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写作在中国:复旦大学模式

2020-11-25 09:16王宏图
写作 2020年3期
关键词:中文系复旦大学硕士

王宏图

复旦大学是中国最早高举创意写作大旗的两所高校之一,是中国创意写作学科创建的先驱之一,这里名师云集,精英荟萃,有王安忆、陈思和等名家。2007年,复旦大学率先在中国内地招收“文学写作”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这一创举缘起于中国著名作家王安忆2004年加盟复旦大学中文系,使得中文系的学科发展有了新的生长点。

一、创意写作的起步

王安忆来到复旦大学之前,中文系也有教师从事文学创作,但是没有王安忆老师那么出名,那么有影响,王老师的加盟确实为中文系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要想马上创立一个新的学科点,会碰到体制上及其他方面的很多困难:首先当时国家对学术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严格控制,如果新设写作专业招收研究生,势必要从其他专业挖取名额,这就会造成很多矛盾。因而这项工作起先举步维艰。还有另外一条路径,那就是仿照美国的模式,设立MFA艺术硕士专业点,但这也有相当大的难度。于是复旦中文系在2007年先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二级学科下面设立了文学写作的硕士方向,该方向一年只招生一两个人。文学写作硕士点跟其他文学专业硕士点有点儿不一样,面向写作方向,毕业成果需要提交3万字左右的文学作品;同时从学科类型上说,它又是学术类研究生,不能把理论完全放弃不顾,因此除了作品外,还要提交2万字左右的学术论文。这样试点了几年,每年才招一两个学生,大家觉得学科这样零敲碎打很难有大规模的发展,而有的同学出于功利考虑,开始满怀写作的热情,后来觉得自己写作天赋不行,读了两年半之后直接去攻读学术类博士去了,这样一来最后留在写作方向上的没几个学生。

从2008年开始,在陈思和、王安忆老师领衔下,复旦中文系开始仿照美国的模式,筹备设立MFA艺术硕士点,这样的优点是可以一下子大幅增加招生人数,获得规模效应。学科的申请过程比较费周折,因为当时大学中文系培养的全是学术类的人才,要申请一个艺术硕士点专业学位,工作难度之大局外人难以想象。搞学科建设的老师知道,现在国家学科体系中艺术类已经独立出来,当时还屈居于文学这一大类之下。很多人觉得文学已经管辖艺术多年,现在又要挤到艺术中来玩,情感上接受不了,因而前期申请遇到很大阻力。艺术类专业学位硕士点一共只有8个,创意写作最好另立一个,成为第九个点。但没有成功,于是教育部便采取了一个折衷的办法,把我们创意写作专业挂在戏剧类下面。从很多方面来说,文学写作与戏剧还是最为亲近的。从2009年开始,复旦大学就开始在全国设立首个以戏剧冠名的创意写作专业学位硕士点,而那时正好国家大力推广专业学位教育,大批量增加专业硕士生的名额,当时计划2015年要让专业学位硕士和学术学位硕士达到1:1。后来专业学位的发展速度超出了人们的预想,从第三年开始,上述目标就提前达到了。最初教育部给我们专业的招生名额是20个,由于种种因素,2010年第一届实际上只招收了12个学生,后来逐年增多,到今年(2017年)已经是第8次招生,一共招了128个人,有93人顺利取得了艺术硕士学位。

二、创意写作的学制、生源与理念

复旦大学的创意写作的学制原先定为两年,申请期间我在德国汉堡孔子学院工作,没有直接参与这一工作。最初的设想是招收有一定写作经验的学生,申请入学时需要递交一定数量的作品,像英国的东英吉利大学和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大学创意写作专业的学习年限就很短,一般是一年多或者两年,而课程则很少。然而,后来的生源情况跟预期有很大的差异。首先,考进来的学生百分之八九十算不上有相当造诣的作家,他们早已都被中国作协的鲁迅文学院收编了;其次,如果要进入我们专业学习,他们必须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有时候英语等课程的要求他们不一定能达到,所以最后考进来的大多是有一定写作积累的文学爱好者;再次,我们对其他学校的情况不了解,中文系的学术学位硕士需要修满36个学分,其中上课32个,论文4个。当时复旦大学在探索时认为专业学位重在专业技能培训,不需要那么多学分,后来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为艺术硕士制定的培养大纲将原先的30多个学分增加到50多个学分,据有关专家说这还是借鉴了香港大学里的培养经验。这样一来,两年的学制造成很大的困难。第一年课程学习就很紧张,第二年9、10月份学生参加毕业作品开题后,到元旦春节以后就要把初稿拿出来。对一个有一定经验的初出茅庐的作家来说这并不困难,但对一个只有一点儿写作基础的学生来说,还是有相当难度的,而且写作进程显得很匆忙。现在为了保证研究生的毕业质量,学校设计的毕业流程冗长且费时,比如过去5、6月份答辩通过就结束,现在3月初就要进行预答辩,然后再送外审。时间安排上很不均匀,3、4月份非常繁忙,送外审后一下就松下来,有很多空闲时间。经向教育部请示,从2016年开始,复旦大学把创意写作专业从两年制改为三年制。三年制时间上比较充裕,对学生就业实习也有好处。复旦跟国外、台港地区很多大学有交流关系,实行了三年制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外出去交流,而原来两年的学制非常紧张,几乎没有这种可能性。但实现了三年制之后也出现了不良的倾向,学生毕业作品开过题了,但在研二到研三一年间可能什么都不写,反正时间多的是。所以,培养进程和节奏还要看实践情况进行调整。

在大学课堂中有机会学习文学创作,实际上是很多学生的心声。在五六十年代,特别是“文革”以后很多人报考像北大、复旦的中文系实际上是想当作家,想从事文学研究的并不多。据说当时的系主任,曾经在开学典礼上跟同学们说我们中文系是不培养作家的,这大大挫伤了具有文学创作天赋和志向的同学的积极性。事实上,近几十年来,一些大学的中文系还是出了不少作家,但这一现象和学校教学计划、教学课程安排没有关系,这是他们自己努力的成果。现在到底培养不培养作家或者写手,涉及中文系的培养理念,创作到底可不可以教,在培养理念上人们出现了不小的分歧。现在大部分创意写作项目集中在英国、北美、澳大利亚和受英语国家影响比较大的地区,葛红兵、许道军老师他们搞了个项目,对英语国家创意写作进行了精深的研究,并从中得到启示。据说瑞士也有创意写作教学机构,但从规模和影响上跟英语国家比起来明显要小得多。归根到底这就涉及一个理念,创作到底可不可以教。就其他艺术门类来说,像美术学院、音乐学院、电影学院、戏剧学院,他们都培养创作型人才,为什么在文学领域就不能培养,或者说很难培养呢?我们从美国、英国和其他国家的教学实践来看,创作人才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培养的。像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石黑一雄就是在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毕业的,这个大学跟上海大学有密切交往,5年前我也去这个学校交流过。这所学校历史不长,20世纪60年代才创办的,但他们的创意写作专业在全英国名列前茅。东英吉利大学1970年创立这个专业,一开始学生只有两个人,被誉为英国国民作家的麦克尤恩也是从这个学校毕业的。在美国,创意写作对当代美国文学的影响更是巨大,葛红兵、许道军老师编的教材里面谈到,在美国创意写作已经渗透到写作的多个领域当中去了。

三、创意写作人才培养环节一览

复旦大学创意写作硕士点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小说叙事研究与实践,一是散文与传记创作研究与实践。这里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没有诗歌创作,因为复旦大学的师资队伍中没有从事新体诗歌创作的师资力量。现在我们有一个诗人叫肖水,他在教务处工作,读在职博士学位,如果以后能够加入我们的团队,我们可以增加诗歌创作与研究的方向,这样学科方向会显得更加完备、更加齐整。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复旦大学的队伍里有六位高级职称的专职教师全程参与该专业的教育和培养工作。每位学生配备一个校内导师,还配备一个有文学创作和编辑经验的校外导师。王安忆老师是我们学科的带头人,我负责具体的日常运作。张新颖老师是现代文学研究专家,也从事诗歌和散文创作。严锋老师是比较文学方向,从事网络文化研究,是网络红人,微博粉丝500多万。梁永安老师曾经从事过历史小说的创作,在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方面有较高的造诣。龚静老师从事散文创作,得过冰心文学奖。年轻的张怡微老师是文学创作专业毕业生,今年刚入职,在台湾政治大学得到博士学位。她最早通过《新概念作文》竞赛获奖而出名,在三十岁左右的时候就已经出版了十八本书,有长篇小说《你所不知道的夜晚》,还有在《收获》上发表的长篇小说《细民盛宴》,小说集《时光请等一等》《旧时迷宫》《试验》等。她与台湾有特别的缘分,有关台湾的散文集《云物如故乡》《因为梦见你离开》《都是遗风在醉人》广受读者欢迎,她的博士论文《西游记后传》也写了25万字之多。这两年她一方面在创作上取得较大成就,另一方面在学术研究方面也有较高造诣,她根据自己的研究写成了小册子《情关西游》。我们的校外导师有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金宇澄老师,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小白老师,资深文学编辑钟红明、崔欣老师,还有作家程小莹老师。

创意写作的培养特色首先是在课程的总体设计上。创意写作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意写作能力,写作个案分析在教学中占有中心地位,因此在课程设计上一共设定了50个学分,包括公共学位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学位选修课四类课,并举办学生作品研讨会。等学生毕业作品出来之后,就与校外专家和校内导师一起评审。此外,还设立社会生活考察、实习采风等课程。“艺术原理”是教育部规定的课程,由张岩冰老师任教,她是文艺学的研究专家,特别是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有精深的研究。“小说写作实践”是最核心的课程,由王安忆老师任教,有段时间严歌苓老师也一起上课。她上课的方式是先选取一个题目,现场考查学生,如填字法;她还让大家去采风,如去鲁迅故居,之后让学生写小说,再对他们的小说进行评点。她偏重于写实,注重对学生写实功力的培养,不喜欢学生写“梦”和“自杀”,因为她觉得这是逃避写作中的困难。她通过“小说写作实践”为学生奠定写作基础。陈思和老师给学生开过“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论”,“散文经典细读”和“散文写作实践”由龚静老师任教,“海外华人文学”由梁燕丽讲授。胡中行老师开设的是“古诗词格律与创作实践”,古诗词的写作并不容易,耗时大,需要理清平仄和押韵。还有“中国古代文学概论”(陶磊)、“小说经典细读”(郜元宝)、“新诗写作实践”(肖水)、“创意写作高级讲坛”和“西方文学名著选读”(王宏图)等课程,这些课程主要是采取老师讲授和学生研讨相结合的形式,因为教学的着重点不在学术研究,而是启发学生的文学创作。研究生的培养采用研讨班和工作坊的形式,经常对作品进行研讨。在课程的内容确定上,紧紧围绕“创意写作是一门艺术”的核心理念,在丰富的人文史和艺术史背景下展开教学,防止过度理念化和抽象化。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坐下来”“走出去”“请进来”的多样方式,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思想能力、审美品格、文化意识和创作水准。

在生源质量与选拔办法方面,复旦大学“创意写作”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由中文系主办、研究生院统一管理的模式。初试为入学资格考试,采取全国联考,英语和政治都是全国联考。剩下其他两门课是“艺术基础”和“文学写作”,其中“艺术基础”是所有艺术类专业学位共有的科目。音乐专业就考音乐方面的,戏剧方面的就考戏剧的,而创意写作就考文学的,主要范围涉及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和文艺学,考查学生基本的文学基础知识和能力。“文学写作”是要求学生在三个小时内写一篇小说,采取命题作文的形式。后来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点不同,增加了写作非虚构作品的选项。复试由中文系参与创意写作艺术硕士培养的导师和相关专家组织,采取口试的形式,注重考核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学生规模方面,2010年招生是12个,2011年29个,2012年是32个,2013年31个,2014年34个,2015年32个,目前在校生有35个,到2018年9月份再招生时在校生数量有望突破50个。我们专业自2009年成立以来,截至目前,已经向全国公开招收了8届学员,人数达128人。推荐免试入学的学员人数在总招生人数所占的比例,从2010年的零到2013年的39%。来自“985”重点大学的学员比例,从2010年的17%增加到2012年的53%。录取考试的初试的平均总成绩,从第一届的328分一路狂飙到2014年的371分,最高时达到407分。

复旦大学的创意写作高级讲坛课程一般是邀请有名的作家过来讲课,2012年5月邀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茅盾文学奖得主迟子建给本专业的学员作报告;2013年秋季先后请到了剧作家曲信先,作家、《收获》杂志资深编辑叶开,诗人许德明,翻译家、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辑曹元勇,批评家、现代文学史专家杨扬等;2014年著名作家阎连科、严歌苓、虹影等人分别来给专业学员讲课。

“艺术创作方法研究”课程中,自2010年以来,先后邀请了中国连环画泰斗贺友直、上海歌舞团名誉团长舒巧、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系主任金复载、著名书法家刘天炜、纪录片研究专家林旭东、上海人民滑稽剧团团长王汝刚等各艺术门类的顶尖专家为专业学生做专题报告;2014年秋季学期,邀请到了著名画家陈丹青、美学家刘绪源、音乐家林华、戏剧家荣广润、剪纸画家乔晓光来校授课。

复旦大学开展“创意写作”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符合我国文学界的现实需要。在中国各省市的作家协会中,有数目更为可观的会员群体,绝大部分都有接受硕士阶段教育的强烈愿望。这是“创意写作”艺术硕士教育存在与展开的坚实基础,通过培养实践性的创意写作人才,可以有效地弥补我国文化生态中的结构性缺失。

在实践技能的培养与展示方面,2013年和2014年暑假,复旦大学创意写作专业的31位同学先后到上海作协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专业实践。同学们分别到《上海文学》《萌芽》、作协创联室、办公室、上海作协云文学网“青年作家孵化基地”实习,并配备相应导师。2013年5月,陈思和与王安忆老师任主编的“MFA创意写作”第一卷《有诗的好日子》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刊载了2010级4名毕业生的毕业作品片段和课程作业;2015年2月面世的第二卷《不一样的爱情故事》把2011级17位同学的作品悉数收录其中,第一部分重点展示了6位学员的毕业作品从开题、修改到定型的演变轨迹,第二部分则收录了其余11位同学的短篇作品。

在实践基地的建设和使用方面,复旦大学从2012年6月开始着手建设“创意写作”艺术硕士研究生实习基地;2012年10月,“复旦大学——上海作家协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正式挂牌运行。复旦大学“创意写作”艺术硕士培养点的负责老师与作协加强沟通,校外兼职导师全程参与到本专业学生作品写作过程中,与校内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利用假期到作协实习,借此熟悉文学编辑部、文学网站和相关文学活动的组织工作流程。

“创意写作”艺术硕士培养点设立“优秀学业奖学金”和“基础学业奖学金”,“优秀学业奖学金”获得者人数不超过每届研究生人数的35%,其中一等奖的获得人数不超过总人数的10%,奖额为12000元,二等奖奖额为10000元;“基础学业奖学金”若干名,每人8000元;设立了助管、助教岗位,作为“创意写作”艺术硕士奖助学金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每月酬金约800元左右。

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情况方面,复旦大学中文系在2012年5月和2013年11月先后主办了名称为“MFA学员赴绍兴兰亭采风”“MFA学员赴浙江海宁采风”的“暑期学校暨夏令营”,共邀请了2位专家,有29位研究生参与;2011年9月、2012年10月、2013年9月、2014年9月先后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办和复旦大学中文系承担了“文学与东西方的未来——2011上海写作计划驻市作家与复旦大学MFA师生交流会”(邀请7位专家、共29名研究生参与)、“生逢2012——2012上海写作计划驻市作家与复旦大学MFA师生交流会”(邀请7位专家、32名研究生参与)、“呼吸——2013上海写作计划驻市作家与复旦大学MFA师生交流会”(邀请7位专家、共31名研究生参与)、“时时刻刻——上海写作计划驻市作家与复旦大学MFA师生交流会”(邀请9位专家、34名研究生参与)。在学位授予方面,复旦大学从2012年6月到 2017年6月,分别授予了12、17、15、15、17、15位学生学位。

复旦大学研究生的获奖情况比较可观,薛超伟获得2008年由《萌芽》杂志社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二等奖;鲁登和何焜分别获得2012年、2015年由复旦诗社和复旦大学中文系主办的第二届和第五届“光华诗歌奖”;陈成益获得2015年国家级由中国文化报社、天津文化影视局、东丽区人民政府主办,天津市群众艺术馆、东丽区文化广播电视局协办的“第二十四届全国孙犁散文奖一等奖”;王侃瑜获得2015年国际级第六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科幻电影创意奖金奖、最佳科幻迷奖银奖、最佳新秀奖银奖;王维剑获得2015年国际级第六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编辑奖银奖。

复旦大学创意写作的第一个培养目标是培养作家、写作者、写手;第二个培养目标是培养一个文学爱好者,把他们培养成一个熟练,有资质的写作者。其实这一过程并不简单,以母语为写作媒介给人造成创意写作门槛极低的错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面临不少困难与挑战,即学生如何将已有的文学资源转化为写作能力,此外写作激情和动力匮乏、想象力贫弱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复旦大学创意写作注重语言技巧训练,注重结构上的布局谋篇、意蕴的设定、风格的选择、文化素养的培育、工作坊环境的互动激励,以及作家、批评家、出版者共谋的文学场域氛围的酿造。

应该承认,在创意写作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可教的因素,如艺术家的气质,神经感官系统的敏感度,运用语言的天赋,学生完成作品的意志,表达的欲望、机缘等。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认知的激情,形成个体化的感知方式,将世界幽暗处的真相揭示出来。想象力的激发与认知的激情密切相关,昆德拉曾说“小说‘是对被遗忘了的存在进行探询’”,藉此学会认识自我、认识他人与世界、认识历史、认知宇宙天地。而这与我们人文教育的宗旨不谋而合,即发展、完善人的内在世界,培养更为健全的人格。

猜你喜欢
中文系复旦大学硕士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中文系何为?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读中文系的人
读中文系的人
The varieties of modern English and how does this range affect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建筑学硕士揽了“瓷器活儿”
中山医院及分院画卷
黄振东作品
上海精准医疗大数据中心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