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教学在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中的路径探析

2020-11-22 04:47
运动精品 2020年12期
关键词:微格师范生理论

江 甦 罗 姝 范 青

微格教学在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中的路径探析

江 甦1罗 姝2范 青2

(1.四川师范大学,四川 成都 610101;2.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阐述微格教学的概念、特征,分析微格教学提升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可行性,提出有效提高教学技能的路径,包括深入微格教学理论学习、加强微格教学案例学习、发挥现代技术的长处和优势、加强微格教学实践等。

微格教学、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路径

教学技能是考核师范生的一种方法和途径,而微格教学是师范生培训教学技能的一门重要课程,使师范生通过学习来提高教学技能;因为它是以实践作为第一出发点,能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师范生教学能力,所以一直受到师生一致好评。从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由学生自行考取现状出发,在提高师范生理论水平的同时,也要增强其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师范生教学技能[1]。教育部规定每年以省为单位举行师范技能大赛,在体育学科中微格教学也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展示教学技能的一条途径;它既能增强学生教学技能的掌握,也能间接促进未来教师教学技能发展。尽管如此,怎样用微格教学来提高学生教学技能,也是在现实中亟须解决的一大问题,本文对如何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进行探讨。

1 微格教学的内涵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又称小型教学、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它是一种把复杂的教学行为过程分解为许多容易掌握的单一技能,并对每一项技能提出训练目标,同时用比较短的时间对师范生或在职教师教学技能进行反复训练的一种方法。[2]而它的创始人爱伦教授认为:“它是一种可控制的,缩小了的教学环境,它使准备成为或已是教师的人有可能集中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3]它本身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新媒体技术,通过网络把变化的环境,控制转变为灵活多变的因素进行教学技能训练,进而转化成目标明朗、可操作、可实践的单个教学技能训练,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观摩反馈和改进。

2 微格教学的特征

第一,目标明确,核心突出。微格教学是采用实践进行,所需时间短,在实训时是具体针对某一教学技能,具有很强目的性,因此课堂上教学时中心思想明确,不必考虑其它因素,而且在一次训练时,通常是选取某一教学技能进行针对性训练,训练时间大约为5分钟,要求受训者掌握技能全面;从而把内容进行内化和吸收,以达到教学目标。

第二,反馈及时,改进迅速。教学过程中采用现代化设备,能够记录授课者课堂中的所有表现,并且在结束以后能够进行回放,针对不足之处迅速改进;也可以课后下载反复观看,通过反馈从而及时强化教学技能,进而提高实时性的效果;而且每位学生都能够看到自己上课时详细情况以及自身的仪容仪表,能激起学生积极性,进而去思考、揣摩如何在自身基础之上进行查漏补缺,进而在课堂上呈现出精心设计的教学设计。

第三,环境独特,便于思考。由于常规教学环境束缚,大班教学,学生多、教师费力、效果却不高的现象。根据这种现象,微格教学可以改变其教学环境,把课堂环境设置更靠近真实的教学环境,而且教学规模是小班化教学,外加学生人数较少,训练时间短,利于教师仔细点评,也利于学生克服台上害羞等现象;不仅促进学生对教学技能的掌握和提高,[4]而且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还可以激发创新思维。

第四,理论实践,紧密相连。微格教学基础是建立在现代教育学、目标控制论、系统论等理论之上,在实践环节中的示范、评价等部分又体现出理论基础。因此实践与理论是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整体,因此在教学中不应考虑单方面,也不能摒弃一方;而是需要将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进而把教学理念体现于教学行为之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兴趣性、同时也能提高教学效果。

3 微格教学提升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可行性分析

3.1 有利于教学观念的研究与更新

教学方式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束缚,使教师处于主动输出,学生位于被动输入;而教学只注重教法,反而没有考虑学法。这种单方面教学理念,严重阻碍学生积极性,导致学习主动性降低,从而缺乏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现代教学观念更明确主体性和主导性的地位,还要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不仅注重能力发展,更注重知识转化。[5]而微格教学一大特点是以课程知识为理论基础,强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使这一过程是双向。在实践中受训者就是这堂课的主导者,指导教师是起组织和指导作用,而在课中的教学设计、教案编写、学生示范等全部由学生组织安排。事实上,微格教学训练随着与时俱进,方式新颖,使培训学生在课堂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不仅要在内容上,还应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进行更新,同时也能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最终促使微格教学观念发生更新与进步。

3.2 有利于教学理论研究的科学化和系统化

对微格教学研究要依靠基本理论,这也是教师展开教学的依据;为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前提是掌握教育学知识和技能作为基础知识结构框架。研究表明,综合教学能力形成前提是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学科教学过程中应该具备哪些技能、各项技能包括的内容等,这都要进行探讨和学习;从而促进对微格教学的基本理论进行初步研究,并逐渐向更深层次挖掘。例如:微格教学包括教学环境 (教师、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物质要素) 、教学主体 (学生)、教学客体 (教学课程) 这三大要素, 这其中也涉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过程教学要素和几者之间相互关系, 这也包含着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某一教学技能。[6]而其中教学设计就是体现系统论的基本方法和思想,通过相互印证从而使理论指导实践达到科学化和系统化水平。

3.3 有利于教学技能训练的针对性与全面性

人民教师是师范生未来的工作岗位,由于职业特殊性就决定其技能的独特性,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师范生从毕业到参加工作这一阶段,他们以教师身份亲自参加实践的机会并不多;使有知识理论框架,但却并没有一线教学经验,很大部分也只是去模仿其它教师上课情景,结果是只得其表,不得其质。为解决这一问题主要是以下几条途径,第一教育见习;第二教育实习;而最主要办法也就是最后一条“微格教学”。因为在现实课堂教学中,由于环境多变会产生对不足之处具有针对性改正;而微格教学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每节课可以针对每一个单项技能进行视频回放,从而达到针对性学习。例如在体育学科中体育教育学生在演示技能上需要重点训练, 语言能力欠缺的学生要多进行言语技能的训练等[7]。在开场部分肯定是进场对教师评委进行问好,任何人都会喜欢精神饱满的状态,有些同学对这一技能不满意可以进行针对性练习;这样就降低学习难度,当然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必须要进授课的结束,又必须考虑到课堂全面性,在经历单一教学技能后进行学习时就会进行全貌展示;最后从一堂课教学设计所需的教学技能具有针对性训练,从而达到针对性和全面性的目的。

4 微格教学提升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路径探究

4.1 强化教学理论的研究与学习

微格教学的教学技能培训是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所进行的[8]。理论能够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同时也是师范生进行学习的基本依据。而首先应该使授课教师进行相关理论研究和讲解,使教师进行知识内化,其次才是把内化的知识通过讲解使学生知道教学技能的结构,最后使双方形成相应的目标意识[9]。这样有利于学习吸收,同时也能够利于知识正迁移。一个掌握优秀教学技能的师范生不仅把技能训练作为主线,而且还把理论作为先导,理论是进行训练的基础,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是进行技能训练;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加科学的促进技能掌握。经过研究表明,让师范生进行教学技能、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等内容学习和研究,能够形成一定认知结构和构建必备的微格教学理论框架,从而提高教学训练成效。例如,本次课授课内容是针对教学技能作为此次训练内容,指导教师就应该介绍教学技能是什么,有哪些类型,学习教学技能的目的是什么,在进行教学技能学习时应该注意哪些原则及重点。

4.2 提供典型案例进行学习

理论是支撑进行教学的依据,而经典案例学习能够从两方面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理解指导教师所讲解的理论内容,另一方面可以更全面掌握教学技能,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条途径来推进案例学习。首先案例部分主要是让授课教师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在不同课堂上、面对不同运动技能的师范技能讲解方式,并且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10]其次在讲授案例过程中,在确保教学技能学习和学生理解的同时,进而改变创新技能的教学方法;最后在经验部分,可以聘请有经验的一线教师,定期来学校进行讲座专题,在课堂上如何把案例中教学技能进行知识整合和内化,从而达到案例教学的作用。例如,在体育学科中口令是教师必备技能,教师在这个时候辅之以相应的优秀案例以此来强化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认知,指导教师可以先用喊“齐步走”使机体听到齐的时候就是预令,在听到步走两个字的时候就是动令,中间要有个明显的停顿。学生在练习的时刻,使一练、二练、三练,有不同感受,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在实践中找到属于自身的教学方法,最后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4.3 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和长处

微格教学自诞生之时起,就结合摄像机进行教学反馈,所以与教育信息技术紧密相接;但随着科技发展, 微格教学依托网络教学平台, 实现学习个性化、自主化[11]。而关于这一系列的案例和资源,都可以放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共享,学生们可以线下和课后在网络上下载或观看。而且在课堂上针对单项技能训练时开启录制视频功能,在结束后,可以第一时间进行播放回看。首先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然后指导教师和其它学生根据相应指标进行评论,形成教师评价、自评、他评三者的模式,从而及时指出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例如,在进行教学目标技能训练之后,学生先自己进行目标评价,最后教师和其他学生结合教学目标评价标准从更为客观之处进行评价;对单一教学技能训练可以进行反复观看和及时评价,每次进行单一技能训练之后都有所提高,最后再把技能进行综合整合,形成“练习、反馈、再练习的成长模式;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教学技能,而且还可以提高教师教学效率。

4.4 加强教学技能的指导与实践

在进行教学技能训练时需要运用具体方式和方法进行训练,为促进技能更好掌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在选拔指导教师时,就要提升自身素质,为加强指导教师对中小学一线教学情况进行熟悉和了解,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安排教师在实习基地担任指导教师,便于更有针对性和及时性指导或者也可以与中小学一线教师开展交流会进行专业探讨,也可以借鉴其它地区学校建立考核制度。其次,在设备等硬件上建设和管理,硬件也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设备不仅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包括、主机、摄像头、投影仪等设备;软件包括往届学生所留下来的视频材料和实习实践的材料库。训练的重要环节是实践,为更好讲解教学技能与实训课程两者之间的联系, 师范生在微格教学讲授前,需要对课堂作必要的要求, 来阐述自己的教学思路。[12]在进行教学训练时没有具体时间限制,但是一般在15分钟左右,为了保证课堂中教学纪律和效率,一般不会干预实训学生;由于上课前就开启系统自动录像功能,可以从反馈录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更加详细的改进和修正,以此提高实践教学意义,进而为正式实习打下良好基础。

5 结语

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现代教育也需要借助相应科技进行教学。在训练时应明确训练目标,在借鉴其他学科教学经验时,找到适合本学科特性的方法,在引入新的学习和教学方法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对问题敢于提出质疑、分析原因和寻找解决方法[13]。同时寻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科学角度来提高教学技能,以此来提高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14],进而完成培养目标,以适应未来教学和科研需要,最终为我国中小学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1]王华蓉.关于微格教学的新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7(3):112-115.

[2]吴志敏.微格教学——提升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有效路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2):146-147.

[3]刘水平.微格教学理论与实践[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5:18.

[4]莫思梅,刘敦晓.微格教学在体育师范生三项教学技能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6,35(1):126-131.

[5]刘国皇.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的高校师范生微格教学实践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3(1):57-60.

[6]王烈琴.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微格教学的现状及建议[J].商洛学院学报,2008(1):71-75.

[7]韩晋.论微格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86-89.

[8]谭明雄.利用微格教学法强化师范生教育实习前的化学教学技能训练[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3) .

[9]龚成,李嘉美,梁慧仪.微格教学提升师范生教学技能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2):82.

[10]江甦,李亚川.PCK理论视野下体育教育专业师范技能培养路径探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9,38(9):836-839.

[11]全建强.微格教学的历史、发展与重构[J].历史教学问题,2017(1):121-124.

[12]汪振海,张东慧.微格教学法在教学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0(3):51-56.

[13]蒋建琼.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现状及路径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9,38(4):115-117.

[14]李亚川,江甦.加拿大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分析与启示[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12):130-131.

On the Path of Using Micro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Skill Training for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JIANG Su, etal.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101, Sichuan, China)

江甦(1993—),硕士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理论。

猜你喜欢
微格师范生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The Research on Classroom Question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Under Constructive Theory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微格教学法在体育院校速度滑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