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普及化下的中外合作办学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

2020-11-17 06:43霍春艳姜楠郭传真娄晓琳张志勇
高教学刊 2020年32期
关键词:适应能力中外合作办学跨文化

霍春艳 姜楠 郭传真 娄晓琳 张志勇

摘  要:文章以“核心素养”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条件下,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目标要素体系。并在分析当今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提高的限制性因素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促进这种能力提高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跨文化;适应能力;德育;学习收获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32-0165-04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re Literacy",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ross-cultural adaptability to the Sino-foreign joint program student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advances the corresponding cultivation objective factor system. The main ways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is ability are emphatically discussing after analyzing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to improve this kind of adaptability.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Sino-foreign joint program; cross-culture; adaptability; moral education; learning achievement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球化,知识社会的到来推动各国高等教育相继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形态不断演变,大学人才培养的模式也在不断的发展。如何实现育人理念与社会实践的契合,是各国大学共同面临的挑战[1]。大学阶段是学生心智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学生在接受专业化教育和生活锻炼过程中使自身已有的基本素质进一步转化成基本能力,为走向社会打好基础。人才的能力是素养的基本组成,《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年国家教育部颁布)明确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不同阶段的学生素养培养重点和目标各有不同和侧重。高等教育阶段的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学业及日常生活需要根据国际习惯及行为准则在跨文化的环境中完成。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不仅能加强学生完成学业和日常生活的动力,也能提高其走向社会、走向国际的核心竞争力,是达成学生学习收获目标的关键基础。因此,中外合作办学作为当今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在迎接育人理念与社会实践契合的挑战中,值得探索其人才培养目标中的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

一、跨文化适应能力的指标体系

新时代,大学生们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能力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有学者认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素质有:自学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2]。《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维度将其归纳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養[3]。实践中,笔者发现,当代大学生跨文化适应存在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异地生活初期困难导致异域立足不稳、语言障碍导致自信不足、跨文化常识的缺乏和交友困难造成他们孤独与自闭以及学习习惯和理念的差别导致学业坎坷等等[4]。可以说,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是大学阶段中外合作办学核心素养培育的首要任务。

跨文化适应能力指学生对非成长环境文化的理解、适应和应对的能力。它是文化知识、个人修养等基本素养在不同文化条件下表现出的外在综合影响能力,也是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收获的成果。跨文化适应能力强,则学生在不同文化条件下很快能建立生活学习秩序,建立自己与环境中各类事务的顺畅关系,为后来的生活、学习打好基础。跨文化适应能力主要包括“品行影响能力、交往与合作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学术影响能力”等。

品行,即人的行为和品德。品行影响能力,主要指诚信担当等品德及其自觉意识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在中华文化中,我们崇尚“以德为先”“厚德载物”“志存高远”。同样,在西方文化中良好的品行也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品行端正,自然受人敬重,容易获得支持,是一种附着于身的内在能力。良好的品行能力是跨文化适应能力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交往及合作能力,这里主要指以情商为标志的个人行为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种能力,是学生走向社会后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善于与人交往,能够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行为张弛有范等,是这种能力的体现。交往与合作能力越强,学生的人生轨迹越流畅,生活事业容易双丰收。这种能力培养的核心是自我管控,平时学生需要与他人良好合作以完成较多的小组任务,需要较强的抗压和耐挫能力以应对各类挫折,需要学会良性竞争以获得机会和支持等等;在面临跨文化冲突和较大的学业及生活压力时,学生需要稳定自身情绪以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具备较高的情商和团队协作能力,是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要指标。

语言运用能力,这里主要指符合国际礼仪、习惯等文化标准的外语水平及其运用能力。在学生阶段,外语是学习、生活的基本工具;走入职场,具备国际化视野、国际行为习惯等更是以一定的语言知识水平和表达应用为基础。坚实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恰如其分、流利正确的语言表达是国际人才的重要标志。中外合作办学培养的是全球化的人才,拓展国际化视野提高外语应用能力,是跨文化交流中的必备技能和学业基础。

学术影响能力,主要指批判性思维能力、信息获得及处理能力和科学表达能力。这种能力是学生进入社会终身学习的能力基础,是人才职业发展的动力。学术影响能力可以通过引导教育逐步培养起来,表现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提高,积极沟通踊跃交流的习惯逐步养成,主动获取、分析资料的能力不断加强,写作、课堂展示等多种表达技艺逐步规范,水平不断提高。学术影响能力的培养是大学普及化教育中的难点,在跨文化适应能力中也往往最难习得,也是跨文化交流中学生最难适应、感到压力最大的主要方面。

综上可见,品行影响能力、交往与合作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学术影响能力,各自是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一方面,又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跨文化适应能力的指标评价体系,决定着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综合水平。

二、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不足的主要表现

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大学生心理、行为都有其明显不同与以往的特点,意识觉悟等主观层面问题尤为突出,直接影响着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一)自觉意识滞后,学习投入度不足

个人品行中,自觉意识是当代大学生品行的重要标志。大学阶段,学生群体年龄已达到成人标准,本应是自我反思、自我提醒、自我纠偏等自觉意识逐步成熟的阶段。但是,当前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学生群体,因心智成长过程中普遍受到过渡呵护和关爱,不必自己努力即可“心想事成”,缺少挫折教育,导致学生自觉意识的成长滞后于实际年龄。滞后的自觉意识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表现在心理脆弱、思维偏激、情绪多变,主动构建与环境协调关系的愿望不强,主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合作学习的愿望和层次较低;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不直面应对,遇到矛盾习惯外归因为环境或他人的问题,倾向于依靠家长、熟人等解决问题。缺乏社会角色的自觉意识,缺少主动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反而对于自我收获的评价总体偏高,个人能力发展不均衡。

(二)诚信意识不强,细节问题突出

大学生由于生活阅历还很简单,较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复杂的社会现象导致部分大学生诚信意识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术不端行为与学业诚信缺失,抄袭作业和论文、考试作弊等还比较普遍。这一现象实际上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以及自身因素等方面的综合影响有关[5],导致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树立、强化以至内化为个人的需求,都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对不诚信行为的处罚的严厉程度,往往超出刚入项目学生的认知范围。项目内学生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和诚信意识的建立,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培养。

(三)责任意识淡薄,担当能力不足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责任指个体分内应做的事,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等;担当则是对于事务的负责,是对责任目标完成的努力和追求。责任和担当二者之间,责任包含着担当,担当蕴含于责任之中。有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总体处于较高水平。就大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的测评层次来看,最高的是“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其次是“对自我和他人负责”,再次是“文明礼貌”,最后是“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一结果提示大学生的“明辨是非”“履职尽责”和“主动作为”素养的比例同时偏低[6],也是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必须关注的目标之一。

三、提高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基本途径

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集中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综合能力的培养锻炼两方面。大学普及条件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根本任务是承担高等教育的职责,做到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做到学生的综合能力尽快提高、使之能够很好地适应快速变化和發展的社会。同时,在跨文化教育环境中,还必须把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位置,在逐步落实学习计划、完成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培养中实现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快速提高,为学生国际意识养成和综合能力全面提升打好基础。

(一)品行与诚信影响力的培养

1. 根据学生的角色定位开展系列诚信教育。在跨文化教育过程中,不断创造条件,加强大学生的角色定位,强调学生以学为主,促使学生博览群书、脚踏实地、勤于实践,掌握主流认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广泛参加国际社会实践活动,逐渐引导学生的社会定位,完善人格培养。学会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思考问题,并养成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的行为习惯,巩固夯实自身获得的能力。

在明确学生角色基础上,抓好体现诚信品质的每一环节,激发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自觉意识。在新生入学教育中树立起鲜明的诚信要求,“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言必信,行必果”。在专业教育过程中特别是考试、论文写作、评估过程中进行诚信评判;在课下活动中,明确诚信要求,树立诚信先进典型,促使学生从学校到社会个人角色定位中诚信意识不断得到提高,自觉认知和行为习惯逐渐养成。

2. 重视责任及担当意识的培养。勇于担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当代青年学生必备的优良品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1年,中共中央)提出培养公民道德责任意识,“将坚持尊重个人的合法权益与个体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统一起来”“积极引导公民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首先,要重视对学生思想发展的引领,努力构建特色鲜明的思政教育体制,为学生的思想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教务安排中把担当与责任意识的培养放在重点位置,课堂教学注意融入“以德为先”的教学理念,激发和强化学生主动建立担当责任的意识;其次,优化“课程思政”的内容,实现品德教育与专业课程学习的有机融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的应用与将来所从事行业应担负的社会责任相结合;第三,引入和尽量量化相关评价机制,对学生社会服务的担当责任和意识进行考评,并使这些考评在学生综合测评中占一定比例,促进学生主动承担起应负的责任;第四,加强跨文化社会实践。在跨文化的亲身体验中深化对国情民情的了解,逐渐培养树立其主动承担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的责任意识,并将这种担当责任意识内化为自己的价值标准。

猜你喜欢
适应能力中外合作办学跨文化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雷鸟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基于间断—平衡理论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的政策演进研究
艺术职业院校表演专业现状及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究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产业与教育交互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服装人才培养
中外合作办学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
沙漠里的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