从香港驻外返回分社的2012年,那时候我还是江西分社的一名视频记者,由于喜爱摄影,宋老师常常带着我下乡采访。

宋老师工作极认真,我每次和他采访完一个人物或者一个事件,他总是第一时间拿出电脑对最新采集的图片进行编辑处理,随后传往总社。他总是和别人说,要不断训练自己的发稿速度,才能跟上时代要求,才能追上年轻人。我至今依然清楚地记着,宋老师每次掏出电脑坐在地上、坐在草坪里或者坐在椅子上的时候,身边总是围满了人,场面异常热闹。

在生命的每分每秒,他都深爱着他手中的相机和储存卡的光影世界。每当走进宋老师的家门,印入眼帘的便是他多年来拍摄过的风光图片以及记录的精彩瞬间。有次我调侃他说:“宋老师,你这样会不会有点自恋,专挂自己拍的。”宋老师总会很严肃地说:“如果你连自己的影像都不热爱,如何真正爱上这份工作呢?”宋老师还喜欢用自己的薪水购买心爱的相机。每次我去他办公室,他总是喜欢和我夸赞莱卡M9相机的画质,也抱怨旁轴相机的种种不足和不便。在他的镜头柜里,不仅陈放着单位给他配备的大大小小的镜头,还有他自己花钱购买的一些宝贝。每次清晨来到办公室,只要有些闲暇时间,我常常看他用一块干净的白布反复擦拭镜头,镜片在阳光的反射下,显得尤为刺眼。他常常和我笑着说:“这些都很值钱的嘞!打碎一个都要完蛋。平时我不仅要把他们擦干净,还得放在这个柜子里锁好,这个柜子可以起到干燥的作用,镜头放这里非常合适。”

由于近年来无人机摄影技术逐渐成熟,摄影记者运用无人机拍摄了许多曾经我们无法想象的画面。对此,宋老师常常非常羡慕,甚至有些嫉妒。我依稀清楚地记得,2018年3月有一次和宋老师采访,他看到别人用无人机拍摄婺源风光时说:“这个东西现在太多了,我们还是用相机拍比较好,角度比较经典,不会重复,那个东西年轻人玩玩就好了。”然而,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有一回在单位大门遇见他,他非常兴奋地告诉我,他准备参加北京无人机专业的培训考试,还问我考试内容会不会很难,万一考不过会不会很丢人。我记得当时宋老师一边问一边不停地出汗,生怕我嘲笑他。最终,宋老师拿到了AOPA颁发的无人机飞行资格证,成为了一名“无人机驾驶员”。那个夜晚,我收到了他发来的飞行驾照的图片,一位年近六旬的老摄影记者,还依然孜孜不断地学习着最新的报道手段,令我感到惭愧。

工作之余,宋老师喜爱饮酒。通过酒水,宋老师结识了不少各行各业的朋友,他们有年轻的创业者,有实干的企业家,有忙碌在田间地头的老乡,也有奔波在乡间小道的晒秋大妈。

宋老师生前珍藏了许多红酒和红酒杯,这些醇香的美酒和他心爱的相机如今一起被尘封了起来。也许在另一个世界,这些美好的佳酿和美丽的画卷依然陪伴他左右,与他一路同行。

猜你喜欢
分社摄影记者美酒
中国船级社举办第五届检验业务技能比武大赛
走进山西晋善晋美酒业
几桶美酒致败局
新闻传播中摄影记者的重要性
为什么会从事摄影Ami Vitale摄影记者纪录片制作人
一名摄影记者的自我迭代
法新社进入朝鲜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到CCS雅典分社调研指导
江山如画美酒如歌
摄影记者如何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