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康复护理治疗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研究

2020-11-17 06:46徐春潮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6期
关键词:饮水受试者有效率

徐春潮

(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北京 101300)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病变,随着现代医学诊疗技术的发展,该病虽致死率降低,但仍有较高致残率,且常见吞咽困难并发症[1]。临床主要表现为进食困难、腺体分泌异常等,若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不能及时有效诊疗,可能继发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不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影响疾病预后,因此改善和治疗脑卒中患者的吞咽障碍是临床治疗要点[2]。因此,为提高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生存质量,本研究通过探讨康复护理联合针灸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切实可用的治疗方法,具体研究过程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60例脑卒中伴吞咽困难的患者均是于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我科室入院进行了诊治,将6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了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受试者。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46~62岁,平均年龄(60.24±2.58)岁,平均病程(14.05±0.43)天;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49-65岁,平均年龄(60.42±4.83)岁,病程9~22 d,平均病程(14.35±0.84)天。两组的年龄、性别及病情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入组标准

受试者均与脑卒中的诊断标准符合[3],同时符合《吞咽障碍诊疗学》[4]中脑卒中的吞咽困难诊断标准;患者意识清楚,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治疗。①日常护理:若饮食水呛咳,先予鼻饲流食;若饮食水正常者,予易消化软食,患者进食时采用仰卧位的进食姿势,床位角度保持35-50°,头向前屈曲,防止误吸。②咽部刺激:运用冰棉球刺激下颌、双颊、软腭及舌根等部位,嘱患者做吞咽动作4~6 min,刺激咽部肌群。③面颊部康复训练:嘱患者日常练习鼓颊,以及吸气-憋气-呼气,帮助患者控制呼吸咳出能力,防止误吸。④舌部运动训练: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做舌部左右、卷舌等活动,以增强患者舌部运动灵活性。

治疗组:康复护理联合针灸治疗。针刺穴位:风池、风府、合谷、廉泉、金津、足三里、丰隆、太冲、玉液,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

疗程均为1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洼田饮水试验[5]:嘱患者端坐位,饮用30ml温水,共分为5级。Ⅰ级:5s内饮入,计1分;Ⅱ级:分2次或2次以上饮入,无呛咳,计2分;Ⅲ级:1次全部饮入,有呛咳,计3分;Ⅳ级:分2次或2次以上饮入,有呛咳,计4分;Ⅴ级:分多次饮入,多次呛咳,计5分。

②有效率:显效:吞咽障碍基本痊愈,饮水试验提高2级以上;有效:吞咽功能改善,饮水试验提高1级;无效:吞咽功能无改善甚至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临床研究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2 结 果

2.1 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比较

两组受试者接受治疗前,洼田饮水试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比较

2.2 有效率

治疗组接受康复训练后,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有效率

3 结 论

脑卒中并发的吞咽困难是因脑干及脑干双侧皮质缺血缺氧后损伤,致吞咽相关神经及支配肌肉麻痹,出现饮食水困难,甚至出现呛咳误吸[6]。临床研究表明,通过不断刺激、训练吞咽功能相关的肌群,强化其协调性、灵活度,有助于吞咽功能康复[7]。康复训练是关键性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增强咽部肌群力量,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临床常同针刺疗法联合治疗,以增强临床疗效。中医认为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属于“类噎嗝”、“喑痱”等范畴,病因病机多同风、火、痰、瘀密切相关,因此选取祛风化痰,健脾理气的风池、风府、合谷、廉泉、金津、足三里、丰隆等穴位。针刺疗法可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改善血液循环。本次研究表示,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结果表示,康复护理联合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具有较好临床效果,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针灸联合康复护理治疗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可有效改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饮水受试者有效率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浅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受试者的护理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简易饮水鸟
养羊饮水技巧多
疫情下普通患者应如何进行肺功能检查?
很有效率
饮水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