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应用探析∗

2020-11-25 08:16吴钗芸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资源

吴钗芸

(湖北工程学院图书馆,湖北 孝感 432000)

1 背景

互联网时代,数字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关注、被传递,民众已习惯于利用电脑、手机、电子书阅读器和平板电脑等数字化终端获取信息。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因此,其应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提倡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虽然利用微信、QQ、微博等新媒体,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推广活动,但未能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未能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阅读需求。 新媒体为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途径,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充分挖掘新媒体的潜力,为读者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

2 新媒体阅读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新趋势

新媒体又称数字媒体、网络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 它除具有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的功能外,还具有交互、即时、融合与延展等新特征。新媒体的种类很多,以网络新媒体、移动新媒体、数字新媒体等为主。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个性化、共享性及交互性等特点。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数字化移动终端突破了时空限制,能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资源。

国民阅读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08 年至2019年,成年国民的新媒体阅读接触率由24.5%上升到79.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移动阅读终端的增多,新媒体阅读的内容也更加丰富,为民众随时随地阅读提供了便利。 新媒体阅读逐渐成为主流阅读方式,2019 年有76.1%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 可以预见,新媒体阅读还将持续影响全民阅读总量和不断改变国民的阅读习惯。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数字资源,是高校的数字阅读中心。 目前,电脑和手机已成为大学生必备的学习、生活用品,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新媒体阅读意识,他们倾向于新媒体阅读,尤其是手机阅读。

3 新媒体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中使用广泛

为了满足教学和科研需求,高校图书馆不断加强数字资源建设,不仅向数据商购买了一些专业数据库,还自建了数字图书馆。 丰富的数字资源为高校图书馆利用新媒体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提供了资源支撑。 很多高校图书馆在门户网站设置了数字资源的索引、简介及搜索引擎,为师生快速查找、浏览和阅读提供了便利,提高了他们的阅读效率。 一些高校图书馆还专门设置了阅读推广栏目,引导师生进行新媒体阅读。 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在“阅读推荐”栏目下设置了新书通报、教授推荐阅读和学子推荐阅读等二级栏目,武汉大学图书馆在“阅读推荐”栏目下设置了借阅排行榜、推荐书目和小布搜书等二级栏目,成都大学图书馆在“推荐阅读”栏目下设置了经典读书、专题必读、名家推荐、机构推荐和教授推荐等二级栏目。

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阅读平台,设置了推介新书、发布新书资讯、专家评书、专家推介和读者反馈等栏目,以拓宽师生的新媒体阅读渠道,增强阅读推广活动的互动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阅读平台的互动性更强,推送信息的形式更加丰富,既有文字又有图片、音频和视频,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阅读推广活动的积极性。 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可通过新媒体平台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文献传递、查新等。

许多高校图书馆积极利用新媒体阅读平台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阅读推广品牌,如重庆大学图书馆的“以书评促阅读”、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阅读,让校园更美丽”、兰州财经大学图书馆的“沐浴书海、学满校园”、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的“聆听经典,品味书香”、四川大学图书馆的“微拍电子书”、武汉大学图书馆的“在线名著知识问答”、中国计量大学图书馆“微信抢书”“晨读打卡”等。 高校图书馆利用新媒体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流程如下:在微信公众平台、微博发布阅读推广活动信息(包括活动主题、时间、地点和方式);招募活动所需的工作人员,选拔参赛人员;及时将活动内容上传到微信公众平台和微博,获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对阅读推广活动进行评价、总结,为下一次开展活动提供参考。

4 高校图书馆新媒体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

4.1 数字化资源相对不足

高校师生从事专业研究与学习需要相关资源作支撑,但这些专业资源在校外的公共平台很难获得,或者需要支付一定费用才能获得。 一些经费充足的高校图书馆购买或自建了多种数据库,拥有丰富的数字资源,能够满足师生的专业需求。 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高校图书馆来说,由于经费有限,各馆仅能购买或自建一些重点学科急需的数据库或数字资源,不能满足全校师生的多元化信息需求。

4.2 未能充分发挥新媒体功能

高校图书馆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介绍新书及发布书评、讲座、阅读推广活动信息等,未能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互动功能。 甚至有些高校图书馆对新媒体平台疏于管理,很少更新信息。

4.3 新媒体关注度不够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都会在“世界读书日”举办阅读推广活动,并通过新媒体发布活动信息。 但是,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前,高校图书馆很少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和组织活动;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后,也很少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互动功能获取读者的建议和意见,不能及时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 由于高校图书馆开展的新媒体阅读推广活动未能形成品牌效应,导致读者的关注度较低。

4.4 新媒体阅读碎片化

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向读者推送信息,如新书推介、信息活动推介、专家书评等。 由于这些推介内容篇幅有限,致使读者不能系统、深入地了解活动情况,新媒体阅读碎片化现象凸显。

4.5 新媒体阅读推广无法形成规模效应

新媒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媒体阅读推广是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发展趋势之一。 大多数高校图书馆虽然认识到新媒体阅读推广的重要性,但在利用新媒体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过程中没有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没有明确的目标、完整的计划安排和规范有效的评价体系,无法形成规模效应。

5 高校图书馆新媒体阅读推广的途径

新媒体阅读推广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阅读工作的多个方面,需要专门的部门机构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 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优势,组建专门的新媒体阅读推广管理机构,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完善新媒体阅读推广工作模式,推动阅读推广活动的持续开展。

5.1 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

高校图书馆不仅要充分挖掘馆藏资源潜力,对馆藏纸质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整合各院系资料室资源、教师教学研究成果及讲座等,建立特色资源库,还要利用有限经费购买价值较高的数据库,特别是与学校重点专业和学科相关的数据库资源,为新媒体阅读推广提供资源支撑。 此外,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联盟学校图书馆等单位的电子资源,弥补自身数字化资源的不足,助力学校优势专业和学科的发展。

5.2 提高学生的数字阅读技能

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学生特点,制订科学的培训计划,提高学生的数字阅读技能。 针对新生,高校图书馆可向他们讲授数字阅读基本知识,引导他们正确利用新媒体检索和获取数字资源;针对大二、大三学生,高校图书馆可为他们搭建新媒体阅读交流平台,提升他们的检索能力;针对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高校图书馆可提升他们的信息获取能力,向他们介绍校内外的专业数据库,引导他们熟练利用新媒体获取数字资源。 这种分级分层的新媒体知识培训模式既能提高学生的数字阅读技能、文献资料获取能力,也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字阅读习惯。

5.3 建立专门的新媒体阅读推广组织机构

高校图书馆可建立专门的新媒体阅读推广组织机构,设置新媒体阅读推广岗位,由专人专职负责阅读推广工作。 该组织机构应负责制订新媒体阅读推广的长期和短期计划,策划与组织阅读推广活动,联系校内外的专家学者举办讲座,并通过新媒体平台与读者互动;指导大学生阅读社团工作,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校内外媒体联动,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打造新媒体阅读推广品牌;构建新媒体阅读推广评价体系,进而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

5.4 完善新媒体阅读推广工作模式

高校图书馆可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功能,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推广活动,如讨论、讲座、演讲等,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正能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内容的碎片化是新媒体阅读的一个典型特征,碎片化阅读不利于学生进行系统、深入的专业学习。 高校图书馆可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互动功能,举办线上阅读推广活动,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邀请专家学者及时解决他们在数字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字阅读习惯。

猜你喜欢
数字图书馆资源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图书馆
答数字
数字看G20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去图书馆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