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系统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及优化研究

2020-11-19 04:25路雨洁
旅游纵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常州市公共交通常州

路雨洁

一、案例地概况

本文选取常州作为案例地,在地理位置上,常州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东濒太湖,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西与南京、镇江两市接壤,南与安徽省交界,又与上海、南京等国内一线城市等距相望,构成了苏锡常都市旅游圈,同时拥有多条航空路线、铁路路线及客运路线,交通可进入性良好。

在旅游资源上,常州城市旅游业发展迅速,常州市最为知名的旅游景点有中华恐龙园,同时嬉戏谷、淹城春秋乐园这样的大型主题游乐园也发展迅猛。常州市近年来积极发展城市旅游业,努力树立“中华龙城”的城市旅游形象,积极开发高品位的旅游景点,构建湖山观光度假和“龙城文化”兼备的城市旅游格局,进一步实现城市和旅游和谐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历程中,常州市政府始终坚持在全市范围内推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战略,自从2008年第一条快速公交专线在常州建设完成,常州快速公交开创了运营模式上采用组合网线、站台设置上采用中央侧式站台的“常州模式”,大大减轻了游客出行压力。

二、公共交通与城市旅游发展的关系

城市旅游经济和交通两个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首先,由于旅游活动具有异地性特征,旅游者必须通过合适的交通工具才能完成旅游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空间转换。而一个旅游者到达目的地时,该城市公共交通便对旅游者进行旅游决策、评价旅游满意度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也对规划者进行城市旅游产品开发、提升旅游城市形象产生持续作用,进而影响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另外,随着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游客将会扩大旅游交通的需求。

(一)公共交通是沟通城市旅游需求和供给的纽带和桥梁

从需求方面看,旅游者要想完成一次旅游活动的必备条件就是交通。由于旅游活动的异地性特征,旅游者必须通过分析比较,然后选择适当的旅游方式解决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的空间转移问题。旅游者采用不同旅行方式,会耗费不等的时间,进而影响旅游者决策和旅游舒适满意度。

从供给方面看,促进旅游业新发展的增长点是交通发展。旅游业主要是依赖旅游者访问而产生经济效益的产业,所以只有旅游目的地的交通更为便捷使当地可进入性提高,进而使得旅游者能够大量地、经常地前来进行旅游活动,该地的旅游业才会获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从旅游收入的方面来看,交通运输业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提高旅游收入和实现旅游创汇的重要作用。

(二)公共交通必须通过衡量旅游者需求提高自身服务水平

目前,我国已进入大众化旅游的新阶段,散客化已经成为当前旅游不可逆转的潮流。日渐蓬勃发展的城市旅游为交通提供了更为庞大的旅游客流量,同时旅游者具有分布集中、季节性强、舒适性敏感度高的特性,所以旅游者的需求不同于当地居民。旅游者要求建立更为方便、舒适的公共交通系统来承担旅游景点之间的客流集散。

三、公共交通系统对城市旅游的影响

(一)公共交通系统对城市旅游的优化作用

1.整合旅游资源,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旅游总收入增长

常州快速公交系统(BRT)的投入运营提升了常州的游客转运效率,同时减轻了普通公交的承载压力,有效地改善城区及相邻市县各景区之间的交通转运条件,进而缩短了城市周边景区短途旅游的时间成本,使得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的短线旅游和城市周边旅游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客观上形成了环城市周边城乡交错地带的度假旅游地,也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周边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加上公路沿线布局的各种生活化设施,如学校、邮局、医院、超市等,带动了快速公交沿线周边旅游房地产的兴盛繁荣。

笔者通过搜集常州从2005-2017年的旅游统计年鉴,整理出历年常州市接待游客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并绘成了更为直观的表格。2008年元旦,常州开通了一号线快速公交,自此常州市已经形成了由2条主线、3条区间线、6条支线和2条环线构成的“十字加环”快速客运走廊,日均客运量超过31万人次。

以2008年为时间节点,从图1可以明显看出,常州市历年接待旅游者人数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以2008年常州市开通第一条快速公交线路为时间节点,通过计算,2006-2017年,常州市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的同比增长平均率为14.6%,而在2008-2013年,历年国内旅游者同比增长率均保持在15.5%以上,在2010则达到了同比增长率最高点,为21.8%。因为常州本身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较少,占据历年入境旅游者人数一直未超过1.5%,增长幅度变化不明显,暂时不列入本文考虑范围内。

从图2常州市历年旅游总收入统计表可以看出,常州市历年旅游总收入一直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并通过详细计算,常州市历年旅游总收入平均增长率为18.5%,而常州市从2009年开始,旅游总收入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连续4年增长率在19.5%以上,在2010年同比增长率达到历史最高峰,为25.1%。这些数据都表明,常州从2008年起,建成第一条快速公交专线后,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政策卓有成效,直到2017年常州市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全省第四,增幅全省第二,旅游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6.21%,实现了公共交通系统对城市旅游总收入的极大推动作用。

2.影响游憩点时间通达性,便于散客出行,扩大游憩规模

首先,游憩点的通达性主要受到游憩点的空间距离通达值的影响,而常州城区各个游憩点通达性的规律大致是,由城市中心向城市边缘减小,即周边交通不便的游憩点通达性较小,远离公交换乘点的游憩点通达性也较小。常州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改善了游憩者前往游憩点的交通條件,影响游憩点的时间通达性,使得游憩者的游憩需求大大增强,游憩流的规模扩大。

3.低碳环保,提升文化旅游城市形象

把低碳公共交通引入城市旅游系统是一条实现城市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行低碳公共交通对整个旅游城市的方方面面都大有作用,比如在旅游者需求方面,推行低碳公共交通能够满足旅游者对旅游交通的特殊性需求,引导旅游者绿色旅游消费理念;在城市交通方面,公共交通能够有效缓解城市私家车拥堵的困境,降低整个城市的资源能耗量和旅游者的出行费用;在城市环境方面,公共交通能直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汽车尾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从而有效缓解温室效应和城市热岛效应。

(二)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

1.城市道路网不尽完善,公共旅游交通出行便捷度不够

由于最初行政区域的划分和城市建设的历史原因,常州市的城市道路建设不尽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场站设施没有同步规划到如今的一些新兴旅游景区,这使得旅行中“最后一公里”问题仍然存在于部分边缘旅游景点中,导致旅游者选择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时面临步行半径距离较大的问题,影响旅游者对城市旅游公共交通便捷度的满意评价。

2.缺乏统一的科学规划,各大旅游景点间公交换乘复杂

常州市旅游景点分布广泛,旅游资源的空间组合状况较为理想,旅游资源数量上在中心区与边缘区相对平衡分布。在资源类型上,人文景点相对集中分布在郊区和市区,而自然类景点则相对集中于边缘区。但由于最初行政区域的划分及后期的合并的缘故,常州市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缺乏统一的科学规划,部分线路的设置还不合理,边缘区和中心区旅游景点之间公共交通衔接不畅通,换乘较为复杂,再加上长期以来城市公共交通线网资源的区域分割,城乡之间的公共交通的连接不尽合理。

3.地铁建设不完善,不同公共交通工具之间衔接不畅

据统计年鉴显示,常州市居民出行时选择公共交通系统的比率仅为28.9%,其中仅有39.2%的居民选择公交出行。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类型的公共交通工具之间的衔接还不够顺畅,例如,公交和公共自行车之间换乘会由于换乘地点的固定和站点缺乏足够的自行车而导致换乘麻烦,无法满足到达旅游目的地“最后一公里”的需求。

4.公共交通的舒适度和服务水平急需提升

旅游者对交通的满意度会直接影響到旅游体验,而公共交通的舒适程度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就决定了旅游者对交通的满意度与否,但是常州市一直以来对公共交通车辆改造的资金投入不够充足,导致城市公共交通的舒适度较低。截至目前,常州市中高档城市公共交通车的比例仅为20%(苏州为30%,无锡为35%,杭州为68.58%,南京为40%)。并且根据部分旅游者的体验,在出行时较少选择公共交通是因为公共交通职工为了不误点,在交通拥堵路段都会抢行和急刹车,这些体验都直接影响到旅游者的乘车舒适度和满意度。另外,由于城市公共交通职工劳动强度大,收入低,队伍不稳定,城市公共交通的整体服务质量、服务意识、经营理念等存在很多问题。

四、公共交通与旅游系统的优化发展策略

城市公共交通不仅仅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甚至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交通道路网结构、城市旅游资源的空间整合和城市低碳发展都有着异常重大的作用。

(一)打破旅游与交通屏障,促进产业融合

政府首先必须把旅游和交通的关系,由传统的“交通支撑旅游发展”观念向新时期的“交通引导旅游发展”转变,打通固有的旅游与交通的屏障,同时坚持旅游交通要体现旅游元素,对道路本身进行美化,形成路就是景,行车移步换景的效果。另外依托交通节点和通道建设新的游憩场所,如购物广场等,大力发展旅游相关产业,实现各方利益共赢。

(二)推行优质旅游建设,建设智慧交通管理平台

优质旅游以游客为中心,游客可以感受到当地特色。所以有必要按照游客要求,建立交通快速、舒适、服务质量高的公共交通系统。而改善公交服务水平必须着力提高公交的信息化和科技化水平,例如,公交车辆上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在市区主要路段设置导乘电子站牌等,同时推出“超级巴士”服务,构建“机/站—酒店—机/站”的小交通闭环一体化服务,来满足商务旅游者的接送飞机、接送车站的需求,为解决公共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画上完美句号。

(三)完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城市公共交通无障碍旅游系统

在构建公共交通无障碍旅游系统的过程中,一是要关注特殊人群的需求。残疾人士和老年人由于生理缺陷和身体状况,在旅行过程中需要特殊对待。一是首先对全体公共交通服务人员进行残疾人和老年人的服务能力培训,要求每个员工具备必要的残疾人和老年人的护理知识,努力为特殊人群营造舒适、方便的旅行体验。更为细节的要求是要定期对全体公交员工进行基本手语培训,为残疾人定制专属的、无障碍旅行的、较宽的座位,引入残疾人专用宽体客车,确保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正常运行等。二是要加快建设旅游客流的拥堵预警机制,建立拥堵指标、等级、预测、预警和信息发布机制。监控室必须实时据大数据预估旅游客流的现实状况,及时预测并在公众平台上发布拥堵预警信息。同时,要研究制定常州各大旅游景区的交通应急管理预案,建立不同等级的应急管理策划方案,当游客数量接近拥堵的警戒线的时候,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宏观调控或管制,预防和缓解旅游交通堵塞,为旅游者创建一个舒心、舒适的交通出行环境。三是要构建以中华恐龙园、春秋淹城和天目湖景区等知名旅游景点为框架的旅游公交系统,进而打造覆盖整个常州市的南北轴向的大旅游景区的公交主走廊,逐渐稳步实现对天宁区、武进区、新北区、钟楼区和金坛区等主要景点的无缝接驳,并提供优质服务,大力提高各大景点的可达性,为全体旅游者构建常州无障碍旅游系统。

(四)出台政策,扶持旅游交通发展

旅游公共交通系统由于本身的社会公益的性质,所以更加需要政府出力来出台相关的政策进行扶持。首先,政府必须加强立法工作,以国家法律强力保证城乡交错带旅游的土地、科技、人才等资金的投入到位,同时建议设立不同类型的专项资金,支持旅游交通规划中涉及旅游公交系统、水上巴士购买以及慢行绿道等建设项目,并合理减免一些相关的税费。

五、结语

在常州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政策获得明显效果的背景下,本文着重分析了常州市公共交通系统和旅游系统的和谐互动,以期为打造城市游憩空间、优化城市内部游憩空间结构、提升市民游憩活动品质等方面提供有益参考。同时,推广和普及城市公交系统概念和价值知识,倡导旅游者在旅游出行时能够选择更加绿色、低碳、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从而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减少能源消耗和保护城市环境等提供助力。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猜你喜欢
常州市公共交通常州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常州的早晨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城市公共交通》杂志社简介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基于计算实验的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台研究
常州市
交通运输部发布通知推进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工程建设事项
常州梳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