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中的效果观察及价值体会分析

2020-11-17 06:46薛书香黄学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6期
关键词:循证出血量证据

薛书香,黄学芳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0)

冠心病多因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起,因血管梗阻可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并坏死。目前经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仍为其优选治疗方案,具成功率高、创伤微小、安全有效等特质[1]。但作为强烈的外在应激源,易于对患者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产生负面影响,故应于围术期对患者病情予以密切观察,并及时行有医学证据支持的科学可靠对策干预。本文研究宗旨即为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所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及价值,并详述经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112例接受本院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予以选择,均系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均予确诊,且满足PCI手术条件,本人及家属知情同意研究,院方伦理协会审批通过。排除合并精神障碍、恶性肿瘤等可影响护理效果的重大疾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配入对照组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处于47~76岁间,均(59.4±4.3)岁;分配入观察组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处于48~75岁间,均(58.9±4.1)岁。组间差异可比(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冠心病PCI护理,建立24h心电监护,保持绝对卧床休息,积极进行并发症预防与护理、合理饮食指导以及情绪平稳后的心理干预等。观察组则施以循证护理:①成立由护士长、医生、责任护士等成员组成的循证护理小组,组内研究、探讨试验方案、重点护理问题等,确定实施计划。②建立于患者病情、要求及医师临床经验等基础上展开解决思路研究与分析,比如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置、健康教育内容与方式等。③针对上述问题在知网、万方等网站展开文献检索与资料查询,对检索出的证据予以系统评价,并分级、汇总,进而形成结论性报告。④结合患者需求、个体特点及临床经验等对相关证据的适用性进行评估,并筛选更切合患者需求的实际护理对策。⑤具体应用:a:针对患者在心理适应期所表现出的紧张、焦虑等情绪进行及时疏导,简洁进行手术方法、流程、优势等讲解,以支持鼓励为沟通主要内容,增强治疗勇气与信心,并贯穿于护理全程。b:术前于床上行排尿训练,以降低术后尿潴留风险,缓解排尿困难。c:术后患者卧位下可取软垫垫于患者腰部,并进行适度按摩来缓解腰痛;同时可行腹部热敷缓解腹胀;d:指导家属多予患者安慰,给予悉心照料以消除其心身负担,以促进睡眠;护理人员可对病情舒适度进行调整,严重失眠者遵医嘱予镇静药物治疗。e:讲述冠心病用药、注意事项、危险因素等,加深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全面认知,增强自我防范。

1.3 观察项目

比较隶属不同组别患者尿潴留、腰痛、腹胀、失眠情况,并记录左室射血分数(LVEF)、CCU入住时间及穿刺点出血量,以评估应用效果。

1.4 统计分析

文中全部研究数据均精准录入SPSS 22.0软件中展开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并发症率)予%表达,开展卡方检验;计量资料(LVEF)予(±s)表达,开展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并发症情况比较

如表1,观察组并发症统计为8.93%,低于对照组统计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并发症情况比较[n(%)]

2.2 临床指标统计情况

恰如表2示,观察组穿刺点出血量、LVEF及CCU入住时间相较对照组均更少,具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临床指标统计情况(±s)

表2 临床指标统计情况(±s)

注:*与对照组相较P<0.05

组别 n 穿刺点出血量(ml) LVEF(%)CCU入住时间(d)观察组 56 15.19±3.82*78.29±2.27* 3.07±0.46*对照组 56 30.09±4.33 53.18±1.12 6.09±0.83

3 讨 论

PCI为心脏病学领域近年较为突出的一项医疗技术,可有效缓解大范围心肌缺血,为目前冠心病主要治疗方案,同时要求较高的护理质量以匹配。循证护理乃循证医学延伸而来,为全新的护理学理念,其核心即借助于最为科学可靠的医学证据来满足患者多元需求,经由询问-诊断-文献查阅-组内讨论-方案制定这一流程,对患者个体特点问题及证据予以明确,并导出贴合实际的一套护理方案,从源头上确保了护理质量,避免了无效护理。研究证实,疼痛作为冠心病患者的常见合并症,可引发患者心理问题,进而导致睡眠障碍,并因此诱发系列生理功能紊乱[2]。而循证护理可在最关键的时间段内由护理人员进行及时的护理介入,实现精准护理,优化护理效率与质量。本文中,观察组并发症统计为8.93%,低于对照组统计25.0%,且穿刺点出血量、LVEF及CCU入住时间相较对照组均更少,充分证实了上述论点。

综上,在临床针对冠心病患者施行介入治疗的过程中积极开展循证护理,有利于患者病情改善及并发症率降低,具突出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循证出血量证据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手上的证据
家庭暴力证据搜集指南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