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缘

2020-11-18 08:45
核桃源 2020年6期
关键词:核桃仁核桃树核桃

我的家乡在漾濞县太平乡的大山深处,海拔2000 多米。那里植被丰富,风景秀美,是一片人与自然完美合一的“世外桃源”。“桃源”里片片绿海连绵起伏,核桃林便是这绿海中最耀眼的明珠。绿浪涛涛的核桃林,如同一块块裴翠缀满家乡的山河大川。

站在村口向远处眺望,翠峰如簇,绿树葱茏。不管往哪个方向望去,映入眼帘的都是如茵的绿树,高的矮的,远的近的,不同深浅,不同层次。其中最惹眼的,便是那一大片一大片的核桃林。它们在明媚的阳光下,幽幽地舒展着铺天盖地的绿,尽情展示着生命的芳华。

步入林间,古木参天、绿荫绵绵。摸着伟岸挺拨、苍绿虬劲的核桃树,心中感慨万分。小时候,我和伙伴们时常在这些核桃林里玩乐。这儿曾留下我们儿时的无数欢笑,尘封着我们无数的童年回忆。最粗的几棵核桃树,大概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吧。印象中有那么四五棵,在我年幼时就需要两三个六七岁的孩子才合抱得过来。三十年过去了,它们较之以前似乎也没多少变化,足见其年代之久远。核桃林里有数不清的树木,枝叶挨挨挤挤。微风轻拂,绿浪一层一层,高高低低,摇曳生姿。大大小小的核桃树,迎着清风“轻歌曼舞”,袅袅娜娜。狂风大作,无垠的绿海顷刻被揉得四分五裂,瞬间又无痕地粘合在一起。这层出不穷,叠层荡漾的“绿”把大山点缀得俊秀、清幽、空灵。

密林深处隐藏了不少甘泉和清溪。因为绿树的庇佑,泉流清碧干净、澄澈透亮。用双手捧一捧清水送到口中,寻找当年的味道。凉丝丝的,甘洌清甜,正是那熟悉的、久违的感觉。

我与核桃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和剪不断的缘分。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有太多太多关于核桃的美好片断,让我沉醉与回味。

春天,核桃树上开出了许多像毛毛虫似的、绿色的花穗。可别小看这花,它不仅可以孕育果实,还是美味的食材。花落后,捡起落在地上的“毛毛虫”,将其花蕊捋去,只留下绿色的芯子,然后拿到沸水中焯一下,漂洗干净之后便可烹制菜肴。可爆炒,可凉拌。味道鲜美,且有清热去火之功效。小时候,在暮春时节,核桃花还是我们餐桌上的常备菜呢。

随着季节的更换,核桃叶慢慢长大,一棵棵核桃树变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炎炎夏日里,大人们在辛勤的劳作之后便到核桃树下乘凉、喝水,吃晌午饭。作为小孩的我们,则干些“不务正业”的闲事。那时候没有多少玩具,我们便自己动手制作。我们砍下铁核桃树的树杆,削制成枪、宝剑等玩具。用核桃叶缝制成各种各样的“道具”,如衣服,围裙等等。我三姐手巧,她缝制的核桃叶战袍和古装衣服很受同伴们的欢迎。身披核桃叶“服装”,手拿核桃杆“兵器”,我们开始模仿西游记、八仙过海等电视剧里的一些打斗片断,乐此不疲。核桃树皮还可以做成乐器。村里的哥哥们剥下粗细不一的核桃树皮,七缠八绕地,便做成了哨子、喇叭、唢呐。有一位哥哥颇有音乐天赋,他能用核桃树皮“唢呐”吹奏出各种好听的调子,令我们羡慕不已。

“绿满山川闻杜宇”。在布谷鸟的叫声中,山上野果渐渐多了,樱桃、杨梅、白果(其茎叶类似草莓)、黄果(一种刺藤的果实)、黑果(一种刺藤的果实)。这时候,核桃叶也发挥了它独特的优势,成了孩子们盛装野果的容器。我们用核桃叶缝制成箩、碗、盆等各种器物,用其装盛野果,既方便又不会磨坏野果。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我们呼朋引伴地进入山林中采摘野果,在大自然中尽情放松。我们追逐嬉戏,开心极了,笑声、歌声不时在山林中回荡。

十多年前,在核桃树刚刚吐绿直至硕果满枝的那段时日里,我曾待业在家,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我晚上看书、做题,白天帮忙母亲种庄稼。那几个月是我人生中最平静的日子,忙碌、充实,简单、快乐,无忧无虑,与世隔绝。从种子下地到发芽、锄草,直至收获,我享受着简单恬淡的田园生活。生机盎然、绿荫如伞的一棵棵核桃树,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那时候,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我和母亲每天劳作到天黑。因为身体劳累,饭菜吃什么都是香的。一锅油炒饭下点腌豆腐、一锅白米饭加点凉拌鱼腥草,或剥几粒蚕豆米煮上一大碗面条都再美味不过了。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准备,我顺利考上了公务员,而我原本纤瘦孱弱的身体也因劳动而变得强壮健康。

再过些时日,核桃仁渐渐成形。虽还没有香味,但孩子们已开始觊觎它的滋味。小时候,因为缺少食物,或者说食物过于单一,核桃自然成了我们期待不已的美食。那个时候没有多少零食,就几个水果糖,都还得精打细算、计划着吃。所以孩子们只能在核桃上动脑筋。我们借着割草的机会,悄悄靠近核桃树,悄悄摘下几个核桃,用镰刀将外面的青皮和尚未长好的硬壳一道砍去,第一时间尝鲜。可怜我小时候双手极不灵活,砍核桃吃时,经常砍伤自己的手指,可核桃又总是诱惑我,于是我在伤疤未好时就又忘记疼痛,再度寻思着去砍核桃吃。所以,那个季节我的衣兜里总是备着碎布条和棉线,以应对“不时之需”。

秋风乍起,核桃树随风婆娑摇曳。时下已是核桃成熟的季节,这块清幽圣洁的土地上洋溢着丰收的气息。黝绿的核桃果挂满枝头,玲珑浑圆,像一个个呆萌可爱的胖娃娃在朝着我们咧嘴甜笑。清风徐来,核桃款款下落。捡起落地的核桃,用手轻轻一捏,薄薄的壳儿便裂开了。剥掉外壳和果仁的薄膜,白花花的核桃仁顿时呈现于眼前。放在嘴里轻轻一嚼,嫩滋滋的、脆生生的、香丝丝的,还带点淡淡的甜味(只有我们这种高海拔地区的核桃才会有这股特有的甜味),真是妙不可言。这个时候吃核桃是正当其时,所以我们吃得光明正大、心安理得,不用担心被大人发现,不用担心砍伤手指。

吃累了,便仰卧在林间的石块上,或是躺在松软的蓑衣上,看看满枝满地的核桃果、看看葱翠惹眼的绿树、看看叽叽喳喳的鸟儿、看看悠远高渺的苍穹,听听 “清泉石上流”,品味“岁月静好”。

入夜,与家人围坐在宽敞凉爽的小院中,一边剥食核桃,一边与家人谈天说地,共享丰收喜悦。月光皎洁如洗,明朗怡人。院子周围的核桃树在静谧迷朦的夜色中,随着清风轻轻摇曳,倩影如画、阿娜多姿。这几十棵核桃树差不多与我同时出生,算是陪伴着我成长,所以我一见到它们,心里便会产生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它们是时下最受欢迎的品种——“紫心娘青”。这个品种近几年价格炒得很高,颇受大众欢迎。因为品种好,品质好,且又晚熟,在市场上不再有新鲜核桃的时候,它们才姗姗上市,所以能卖好价钱。

核桃有很多吃法,鲜果直接吃,煮熟了吃,干果蘸蜂蜜吃,或切成末儿做蜂蜜核桃茶,姜糖茶,或做作料拌凉菜等等。那时候,孩子们还有一种特殊吃法——“包烧”核桃。拣几个新鲜的核桃果,将其硬壳敲裂之后,用玉米壳或芭蕉叶包好,埋到火堆里烧上十多分钟即可。“包烧”核桃香糯爽口,别具一番滋味,用现在的网络用语来说就是“好吃到想哭”的感觉。核桃的用处还有很多,如包汤圆的时候,剁碎了与橘子皮和在一起做芯子;八月十五炕饼子的时候,将核桃末儿与大薄荷、橘子(不是普通的橘子,是我们当地一种专门用来做饼子的味道特别香浓的品种)一起用做饼子馅。现在饭店又研究出了许多新的菜式,如泡椒凉拌核桃仁,火腿炒核桃,红烧核桃仁等等。

县城有一家核桃乳厂。读小学六年级时,我第一次品尝到本土的核桃加工成品——漾濞核桃乳。或许是因为年幼嘴馋,或许是那时候的核桃更香,记忆中那乳白色的汁液是那么甘甜,那么香浓,那么可口,弥散着一缕缕诱人的核桃香。直到今日,我依旧惦记着那个味儿。那时候,还有一种叫“琥珀核桃仁”的核桃加工食品,吃起来脆脆的,酥酥的,甜甜的,慢慢地咀嚼,感觉享受极了。

家乡的核桃林里大多数是泡核桃树,但铁核桃树也有不少。泡核桃树哪棵是哪家的,各家各户分得清清楚楚;铁核桃树则分散在漫山遍野,不属于哪家哪户,待核桃熟透掉落到地上的时候,谁捡到就是谁的。所以在铁核桃成熟的季节,大家会争相到铁核桃树下捡拾核桃。捡核桃这种轻巧的活路儿,是女人和小孩子的“专利”。女人们一般到很远的地方去捡拾,她们常常深夜里两三点出发,天亮后直至中午十点左右才满载而归。这会儿,能承载六七十斤或七八十斤核桃的大竹篮已经装得满满的了。遇到核桃多的时候,篮子装不下,她们还会在某个树丛里藏一堆,朝后抽空再去背回。我们小孩子则是在附近捡拾,在两公里的范围之内。我们往往黎明时出发,九点钟左右回到家,收获自然不如大人。大多数时候,篮子只装了两三百个核桃。运气不好的时候,只能捡到五六十个。这是我们最喜欢干的活儿,伙伴们三五成群,一路说说笑笑、追逐打闹,心情非常愉快。即使这种时候经常下雨,我们的鞋子、衣服常常已经没有干爽的地方,但是我们心里非常高兴。有收获之后的喜悦,有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之后的舒心,有帮忙大人做事之后的成就感。往往在我们聚精会神捡核桃的时候,蚂蝗会偷偷袭击我们的腿和脚。但瑕不掩瑜,这些小插曲不会影响我们愉快的心情。被蚂蝗咬了怕什么,拿点盐巴搓搓洗洗就好了。家乡森林覆盖率特别高,树林密密匝匝,我们把密林叫做“箐林”,我家房子背后就是“箐林”的入口,我们叫它“小箐口”。从“小箐口”沿路下去,一路都是铁核桃树。因为离家近,孩子们一天到晚都可以在这段路上来回捡拾。一天下来,也会有不少收获。

铁核桃最初是用来加工成核桃油的。那时候,我们那儿的人家,一年四季做菜基本上都是用核桃油。加工核桃油的过程我们叫做“打油”。核桃油我们叫做“香油”。“打油”大部分用铁核桃,只掺入很少泡核桃,以增加出油率。将烤透的核桃用铁榔头打碎,用筛子筛滤后放到石臼里春细直到变成油饼形状,再倒进大灶㶽里熬煮。其间的详细环节我记不清了,反正过程非常繁琐。值得一提的是,筛滤碎核桃之前,作为小孩的我们,总喜欢捡食被铁榔头打过的核桃碎仁。铁核桃仁可比泡核桃仁好吃多了,苦于平时没办法剥食,只能在“打油”的过程中过过瘾。印象中“打”一次油全家人要从天亮开始,一直持续忙碌到夜深人静。那时候我还比较小,在整个过程中,不过是扮演“跑龙套”的角色,上小学的姐姐们年纪稍大一点,需要充当干活的“主力队员”。等核桃油熬煮出来的时候,她们已是精疲力竭,手上布满了小泡。熬出的香油金亮亮的,用香油烹制的菜肴清香四溢,炒什么、煮什么都好吃极了。但更让我感兴趣、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其副产品——油酱,即过滤核桃油后剩下的酱。在油酱里酒上点食盐,掐进去上几截芫荽,美味无比。

后来,铁核桃不再用来榨油了,而是在冬天将铁核桃果埋进泥土里,用来繁育核桃苗。一个铁核桃果种到地里,一年后幼苗可以卖两三角钱,比榨油划算多了。如果培育成嫁接苗,则利润更大。这样一来,捡拾铁核桃的人就更多、更勤了,大家心底充满了希望,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再没有机会吃到我最喜欢的油酱了。我特别怀念油酱的味道,夜深人静时,常常会梦回童年,在梦中“品尝”那熟悉的美味。不知道和我一样,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朋友们,是否也有这种感觉。

近年来核桃产业不景气,乡亲们已不再种植核桃苗,泡核桃果价格也持续低迷。为此,漾濞县委、政府在扩大核桃销路、推动核桃精深加工、延伸核桃产业链方面动了不少脑筋,想了不少办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核桃产业必将“拨得云开见日月”, “柳暗花明又一村”。乡亲们将继续因核桃而致富,因核桃而幸福。

时常回忆过去的时光,回忆那些在核桃林中玩乐、劳作的日子,回味与核桃的丝丝情缘。时光不能倒流,过去了的就一去不复返了。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属于我们那个时代那种天然质朴的、与核桃相依相伴的日子已永远埋藏在悠悠岁月中,成了我们内心深处最美好的记忆。如今家乡的孩子们,拥有的是一种全新的现代生活。他们成长于祖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黄金阶段。他们衣食无忧,拥有优越的成长条件。他们将在核桃林中度过比我们更加幸福、更加快乐的童年。他们会珍惜祖国给他们创造的优越条件,知福、惜福,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

猜你喜欢
核桃仁核桃树核桃
威风凛凛的东北虎
核桃整形修剪技术及注意事项
核桃树下
核桃树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探讨
老核桃树
热胀冷缩巧取完整核桃
醋泡核桃仁可减肥
多功能漏斗型核桃夹
核桃的艺术
琥珀桃仁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