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中体育教学中强化体能训练的路径

2020-11-24 22:13李丽梅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中学
灌篮 2020年10期
关键词:体能训练体育教师教学内容

李丽梅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中学

体能教育是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体育兴趣培养和身体素质提升的教改焦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理念和意识的重要抓手,只有切实加大体能训练力度,做好体能训练工作,才能为后续的体育教学改革工作奠定基础,提供条件。目前,我国高中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是制约高中体育教学事业发展和全面培养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果学生缺乏良好的身体体质,将难以真正地投入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无法感受到各类体育项目所蕴含的运动魅力和体育理念,可能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因此将体能训练作为体育教学课程构建和改革的根本,有其鲜明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一、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概述

我国大多数高中生的身体健康情况令人担忧,超重学生的比例在逐年增加,繁重的学业让学生压力大,使得多数学生对体育活动并不重视,甚至认为体育活动是在影响自己文化课的学习进度,最终导致体育锻炼的缺乏。据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视力不良率已经达到85%,学生的耐力素质、力量素质、柔韧素质三个方面都在下降,学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设施陈旧,没有针对学生的现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方式以及教学方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不明确,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最终导致体育教学水平远低于体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强化体能训练的路径

(一)改革和创新教师的教学方式

在当前大发展的教育背景之下,我国应充分重视高中体育生的体育教育,充分调动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学习积极性。在当前的高中足球体育训练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对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以人为本,科学教育作为高中体育教育课程的发展目标。在体育课程的教育培养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学生的体质健康培养,重点关注学生体能训练和培养的具体表现。根据学生的反应和身体素质的变化及时调整体能训练方案。学生进行体能训练时,对于强度过大的体能训练,通常会表现出无法坚持和难以忍受的生理以及心理状态。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对训练方案进行调整,以适应学生的承受能力。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树立强大的信心和坚定的信念,鼓励学生坚持体能训练不断增强自身的体能素质,在艰苦的体能训练过程中获得胜利。教师发现学生犯错误或者是一些偷懒的情况应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而不应该对学生过分苛责,否则可能会使学生丧失坚持体能训练的自信,甚至造成学生出现逆反心理。

(二)提高体能训练内容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解放学生的天性,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动力,让学生在体能训练中获得快乐。充分考虑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身体状况,适时鼓励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带着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练习。积极开发趣味性练习项目,与学生进行交流,集思广益,让学生说出自己所希望获得的体能训练方式。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体能训练同样如此,只有当体育教师敢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并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才能保证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例如,体能训练的内容可以安排障碍接力赛跑、异程接力赛跑、双人趣味赛跑等;或以闯关挑战赛为锻炼形式,设置跨栏、设置定向目标、掷实心球、掷沙包等活动,通过这些有趣的形式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

(三)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分层教育机制

在理论研究层面,体能训练能够切实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参与各类体育健身活动的兴趣,然而在现有的体能训练课程中,如何激发并培养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兴趣,则成为体育教学课程构建的主要问题。首先,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体机能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并制定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目标体系。结合不同小组的身体机能、学习能力,设计分层化教学内容。其次,以兴趣为导向,形成灵活自由的课程体系。即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将特定的体育教学内容作为激发学生兴趣的抓手,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参与体育教学活动。而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循序渐进地渗透相应的体能训练内容,帮助学生认清体能训练与体育学习之间的关系。再次,利用激励机制引导学生坚持体能训练活动。体育教师可通过网络社交平台或通信工具,实时监督学生的体能训练情况,并以物质或精神激励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坚持体能训练的习惯和意识。最后,根据分层教学目标,将不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能训练的支持下,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此外,在兴趣培养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可将体育社团与体育教学相联系,引导学生参与各类体育社团,并在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四)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尤为重要,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现状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因此,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能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正确看待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不同学生间的差异进行针对性的帮助和引导。因此,一名合格的高中体育教师,必须完全熟知班级中每位同学的身体素质状况,以此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除此之外,教师需要重视教学内容选择的针对性以及灵活性,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设计。

三、结语

高中体育教学课程构建面临着两大难题,即“体能训练”和“学习兴趣”,如果教师无法解决体育教学的难题,将严重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难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因此,在体育教学课程构建的背景下,体育教师应从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分层教学的角度出发,优化教学模式和过程,唯有如此,才能切实地解决体育教学在“体能训练”和“学习兴趣”上的问题,提升体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教学过程,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体能训练体育教师教学内容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康复性体能训练在跆拳道运动损伤中的防治研究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我国冰壶运动员备战冬奥会竞技体能训练的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