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视角下研究生培养过程优化

2020-11-18 18:45
长江丛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产学跨学科协同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协同理论与控制论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主要是指子系统时间应该如何相互合作而提高整体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但与控制论不同的是,协同理论不仅考虑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它还顾及到这些子系统各自的独特性,强调系统要素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可以说,从协同创新视角的角度来加强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优化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研究可以概括出我国培养研究生的可适用规律,提出具有操作意义的对策,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提供一定参考价值的示范。

一、跨学科协同创新

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以及时代的进步不断探索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方式,而现如今跨学科协同创新已经逐渐渗透在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当中。多年来的研究经验表明,研究生的培养首先应该树立整体发展的意识,用长远的眼光来衡量各学科之间的关系。人类的认知过程有其特定的内在规律,研究生的培养一定要遵循这些规律,这样才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今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基础研究的突飞猛进发展,让更多的认知和学习规律被相继揭示出来,并应用在研究生培养实践当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因此,树立整体意识,充分利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与教育实践经验,大大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跨学科协同创新培养研究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形式化条条框框,更加强调人才培养的动态性和可变化性,主要包含科研训练以及知识传授这两个方面。具体来讲,科研训练就是直接给研究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和发展的平台,我们也要充分意识到科研也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科研训练由多学科导师联合指导研究生,其目的是使得研究生掌握更多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内容,并在此过程中注重培养研究生对整个科研过程的理解和研究能力。跨学科科研平台可以融合各项优质教育资源,针对研究生培养体系要求开发,是实现其主体性发挥的根本保证。除此之外,探索更优化的跨学科科研平台管理模式,权衡好平台运行过程中的各项问题,这样更有利于研究生培养适应高速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从我国研究生培养现状看出,协同创新意识还没有贯彻渗透到每一个环节当中,制定出来的课程计划仅仅是表面上的,课程结构缺乏灵活性,并且大多数任课教师并不符合教学资格,种种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创新精神的发展。放眼世界许多一流高校,诸如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都采用了跨学科协同创新教育模式,无论是在课程设置还是教学计划方面都充分体现了跨学科的特征,确保核心课程和自由选修课程与研究生培养需求目标的一次性满足。在这一过程中,全体教师都应该参与到核心课程的教学当中,全面满足学生的需求,课堂讨论同样也离不开教师的参与,还要从不同学科的角度为学生提出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指导。由此可见,国内研究生培养要充分吸收借鉴国外高校研究生跨学科课程的教学精髓,更多的强调协同创新,为以后人才培养工作指明方向。研究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工作,需要根据研究生不同阶段的需要进行持续创新,尽可能的突破传统课程体系的束缚,使国内研究生培养工作始终处于高效运行状态。

二、跨组织协同创新

跨组织协同创新培养研究生需要有意识地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改变以往封闭式管理模式,加强不同组织之间的联系,在立足当前研究生培养实际的基础之上,提供更多高校与企业的共同合作,具体内容如下:

(一)产学协同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始终同人才培养的效果息息相关。目前,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更加突出体现在重视人才质量,以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国家的发展对于高素质人才需求也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以往研究生培养方案大多是高校自主制定,因此存在脱离企业需求等一系列问题。而本文介绍的产学协同制定培养方案根据国家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更加强调人才质量的重要性,支持各高校与校外组织之间开展广泛交流合作,共同对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方法进行全方位提升和完善,帮助研究生获取更多前沿资讯,并掌握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

(二)产学协同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从组织层面协同培养研究生

产学联合培养基地可以为研究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研究发现,高校目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着重视程度不足、教学模式需要继续完善、管理体制仍不健全等问题,使得各项相关活动难以落到实处。当今社会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传统教学体系已经不能够满足信息教育时代的需求,产学联合培养基地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不断完善现有的一系列配套政策,组织有能力负责人成立对应的工作小组,共同维护产学联合培养基地的有效运行,确保高校具备研究生培养的管理系统。

三、跨国界协同创新

近年来,跨国界协同创新培养研究生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具体指的是加强各国高校以及企业之间的合作力度,让更多的研究生参与到国际学科领域交流活动中,提供各种参与技术研讨和技术培训的机会,健全技术培训体系,尤其是一些在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就和学术动向,将研究生带到学科的前沿促进其在培训过程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1)研究生只有参与到更多更优的科研成果讨论当中才能够逐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因此科研训练必不可少。高校应该充分考虑到研究生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科研工具,以博士生导师带队参与海外科研项目,提高立体的数字化科研平台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进行全面支持。此外也可以通过许多留学基金项目,引进先进海外人才培养理念,同时研究生还可以通过国外先进的研究设备快速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并达到增加知识、拓展视野以及提升文化素养的目的。由此可见,跨国界协同创新培养研究生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技术给教育模式带来的变革,根据研究生的培养特点和外部教学环境的变化,创建升级版的培养基地,为研究生知识储备拓展和科研能力提升提供全方位支持,实现知识传授和科研训练的有效结合,同时开拓交互式、开放式、移动式的功能和资源,满足研究生在多模态环境下的个性化需求,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培养的效率,从而逐渐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2)课程的筹划、设计同样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将课程体系国际化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也使知识传授成为科研训练的有效补充、扩展和延伸。首先,在构建课程国际化的时候,就应该将任课教师划入到考虑范围之中,一方面派遣国内教授前往世界一流高校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聘请国外知名学者专家担任教授,吸引更多研究生主动涉猎各种科研成果与学术知识。其次,课程体系需要认真思考研究生培养的发展需要,促进课程改革在保持原有课程体系优势与特色的基础之上,也能和国际信息系统接轨,不断提升课程的国际化水平。

猜你喜欢
产学跨学科协同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戎子酒庄 搭起产学平台
跨学科视野下的音乐表演体系研究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基于产学协同的融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跨文化、跨艺术、跨学科研究:钱兆明教授访谈录
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的“产学”融合教育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