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压深静脉导管在256CT腹部增强检查中的应用

2020-11-17 06:46戈玉梅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6期
关键词:外渗造影剂腹部

戈玉梅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1)

近年来CT增强扫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与CT平扫相比具有更高的图像清晰度和密度分辨率,能够将病变部位更加清晰地显示出来,进而提升疾病检出率和诊断率。在大量临床检测实践发现,CT增强检查注射对比剂,容易发生造影剂渗漏,轻者引起局部皮肤肿胀,苍白或红斑,严重者可造成皮肤组织损失,溃疡,坏死,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增加发生医疗纠纷的风险[1]。本文通过对耐高压深静脉导管在256CT腹部增强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意在为确保行腹部增强CT检测患者安全检测提出可行性方案,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7月于我院行腹部CT增强的留置深静脉导管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导管置入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其中研究组患者25例,对比组患者25例,研究组患者年龄34岁至63岁,平均年龄(43.5±2.7)岁,平均体重(56.4±3.7)kg,男性12例,女性13例。对比组患者年龄35岁至65岁,平均年龄(43.9±3.1)岁,平均体重(55.9±4.2)kg,男性12例,女性1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1)两组患者均在CT检测前行耐高压静脉置管。(2)两组患者均知道此次实验研究的目的以及详细过程。(3)均由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深静脉置管时间超过30天者。(2)深静脉导管有血栓者。(3)深静脉导管穿刺部位有感染症状者。(4)临床医师评估不能使用的深静脉导管。

1.2 方法

给于研究组患者耐高压深静脉导管置管后行CT检查,选用设备为我院医疗专用256CT扫描检测仪,CT检查前选择患者深静脉导管注射碘对比剂,将CT扫描仪CT阈值设置为150,随后对患者进行CT扫描。其检测标准可依据低对比剂量,低扫描剂量[2]。给于对比组患者经外周静脉留置针增强CT检查,具体检测方法同研究组。两组患者检测后均需观察其是否出现对比剂渗漏,血栓等并发症,针对患者不良反应,医务人员需进行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CT增强检测,统计对比两组患者造影剂外渗率、护理时间以及图像质量等常规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软件对研究中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 结 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CT增强检测,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常规指标。其中研究组患者造影剂外渗率、护理时间以及图像质量等指标均优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

表1 两组患者常规指标对比[n(%)]

3 讨 论

CT增强检查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检查方式,其在临床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医务人员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但在注射对比剂时易出现对比剂外渗甚至局部皮肤坏死的不良反应,此外,患者在接受检查时,由于长时间的穿刺补液,极易导致患者治疗体验变差,在疼痛的折磨下,还易出现心理疾病[3-4]。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耐高压深静脉导管穿刺置管广泛应用于临床患者。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将其应用在重症患者CT腹部增强检测中,能有效的降低造影剂的外渗率。耐高压深静脉导管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管径大易固定,对比剂可近距离到达心脏,因此其使用在CT腹部增强检查中能提高图像质量,进一步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缓和医患矛盾。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耐高压深静脉导管增强CT检查的研究组患者造影剂外渗率、护理所需时间以及图像质量均优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256CT腹部增强检查中应用耐高压深静脉导管能有效的提高检查的安全性和检查的准确性,在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同时,还有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因此,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外渗造影剂腹部
CT增强扫描检查中高压注射对比剂外渗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护理干预在小儿临床药物外渗中的效果研究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规范化护理对降低CT增强造影检查过程中对比剂外渗的价值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