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案例教学在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类课程中的应用

2020-11-18 19:24山西工商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政策法规案例教学内容

■田 杰/山西工商学院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类课程是研究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理论和应用的基础课程。然而,与其他课程基础课程显著不同的是,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类课程不仅要求知识的系统性,更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和示范性。在我国,学者谢敬中最早介绍了案例教学法。[1]案例教学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案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以讨论为手段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2]。它有效弥补了以教师讲授为主要形式的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引导学生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讨论,激发了学生的法律问题意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因而比较适合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类课程教学。

一、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类课程案例教学的目标定位

课程目标是课程实施的依据。对一门课程的目标定位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到该课程的实施是否科学、有效。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类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中应用性较强的一类课程。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弱化说教式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解知识内涵的基础上强化应用,着重培养学生依法治教的能力。具体来说,这类课程旨在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能够系统理解、掌握我国现行的与学前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内涵,进而学会运用法律解决教育实践活动中遇到的法律纠纷问题,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成为一名懂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幼教工作者。

二、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类课程案例教学的案例选择

选择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也是案例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案例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高低。为此,要较好地发挥案例教学在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类课程中的优势,就必须首先选择好适宜的案例。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一)把握案例的目标指向

案例的选择要紧紧围绕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只有案例与教学目标指向一致,案例的选择才有意义,案例教学的优势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因此,在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类课程案例教学中,教师在选择案例之前必须首先要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搜集案例,做到有的放矢,进而尽量将教学内容细化并揉合进案例情境和问题中,让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分析掌握相关教学知识点,从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二)迎合学生的学习诉求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类课程涉及到学前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政策理论知识繁多,特别是一些相关法律概念和法律条文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以致让学生觉得学习过程比较枯燥,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因此,在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类课程案例教学中,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紧密结合时事要闻,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优势,一方面可以重点搜集那些与学生社会生活相关的真实的、新颖的、典型的案例,这样既可以保证案例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经验、知识储备相契合,又能引导学生明确课程对于学生生活与工作的实际意义,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生活化。另一方面,可以从法制影视剧作、历史典籍中截取相关桥段作为案例,努力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

(三)按需确定案例类型

案例类型的选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或变更的。根据案例的性质,案例可以分为正例、反例;根据案例的结构,案例可以分为单一型、复合型。在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类课程案例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的选择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案例类型。一般来说,正例适用于对法律相关概念进行明确诠释,消除疑问。反例则能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加深理解。正反例要相得益彰;单一型案例适用于对法律条文内容的细致分析,复合型案例适用于对处理法律问题能力的综合考查。单一型、复合型案例需相互补充。

三、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类课程案例教学的方法策略

(一)问题导向,开展合作探究式案例教学

合作探究式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实施,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就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类课程而言,合作探究式案例教学是教师通过导入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抛出与单元章节教学内容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引导小组分工合作开展探究式学习,尝试从本章节教学内容中寻找相关知识来分析、回答案例中的问题;进而围绕着与案例相关的教学知识点,教师引导各小组开展讨论、互相交流、分享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的收获与存在的疑惑,这样一些疑惑在交流过程中迎刃而解,最终提取出仍有疑惑的少数共性问题由教师负责指导精讲。在教学的最后,教师还需要带领学生总结本章的教学知识点,以起到复习和巩固的作用。

(二)角色扮演,构建情境案例教学

情境教学是案例教学法应用的重要载体,其关键在于如何构建情境。情境要尽可能还原真实,让学生如同亲身经历,感同身受,这样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就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类课程而言,情境构建包括构建法律案件和法庭现场。课前,教师需结合时事热点问题构建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法律案件,并要求学生提前熟悉法律案件,投票分组搜集相关辩证资料。课上,教师组织学生将法律案件以情景剧的形式表演出来,而作为观众的学生则要分组思考、讨论情境案例中的法律问题,之后通过模拟法庭的形式开庭审理案件,让学生在激烈的法庭辩论中感受思想的交峰,在趣味的课堂活动中掌握法律知识,培养合作精神。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讨论内容,提炼出教学知识点,根据学生理解情况,对共同疑惑进行重点讲解,加以巩固。

(三)搭建平台,建设案例教学资源库

建设案例教学资源库是学校为解决教师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寻找适宜的案例而采取的有效途径[3]。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案例教学资源库既应包含来源于真实生活、内涵丰富的典型精讲案例,以便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点,培养系统的案例分析思维;也应包含超越社会生活、启发思考的综合实训案例,以便补充课程内容,启迪智慧,锻炼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理论知识的升华。

为建设案例教学资源库,教师一方面可以将平时收集到的社会关注度高的学前教育法律案例分类上传至互联网数据库系统,既方便随时调用,也可以互通有无,相互借鉴研讨,既利于提升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又利于优化案例教学方案。另一方面,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对于时事要闻的敏感性,将寻找教学案例的任务分配给学生,重点对案例的质量进行审核,这样既让学生提前预习了案例,又培养了他们的思维力、创造力。

四、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类课程案例教学的评价方式

案例教学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作用,因此,在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类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同样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评价作用。为此,教师必须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课程评价分值比例设置上,可以适当加大平时成绩的考查比例,注重考察学生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小组合作参与案例教学的表现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在平时成绩的评价方式上,具体可以采用个人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在教师评价方式上,将个别点评和小组点评相结合,既要关注小组整体的综合表现,又不能忽视个别学生的差异表现。

五、结语

案例教学在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类课程应用过程中发挥出其显而易见的优势,同样也显现一些问题,如:案例教学的方法策略还有待进一步开发;案例教学对教师的业务素质要求较高,部分教师难以运用自如。为此,教师平时要多下功夫,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与总结,创新案例教学的方法策略,优化案例教学在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类课程中的应用。

猜你喜欢
政策法规案例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ORACLE CINEMA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对中药类保健食品的认识及研究开发策略
海峡西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和法规保障研究
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法规实施评估研究
个人高净值客户跨境投资业务背景与需求分析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