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智趣阅读课堂的营造方式

2020-11-17 02:19张玲玉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15期
关键词:营造小学语文

张玲玉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当前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当前的需要,因此阅读教学正经历一场变革。目前,小学语文教师正以积极的态度通过智趣阅读的新方式营造一个全新的学习殿堂。教育工作者面对阅读教学,需要依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创新阅读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思维更活跃,从而提升课堂效率。本文首先指出当前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营造智趣阅读课堂的策略,希望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智趣阅读 营造

语文作为教育中最基础的一门科学,提升语文课堂中阅读教学的效果对于学生认知感、价值观的建立有重要的作用。小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同时也是语文智趣阅读方法培养的关键阶段,如何营造科学有效的智趣阅读课堂,是教育界人士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所谓智趣阅读就是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方向,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情感认知,掌握学生的阅读需要,进而从学生角度出发改善教学模式和教材资源,唤醒学生的阅读情趣,让学生喜爱阅读,在阅读中领会文章的思想,探索知識的奥秘,实现课堂教学的智趣相合,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

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比较传统,过于注重考试的结果,对语文知识、文字语言的应用方式都是“填鸭式”的灌输,课堂互动不够充分,也比较偏于形式,不是真正领悟文章深意后的感情交流。这样没有深度的阅读教学方式,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理解不够深入,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得到提升,学习效率、学习效果都无法令人满意。

2.阅读教学随意性强

由于课堂互动效果不好,老师对于学生的阅读指导也未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既不能传授深度阅读的方法,对学生差异性的阅读模式也不能及时合理地进行点评与指导,导致学生无法从中学到有用的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也日渐降低,造成阅读学习效果和质量不佳。

3.阅读素材有限

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丰富,但是,当前小学语文阅读都是按照既定的教材来讲解,很多阅读知识都是为了考试而准备,老师一味输出知识点,却不注重知识间的互通,使得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接触不到新的阅读内容,最后造成学生的思维固化,阅读兴趣逐渐丧失,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

二、小学语文智趣阅读课堂的营造

1.开展智趣活动,营造智趣氛围

小学语文的知识很多都来源于生活,很多课文虽比较浅显易懂,却有教育意义,因此老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经验智取的方式,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文章的主人公,根据课文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抛开个人情感和认知的限制,融入文章的情节中,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并通过这种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小学语文阅读更加贴近生活。

比如在学习《九色鹿》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提出一些比较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初读课文之后,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读完文章后你最想夸赞的是谁?最憎恨的是谁?读到哪里时,你的内心充满了愤怒,这是为什么呢?这些问题与常规的语文问题有很大区别,它们能够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心理情感联系在一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的氛围。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不再采用传统的发问式教学,而是通过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来提问。这样,学生能够将对课文的理解转化为自身的情感,提升智趣语文课堂的意义。

2.拓展智趣,营造智趣平台

小学生的好奇心非常强,但是注意力不够集中,思想不成熟,眼界不开阔,但是思维很活跃。很多时候,小学生对于阅读内容有自己的想法,在认为对话内容不够有趣时,还会自己完善故事情节。对此,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不要随意打击批评,可以撷取学生想法中合适的部分融入课堂教学中,这样既能拓展课堂内容,又能使阅读内容更加引人入胜。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改编,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分享阅读体验。最后,老师要对学生的见解和看法给予正确的评价和引导,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营造充满智趣的阅读课堂。

例如,在学习《嫦娥奔月》这一课文时,作者并没有将逢蒙与嫦娥之间周旋的内容具体展示在文中,这就给学生深入思考、补充故事情节提供了空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如根据课文中二人的性格特点来想象嫦娥与逢蒙是如何周旋的。由于学生对神话故事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补充神话故事情节可以激起他们的兴趣。学生不断进行想象,并通过语言描述具体的细节,这样能够使学生加深对课文中角色的认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从儿童的角度出发,能够关注到儿童的每个学习细节,进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实践智趣,沟通课堂内外

智趣阅读课堂应不受空间限制,不局限于书本与课堂。很多语文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因此学生们要多参加实践活动,所谓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生活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当遇见与实际生活贴切的阅读内容时,学生们会更容易理解文字所表达的含义。因此,老师要多组织户外阅读活动,成立实践活动阅读小组,沟通课堂内外,通过趣味而又充满智慧的实践活动,将文字知识转化成生活智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比如,在学习《春天到了》一课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去观察春天的景象。学生对大自然发生的变化有了亲身感受,能够加深对春天的了解。老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春天到来后大自然发生的变化,如小草破土、柳树发芽、燕子归来等。通过亲身接触大自然,学生心中自然形成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不仅能够提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够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变化,能够将文字知识转化为对生活的感受,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专注儿童视角,开展人文关怀

智趣阅读课堂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就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内心所想,关注学生的思维与情趣认知。智趣阅读是在语文知识与学生之间建立情感联系,从而达到合二为一的语文学习状态。老师不能只关注教学进度,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心理的影响。语文阅读不应该是机械地复读文字,而要从儿童独有的眼光去思考文字背后的内涵。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贴近幼儿思维的问题来激发他们的认知反应,唤醒学生的认知情趣,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是国家重点培养的储备式人才。随着教育的进步,传统的文化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培养新型的人才,因而现今教育从小学开始就引入了多种新的教学方式,目前比较受推崇的智趣阅读课堂就是其中之一。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将文章、故事情节变得丰富立体,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老师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引领学生在智趣课堂中阅读,并进行分享和交流,这对于广大师生来说都受益良多。因此老师要积极构建小学语文智趣阅读课堂,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焕发新的生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 罗明娇《重视学情 提高效率—刍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的策略》,《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8期。

[2] 郜金辉《抓住课堂生成,提高低段阅读实效—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课教学随感》,《黑河教育》2018年第2期。

[3] 林玉洁《依托文本 潜心涵咏—营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策略的思考与实践》,《小学教学研究》2016年第23期。

猜你喜欢
营造小学语文
营造闲静的诗境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加强法制建设 营造和谐幼儿园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