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缺铁性贫血的综合管理

2020-11-21 05:51汪新疆胡小红黄小芸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28期
关键词:铁元素铁蛋白缺铁性

汪新疆 胡小红 黄 琴 黄小芸

1.江西省新余市妇幼保健院体检科,江西新余 338025;2.江西省新余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江西新余 338025

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孕产妇逐渐增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品质的盲目追求,使得孕产妇在生活习惯和饮食上出现了误区,导致孕期营养不均衡,不健康、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孕产妇对孕期合理用药的理解和认识的不足等,进而出现营养不均衡,微量元素缺乏等,进而导致贫血,其中以缺铁性贫血尤为多见[1]。孕期给予孕妇营养指导、健康教育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减少孕期贫血的发生,降低巨大儿及剖宫产率,降低产后出血,具有重要意义[2]。一般情况下,如果妊娠期女性处于缺铁性贫血的状态,需要积极的干预,以减少早产、流产、胎盘早剥等情况的发生[3]。孕妇在孕中晚期贫血,其用药还需要做好监控,而且存在一定的风险[4]。通过调节孕妇的饮食结构,进行饮食指导,是一种可行的方法。然而,疗效依然难以令人满意。因此,我院开展了孕期缺铁性贫血的综合管理效果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98 例孕期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99 例。对照组中,年龄24~36 岁,平均(26.88±5.77)岁;孕龄16~28 周,平均(22.18±2.11)周;初产妇67 例,经产妇32 例。观察组中,年龄23~36 岁,平均(27.04±6.13)岁;孕龄16~28 周,平均(22.27±2.42)周;初产妇66 例,经产妇33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当孕妇血液中血红蛋白处于100~109 g/L时,认为孕妇为轻度贫血;当孕妇血液中血红蛋白处于70~99 g/L 时,认为孕妇为中度贫血;当孕妇血液中血红蛋白处于40~69 g/L 时,认为孕妇为重度贫血;孕妇血清蛋白低于20 ng/ml;孕妇均全程参与本研究,均签署知情同意协议书; 孕妇治疗依从性较高。排除标准:早产者;非缺铁性贫血者;存在妊娠合并症者。

1.3 方法

对照组:同期测定铁蛋白及血红蛋白低于正常水平者给予药物治疗以纠正贫血。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孕期综合管理。①补充营养:孕期缺铁性贫血的发生,主要是人体内铁元素的消耗量过高,超过了供应量,从而使得机体内铁元素含量不足,造成贫血。因此,进行孕期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时,首先要保证机体摄入足够的铁元素,从而满足人体对于铁元素的需求,为胎盘提供充足的铁元素,减少贫血情况的发生。人体获得铁元素的方式,主要是食用富含铁的水果、蔬菜等,不要挑食,合理营养,保证母婴健康。②孕期加强保健:做好恰当的孕期保健是十分必要的。孕妇需要做好适当的运动,一方面可以提高自身的抵抗力,促进身体健康,改善免疫功能,另一方面可以为婴儿创造健康的生长发育环境;另外,恰当的运动可以减少肥胖情况的发生,使得胎儿的生长环境更为健康,促进胎儿的健康发展。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孕期缺铁性贫血发生率有所改善,但依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孕妇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均衡搭配,合理饮食,做好保健和孕期检查,促进健康妊娠。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孕期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观察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巨大儿出生率的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的比较(±s)

观察组(n=99)对照组(n=99)t 值P 值6.64±1.02 6.62±0.99 0.687>0.05 28.12±3.42 20.66±3.89 15.644<0.05 24.159 20.667<0.05<0.05 97.58±4.66 97.64±5.12 0.651>0.05 107.58±10.33 102.15±8.67 19.347<0.05 18.574 23.152<0.05<0.05组别 干预后 t 值 P 值 干预前 干预后 t 值 P 值血清铁蛋白(ng/ml)干预前血红蛋白(g/L)

2.2 两组剖宫产、产后出血、巨大儿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巨大儿出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剖宫产、产后出血、巨大儿发生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孕期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当贫血程度比较轻微时,往往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对于贫血比较严重时,则孕妇会感觉疲倦、虚弱或眩晕。孕妇发生缺铁性贫血时,体内缺铁变化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分为缺铁潜伏期、缺铁性贫血早期、重度缺铁性贫血3 个时期,孕妇在缺铁初期,仅有贮存铁减少,即在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贮存备用的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减少,血清铁则不会降低,发展到贮存铁耗竭,血清铁降低时,依然没有明显的贫血表现。当贫血情况逐步进展至缺铁性贫血早期,则贮存铁消耗,血清铁开始下降,红细胞生成受到限制,临床可表现为轻度贫血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孕妇贫血情况会发展为重度缺铁性贫血,临床则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的中、重度的缺铁性贫血,孕妇出现明显的贫血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和黏膜颜色苍白、疲乏无力、头晕耳鸣、眼花等,严重者还会发生心力衰竭情况,需要积极给予治疗,以提高分娩质量,改善孕妇的临床症状,促进胎儿健康发育。已有资料显示,我国超过1/3 的未婚未孕女性存在贫血情况,妊娠后的女性贫血发生率更高,而且贫血情况更为严重[5]。妊娠贫血情况和孕龄有一定的关系,在妊娠初期发生贫血的情况较少,孕妇多在妊娠中期发生贫血[6]。一旦发生贫血,孕妇很容易发生早产、难产、产后出血等情况,而且还会发生胎儿缺陷[7]。因此,针对女性妊娠期贫血应积极干预,减少贫血情况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

缺铁性贫血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孕妇在妊娠这一特殊的时期对铁的需求量较高,铁元素对于胎儿的生长发育也十分重要,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合并也需要铁元素的参与[8]。一旦发生缺铁性贫血,孕妇很容易发生肠胃功能减弱等情况[9]。人体中铁的获取,主要是通过食物摄入的方式来实现的[10]。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的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孕期综合管理后患者的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水获得了明显的改善。而且,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巨大儿出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通过孕期综合管理后孕妇的妊娠结局较好。

女性在妊娠期受怀孕的影响,使得很多药物都不能使用,各方面均受到一定限制,不合适的药物会造成母体和胎儿的损伤[11]。本研究中,医护人员对孕妇进行相关检测,进而做出合理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对孕妇进行饮食指导管理。根据孕妇个体的情况,在饮食方面针对铁做出重点关注,积极指导孕妇服用富含铁的食物,从而确保体内铁元素的充足。同时,孕妇还需要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 的水果,从而保证铁元素的吸收。在整个孕期饮食管理阶段,要求均衡饮食,适当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12]。

缺铁性贫血作为一种常见病,也是一种妊娠期女性的世界性通病,妊娠后体内新陈代谢加快,需氧量增加,子宫、胎儿、胎盘增长,使得血容量增加,血浆增加多于红细胞增加,因此,形成了孕期血液稀释的情况[13]。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对于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孕妇体内贮存的铁量不够用,新的铁没有及时补充,进而引发贫血。缺铁性贫血多与营养不良有直接关系[14]。因此,孕妇需要加强营养,主要是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包括肉类、动物肝脏等,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 的食物[15]。经常食用这些食物,可以保证机体的营养平衡,还能够减少贫血情况的发生;当然,在食用时还需要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的同时,提高机体对铁的吸收[16]。

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占比较低,但却至关重要。在机体中,铁元素是血液中红细胞生长繁殖所必须的元素,一旦血液中铁元素不足,将直接造成红细胞生长水平下降,机体发生贫血情况[17]。孕期缺铁性贫血属于全世界四大营养性疾病之一,贫血会造成子宫胎盘不能获得足够的血液量,孕妇对于失血的耐受能力降低,容易发生分娩时的大出血情况,造成休克,危及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孕妇缺铁性贫血的发生与营养不足、从事的职业等因素有关[18]。营养不足因素,根据缺铁性贫血的定义可以了解到,患者是因为缺铁而造成的贫血,铁是人体中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于人体的健康意义十分明显。人体主要是通过饮食获得铁元素,经吸收后进入血液,供红细胞使用。一些孕妇因为各种原因,难以从食物中获得铁元素,再加上孕期新陈代谢旺盛,机体对于铁元素的消耗量增加,使得孕妇体内的铁元素消耗殆尽,发生缺铁性贫血的情况,进而影响孕妇及胎儿的健康。孕妇从事的职业因素,已有数据资料显示,农民发生缺铁性贫血的概率较高,无业人员次之,工人以及脑力劳动者发生孕期缺铁性贫血的概率相对较低[19]。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农民、无业人员对于缺铁性贫血的认知不足,使得其发生率增加。临床积极的干预管理,对于改善妊娠期贫血患者的临床症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本研究采取的综合管理措施,有效的改善了孕妇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减少了剖宫产、产后出血、巨大儿出生情况的发生率,干预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针对孕期缺铁性贫血患者给予孕期综合管理效果明显,能够改善孕妇的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巨大儿出生情况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铁元素铁蛋白缺铁性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
血清铁蛋白、IL-6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综合护理在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营养干预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天然抗生素”之乳铁蛋白
缺铁性贫血病因探讨(饮食治疗)
乳铁蛋白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体内铁元素过高易患妊娠糖尿病
还有更多的故事?
“铁蛋白升高”就是患了癌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