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护理对策分析

2020-11-17 06:46丁玉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6期
关键词:血气呼吸机呼吸衰竭

丁玉艳

(射阳县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3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常伴有咳痰、胸闷、呼吸困难以及喘息等症状的出现,严重情况下还可发展为肺心病甚至是呼吸衰竭的情况[1]。无创呼吸机在临床上通常作为呼吸衰竭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手段,不仅具有良好的同步性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患者的舒适性[2]。本次研究将40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护理对策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可做临床参考。

1 资料及方法

1.1 基本资料

将40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7年7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根据《呼吸内科》中COPD并呼吸衰竭的相关诊断标准[3]进行确诊,并且具备无创呼吸机的治疗条件。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最小为60岁,最大为85岁,平均(68.24±2.35)岁,病程1.5-16年,平均(3.15±1.01)年。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最小为60岁,最大为85岁,平均(67.47±2.31)岁,病程1.7-16年,平均(3.24±1.12)年。两组患者的各项组间差异均不鲜明,P值>0.05。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

(1)对患者的体征和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包括心率、体液ph值、血氧饱和度以及脉搏等体征指标,如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并处理。(2)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好日常的输液、饮食、排泄以及环境护理。(3)指导患者正确的咳痰以及咳嗽技巧,必要时进行吸痰操作,使痰液得到彻底的清理,并提醒患者多饮水,帮助患者调整舒适的体位。

1.2.2 观察组患者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以及相应的护理干预

(1)使用正压呼吸机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将参数设置为:平均气道压:10.0cmH2O,振幅频率:10Hz-15Hz,吸氧浓度:0.6。做好患者的常规基础护理工作,保证专业的护理操作及服务质量。(2)帮助患者提高相关疾病的认知水平,包括病因、病症以及治疗方法等,同时耐心解答患者的各项疑问,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度,消除患者疑惑、紧张等负面心理。多多倾听患者的诉求,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树立患者的信心。(3)加强对患者的监测,保证患者体征与指标平稳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出现治疗过度的情况[4]。(4)对可预见的并发症进行预防并干预,定期对患者进行吸痰操作,注意氧流量的增加。加强患者面部以及鼻部的皮肤护理,调整面罩的松紧度,将润滑剂等涂抹于面罩固定面罩处,并且时常对患者的鼻部皮肤情况进行观察,如有异常及时处理。(5)按时对呼吸机进行消毒与检修[5],做好呼吸机使用前后的消毒工作,工作人员注意手部清洁,避免造成呼吸机的污染。定期进行维护检修,保证呼吸机的正常使用。(6)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保证日常少食多餐的饮食管理,当患者出现腹泻时,予以禁食。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记录与对比:根据相关诊断标准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三个评级。治疗有效率=(有效+显效)/总例数(20)×100%。

(2)对比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干预前后的负面情绪进行评定,分数越高,代表负面情绪越严重。

(3)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气指标情况并进行对比:包括患者ph值、PaO2指标以及PaCO2指标。

(4)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包括皮肤损伤、胃肠胀气、耳道不适、吸入性肺炎等不良症状。

1.4 统计学方式

将本文40例COPD患者的数据资料通过SPSS20.0软件处理,文中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等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对比,而负面情绪评分等计量资料则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对比与分析,以P<0.05代表对比数据的差异性。

2 研究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5.0%,经卡方检验证实,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 。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负面情绪对比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其中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的改善程度大大优于对照组,且经t检验证实,P<0.05。

2.3 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ph值、PaCO2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PaO2指标高于于对照组患者(P<0.05),可见表3。

表2 两组COPD患者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s,分)

表2 两组COPD患者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s,分)

组名 例数 干预前SAS 干预后SAS 干预前SDS 干预后SDS对照组 20 58.58±5.53 44.25±5.37 54.44±5.85 47.14±5.23观察组 20 58.67±5.24 38.64±6.25 55.56±6.13 39.56±7.34 T值 - 0.05 3.04 0.60 3.76 P值 - >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COPD患者的血气指标对比 (±s)

表3 两组COPD患者的血气指标对比 (±s)

组名 例数(n) ph值 PaO2(mmHg)PaCO2(mmHg)对照组 20 7.42±0.03 53.48±4.62 52.75±4.23观察组 20 7.35±0.04 61.84±5.12 45.14±4.12 T值 - 6.26 5.42 5.76 P值 - <0.05 <0.05 <0.05

2.4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6/20),而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1/20),可知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慢性肺阻塞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极有可能导致呼吸衰竭等重症的出现,造成患者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等症状[8]。为了缓解这一症状,临床常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通气治疗,帮助患者改善肺泡的的气体交换功能,提升肺内血液的氧饱和度,从而改善患者的循环功能、纠正其低氧血症[9]。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患者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极易在无创呼吸机的治疗期间出现恐慌、抑郁以及紧张等不良情绪,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治疗效果[10],因此,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是十分重要的。

表4 两组COPD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对比[n(%)]

本文将40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提供了常规的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提供无创呼吸机治疗以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方式,在建立无创通气治疗的基础上,帮助患者提高相关疾病的认知水平,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度,并且对患者的疑惑、紧张等负面心理进行了有效疏导。同时加强了并发症的预防,避免了治疗过度情况的出现。另外按时对呼吸机进行消毒与检修,保证呼吸机的正常使用,并且避免了因呼吸机出现异常而造成的不良情况。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高于观察组患者,并且差异较为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ph值、PaCO2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PaO2指标高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

由此可知,为无创呼吸机治疗下的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提供良好的针对性整体护理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和负面心理,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且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血气呼吸机呼吸衰竭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