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
——以《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为例

2020-11-17 08:58吴有凤
海外文摘·艺术 2020年11期
关键词:淞沪南京大屠杀史料

吴有凤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1 口述史的概念与特征

对于口述史的定义路易斯·斯塔尔认为“口述历史是通过有准备的、以录音机为工具的采访,记述人们口述所得的具有保存价值和迄今尚未得到的原始资料[1]。”曲彦斌认为口述史是“以同辈访谈者有目的的访谈的录音、录像所记录的口述资料,作为建构或复原历史原貌的重要史料文本的一种科学方法[2]”。可见口述史最基本的涵义是用录音、录像等设备记录口述人的口述内容,形成具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基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多是文献史料。意大利口述史学家A·波特利先生在《什么使得口述史学与众不同》中写道“书面资料和口述资料不是相互排斥的,他们在相互填补空缺方面有着共同独特的特征和特定的功效”。可见口述史料的运用可以弥补档案文献史料的不足。其在复原历史方面有其他任何档案、文献资料无法替代的价值[3]。再加上口述史丰富的历史细节,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口述者的情感变化,增加学生的历史体验感。其次口述史作为记录历史亲历者及相关人的回忆而保存的口述凭证,一定程度上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故而口述史的原始性质可以用来验证文献史料的真伪,提高学生对史料的辨析能力。

2 史料实证能力提升

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是学生需要重点培养的历史学习能力,也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口述史历史亲历者的叙述是它最鲜明的特点,但是由于口述史亲历者年事已高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可能不够全面,又或是代表着本阶级本群体的利益观,难免稍有失真,如果直接使用将会导致与历史事实的背离。因此口述史料的真实性,与其他相关历史资料吻合程度的考察就是对学生史料实证能力的培养。现以《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第四部分“南京大屠杀”的内容为例体现如何帮助学生去辨别史料,获得信息,提升史料实证能力。

【课堂实录片段】

师:1937 年12 月13 日,日军攻陷南京。对于沦陷后的南京城,《支那事变画报》第十四辑(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发行的对内画报)刊载了“占据后的南京城” 的场景。(出示材料一)

材料一:图1“日军医疗队为南京难民区患者治疗”;图2“为日军分发糖果和烟草而欢呼日军万岁的南京难民。”

师:同学们,《支那事变画报》的这组照片,为我们展示了什么样的南京城?

生:欢乐、和谐、平和……

师:和平、欢快的南京城是真实的吗?

生:不是、不一定……

师:为什么呢?

生:这只是日方的史料,可能是假的。

师:那我们可以再找哪些资料来验证呢?

生:照片、录像、档案……

师:(出示材料二)通过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的口述,我们看见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南京城?

图 1 日军医疗队为南京难民区患者治疗

图2 为日军分发糖果和烟草而欢呼日军万岁的南京难民

材料二:“母亲吓得抱起1 岁的小妹妹躲到一张桌子下面,日本兵从母亲手中夺过小妹妹,把她摔死在地上。接着几个日本兵对母亲进行了轮奸,然后用刺刀把她杀死。”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回忆

生:残忍的日军、屠杀。

师:大家认为作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的口述内容真实可信吗?

生:可信,因为她是亲身经历者。

生:中日之外的第三方。

师:(出示材料三)材料三的日记属于什么史料?

材料三:汽车每开100m 到200m 的距离,就会碰上好几具尸体。死亡的都是平民,我检查了尸体,发现背部有被子弹击中的痕迹。看来这些人是在逃跑的途中被人从后面击中而死的。

——德国人拉贝日记

生:文献史料。

师:《拉贝日记》的内容能否验证夏淑琴的口述内容?

生:可以,但是可以再多找一些内容,这样更有说服力。

他的妻子觉得奇怪,问他:“这是你的家,你怎么还不进来呢?”那人说:“门口没有挂鞋,这不是我的家。”他的妻子无奈地问:“你难道也不认识我了?”那个人仔细地看了看妻子,这才恍然大悟。

师:那同学们下课之后,可以多找一些相关的史料,我们下一节课可以继续探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口述文字、中日之外第三方德国人拉贝的日记,都有力的证明了沦陷的南京城,并不像日方描绘的那样和平、欢乐,而是充斥着日军对平民的屠杀。但是现在的日本政府并没有真正地深刻反省这段历史,反而拒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认为这是中国人捏造的,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各抒己见)

师: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今天所有中国人的美好愿望,但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牢记血的教训,勿忘国耻。

课堂实录的三则史料来自于日方对内宣传画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口述以及中日之外第三方的日记,三者阶级不同、环境不同,他们看待南京大屠杀的角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引导学生探究“南京城真实情况”的情境中,三则史料有冲突、需要相互验证,以史料为依据、用史料说话,有力地证实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所以,择契合初中生理解的史料,是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史料实证意识”的重要途径。教师指导学生解读、辨析、论证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核心素养水平的过程。

3 家国情怀的深化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中比较难把握的就是学生家国情怀教育,以“七七事变和淞沪会战”为例,需要学生感受中华民族顽强不屈、团结对外的精神,学习中国军队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但是教材上的内容大多是对英雄事迹的宏观描述,缺乏历史细节的补充,对学生的实际教育意义有限。如淞沪会战中的“姚子青、谢晋元”,学生仅能从教材中知道两人的英雄事迹,但是不能引起共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恰当地引入一些能够引起同学们思考,带给学生心灵的震撼,感受历史大事与历史亲历者气息的口述史料。

【课堂实录片段】

师:请同学们阅读93 页第一段的内容,说出淞沪会战中的英雄事迹有哪些?

生:姚子青率全营守卫宝山,与日军苦战3 日,全营官兵壮烈牺牲;谢晋元率军在四行仓库阵地,与日军激战,消灭日军200 多人。

师:四行仓库在我们上海的静安区,现在建成了四行仓库纪念馆,有同学去过吗?

生:没有。

师:四行仓库作为淞沪会战的战争遗址,对我们了解四行仓库保卫战,甚至是了解淞沪会战都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同学们有机会还是应该走进纪念馆,了解那段需要我们铭记的历史。

师:淞沪会战期间,除了姚子青和谢晋元,还有更多的抗战士兵为此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中大部分人没有能走出战场,但也有一些人九死一生,最终在敌人的炮火中坚强的生存了下来。那接下来我们通过两则史料来了解他们的亲身经历。(出示材料四、五)

材料四:“我们武器真的是太落后了,除了中央军有机关枪,各省的军队,都是两条腿,一支步枪。与日军的拼搏,我们都是靠血和肉直接冲上去”“黄浦江旁边的战壕,常常一挖就是水,常常没来得及挖战壕,前面牺牲的兄弟就早已堆积如山,没办法,我们就卧在兄弟们身上继续战斗……”。

——劳声寰(淞沪会战幸存老兵)

材料七:“仓库里都是粮食,就用粮食麻袋把所有的窗子堵上,只留有向外发射的射击口。”“我是机枪手,我几乎四天四夜没有睡觉。战斗一打响,我就没有打算活着。”

——王文川(四行仓库保卫战幸存者)

师:通过两位老兵的回忆,我们能从他们身上看到哪些精神?

生: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

师:除了老兵所体现的精神,同时我们也能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虽然中国军民殊死抵抗,最终没有阻止日本的步伐,但也使日本伤亡四万多人,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

历史知识最大的特点就是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最困难的是理解历史的环境,增强历史的代入感。课堂实录中的两则口述史料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历史的细节性描述,“卧在兄弟们的身上继续战斗”“用粮食麻袋把所有的窗子堵上”,能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感受到口述者的情感变化,从而受到感染,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我们的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的英雄事迹都体现了家国情怀,但是如何让学生能够不局限于简单的知道,而是能体会到英雄人物包含的情感价值观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我们可以将口述历史作为史料引入中学历史课堂,利用它丰富的历史细节让同学们有机会多角度地了解历史,直观地感受历史,从而让历史教学跨越时空限制。

4 结语

口述史应用于中学历史教学具有其他史料无法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作为课堂教学资源的补充,与文献史料、实物史料相互印证。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激发对历史的求知欲。但是,口述史也有其缺陷,面临着诸多困难[4]给教学运用带来了挑战,这就对我们教师在运用的过程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猜你喜欢
淞沪南京大屠杀史料
档案聚焦:85 年前淞沪会战中的郭沫若(一)关于战地服务队的组建与经费问题
——郭沫若致陈诚的一封信
档案聚焦:85 年前淞沪会战中的郭沫若(二)郭沫若对淞沪会战战况的六点意见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上海史料展纪念淞沪抗战89周年
抗战史的不朽篇章
史料二则
“我经历的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80周年谁的记忆与谁的哀恸
在日军南京大屠杀中拯救生命的“华小姐”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