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带关爱中心”联合舒适护理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11-21 05:51刘小春万春华吴爱莲黄茶英罗连华邓爱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28期
关键词:红丝满意度心理

刘小春 万春华 吴爱莲 黄茶英 罗连华 邓爱华

江西省胸科医院内五科,江西南昌 330006

艾滋病(AIDS)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由艾滋病毒感染导致。AIDS 患者以持续发热、淋巴结肿大为典型症状,其危害体现在可对脏器功能造成严重损害,晚期患者多因并发症而死亡。据相关数据央视统计2017年中国约15 251 人死于AIDS,可见其危害性之大[1]。近年来因不洁性交、吸毒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提升,我国AIDS 人数增长显著,因此,对AIDS 予以预防、控制成为目前人们关注的共同话题。基于AIDS 患者面临巨大的就业歧视、社会歧视背景下,建立“红丝带关爱中心”应运而生,起到积极的社会意义。在对AIDS 患者开展治疗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可增加患者疾病认知,缓解患者负面情绪。舒适护理是指通过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干预,使患者保持愉悦状态的一种干预。本研究对90 例AIDS患者分组干预,探究“红丝带关爱中心”联合舒适护理的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AIDS 患者,按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5)。对照组中,男28 例,女17 例;年龄26~67岁,平均(43.7±4.2)岁;传播方式:血液传播13 例,性传播32 例;病程1~7年,平均(5.24±1.06)年。观察组中,男30 例,女15 例;年龄25~69 岁,平均(44.1±4.0)岁;传播方式:血液传播16 例,性传播29 例;病程1~8年,平均(5.24±1.01)年。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盗汗、淋巴结肿大、胸痛、咳嗽等症状。纳入标准:①符合《艾滋病诊疗指南第3 版》[2](2015 版);②年龄≥25 岁;③患者及家属签署同意书,本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脏器功能障碍患者;②缺乏有效沟通患者;③免疫系统疾病患者[3]。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用药指导(做好患者用药监督、提醒,告知严格按照医嘱的用药方案治疗)、心理护理(对存在焦虑、不安、恐惧心理障碍患者,护理人员可全面分析患者的原因,并结合患者性格、特点,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恐惧感,缓解其不良心理)、健康教育(向患者进行基本AIDS 知识宣教,包括采取多媒体、微信公众号、讲座等多种形式,向患者说明AIDS 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危害性等,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等。

观察组开展“红丝带关爱中心” 联合舒适护理,“红丝带关爱中心”干预措施如下。①患者建立健康电子档案,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病情程度、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电话、微信等)。②设立平台:通过设立网络平台咨询平台、电话联系平台,并由专人对该平台进行维护,为患者提供相关的指导与帮助,便于患者咨询、访问。③完善“红丝带关爱中心”管理制度:对以往临床经验总结,提出设立AIDS“红丝带关爱站”,要求护理人员热情接待患者,通过丰富的专业性,为患者提供更佳的服务干预。舒适护理如下。①生理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应用物品消毒,做好患者血液、体液隔离,患者严格卧床休息,保持患者病房安静、加强空气流通,予以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告知患者保持口腔清洁,加强患者皮肤护理,监督患者正确服药等。②心理护理:患者受到病情因素影响,会出现自卑、恐惧等心理,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沟通,分析患者心理障碍,鼓励患者积极诉说,多陪伴患者,减轻患者孤独感,予以足够的尊重,让患者体会到工作人员的关心、温暖。对于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的患者,在护理期,可以通过注意力转移法,缓解其负面心理,如可通过与患者聊天,知晓患者的兴趣爱好,喜欢下象棋、五子棋患者,护理人员可在空闲时间或叮嘱患者家属陪同患者一起下棋,对喜欢音乐的患者,可询问喜欢的音乐类型,通过播放《棉花糖》《我相信》等轻松、正能量的歌曲,改善患者的心情,予以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③社会支持:患者的家属、朋友等多鼓励、关心患者,让患者知晓不是自己在面对,体会到来自家庭、社会的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两组护理时间为3 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包括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评分(SF-36)、满意度评分。评价标准如下。

①SAS 评分: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判定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评分,共100 分,分界为50 分,低于该分界值表示无焦虑,超过该分界值,以≥70 分为重度,以60~69 分为中度,以50~59 分为轻度,患者焦虑越严重,评分越高[4]。②SDS 评分: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干预前后患者抑郁效果评分,分界点53 分,根据评分分级,轻度:53~62 分,中度:63~72 分,重度:≥73分,<53 分表示不存在抑郁[5]。③SF-36 评分:应用生活质量自评量表(SF-36)对评估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情况,包括生理、躯体、社会、心理4 个方面,以总分100 分,分数、生活质量成正比关系[6]。④满意度:应用满意度调查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86)评估患者对护理方面满意情况,百分制判定,十分满意:评分>70 分,满意:评分<50~70 分,不满意:评分<50 分,总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 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SAS、SDS 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 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 评分的比较(分,±s)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bP<0.05

对照组(n=45)观察组(n=45)t 值P 值67.4±7.2 66.8±6.9 0.404 0.687 44.7±2.2b 41.8±1.6b 7.151 0.000 68.8±8.7 70.1±8.4 0.721 0.473 46.9±2.4b 44.3±1.8b 5.814 0.000组别 SAS 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SDS 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2.2 两组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n(%)]

2.3 两组SF-36 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的生理、躯体、社会、心理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SF-36 各内容评分的比较(分,±s)

表3 两组SF-36 各内容评分的比较(分,±s)

对照组(n=45)观察组(n=45)t 值P 值20.32±1.11 22.62±0.40 13.077 0.000 18.81±1.71 20.22±0.61 5.210 0.000 19.11±2.13 22.71±0.42 11.124 0.000 19.82±1.83 20.71±0.92 2.915 0.005组别 生理功能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心理功能

3 讨论

目前,AIDS 不仅是公共卫生问题,更是社会问题,该疾病的流行,对人们的健康、社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相关研究发现,大部分人群对AIDS 的发生、传播、预防等相关知识认知不足,在生活中自我保护能力差,导致AIDS 发生率越来越高。近几年,随着AIDS 发病率的升高,该疾病备受人们的关注。相关研究在报道中发现,大部分患者均存在程度不一的心理障碍,表现为不安、烦躁、紧张等负面情绪,影响疾病的治疗,提出对于AIDS 患者,要加强对其心理方面的干预,以缓解其不良心理,减轻AIDS 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8]。目前,如何对AIDS 予以有效预防,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医疗机构、社会关心的重点问题。

常规护理是以往临床常用的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有单一性的特点,在护理中,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等,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未对患者心理疏导予以足够重视,只是进行简单的干预,对患者负面心理疏导效果不理想,而心情直接影响患者预后效果,除了对患者实施对症护理外,要对患者心理干预予以足够的重视,让患者身、心均得到有效的干预。“红丝带”于20 世纪80年代末出现,是美国艺术家用来悼念AIDS 死亡同伴的物品,之后人们便将“红丝带”作为关爱的一种象征。建立“红丝带关爱中心”,主要是通过宣传教育、模拟体验等,增加人们对AIDS 的认识,让人们知晓如何正常进行AIDS 的预防,该中心的建立对AIDS 防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9-12]。随着医学水平的提升,临床护理模式也在不断发生改变,舒适护理就是随着医疗模式转变的新产物,舒适护理是一种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具有个体性、整体性特点的护理模式,舒适护理的目的在于让患者生理、社会、心理上达到愉快程度,让患者保持舒适状态。大量研究指出,对于AIDS 患者,在护理干预中,开展舒适护理,可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取得广大患者的一致认可,可以进一步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13-14]。在本研究中,对照组单纯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红丝带关爱中心”+舒适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在未开展干预前,对照组、观察组的SAS、SDS 评分、SF-36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在采取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红丝带关爱中心”的设立可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辅助舒适护理,让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得到明显的改善,利于病情的恢复。徐丽娟[15]在研究中对100 例AIDS 患者分为甲、乙组各50 例,分别开展常规护理、舒适护理,结果显示,乙组满意度评分[(98.01±1.02)分]高于甲组[(83.81±2.03)分],生活质量高、中比例62%、32%高于甲组48%、30%,治疗后的体征评分、体质量等指标改善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AIDS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模式的效果远优于常规护理,可作为重要的护理模式用于临床。本研究的SF-36 评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红丝带关爱中心”+舒适护理在AIDS 患者临床中开展,增加护患沟通的机会,利于不和谐关系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因为患者的认知度提升,增强预防和自我保护能力,而使生活质量得到极大的改善与提升。综合性分析发现,对AIDS 患者进行临床干预中,在建立红“丝带关爱中心”的基础上联合舒适护理,能为患者提供多方位、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护患关系也明显缓解,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综上所述,AIDS 患者临床干预中,“红丝带关爱中心”+舒适护理应用,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护理效果确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红丝满意度心理
扬州市深化“红丝带”经验做法推进有奖举报工作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心理小测试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心理感受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飘着红丝带的路
中华红丝带基金5年间用于健康包资金达4078.1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