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教学思想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启示

2020-11-25 13:11欧阳秋彧刘黔敏
大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治学陈寅恪高校教师

欧阳秋彧,刘黔敏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 成都610066)

陈寅恪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扎实的国学基础和多年的海外留学经历,使其融会中西,学术造诣深厚。同时,他自称“教书匠”,终身践行教育事业,成为一代名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陈寅恪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其教学的思想和做法对如何提升高校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启示价值。

一、陈寅恪教学思想形成溯源

(一)学贯中西的求学经历:融合传统和现代思想

受家庭的影响,陈寅恪从幼年开始接受的就是独具特色的教育。其父陈三立和祖父陈宝箴不是顽固守旧之人,素来提倡新政,他也受此影响颇深。陈三立在家中创办思益学堂,采用新式教育,教授“四书五经”等课程,一派新式作风。如此教学渊源使陈寅恪不仅拥有了扎实的国学功底,而且眼界并未拘泥于传统。此外,他还走出国门,游学海外。从1902年至1925年,陈寅恪反复到日本、欧美等地名校游学,接触了当时西方最前沿的学术思想。儿时所受国学的熏陶和长期海外的游学苦读,使其学贯中西,学识渊博。他既强调对外来先进方法的学习和应用,又立足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本国问题,逐渐形成了以本土文化为本位的治学之道。不仅如此,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自由民主思想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为他此后形成独立自由的教学精神和前沿的教学思想奠定了基础。

(二)颠簸曲折的生活经历:萌发爱国重教之情

作为一名史学研究者,陈寅恪在研究学术的同时十分注重教育,这与他羁旅漂泊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陈寅恪幼年开始跟随家人辗转多地,十二岁独自漂泊海外求学,三十六岁在清华园教书不过十一年,又因战乱随校西迁。这颠簸曲折的生活经历,使他早已在心中坚定“国可亡,而史不可灭”的信念[1]。对此,其学生王永兴对他这一信念和行为解释为:“本国史之讲授,使青年学生了解本民族过去之真实情况,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之最佳途径也,亦培养热爱本民族国家并从事救国安民事业人才最佳之途径也。”[2]此外,陈寅恪也曾提倡中国学术独立:“吾国大学职责,在求本国学术之独立,此今日之公论也。”[3]不同于蔡元培所提倡的教育体制独立,陈寅恪所指更多为学术内容的独立。他希望在自己的领域,造就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使中国达到学术独立,进而实现民族的复兴。所以,爱国重教之情成为陈寅恪重视教育、坚持教学的原因之一。

(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历:形成独具特色教学思想

历史上,许多教育家将自己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如孔子创办私学、杜威创立芝加哥实验学校,都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践行、反思、丰富、完善自身的教育思想。陈寅恪亦是如此。1926年6月,36 岁的陈寅恪被聘为清华大学研究院的导师,开启了他的教学生涯。在1926-1957年间,他先后执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香港大学等多所大学。不难发现,陈寅恪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大学中度过,一直坚守在高校教学的一线。他教授多门文史课程,以指导研究生为主,但亦长期为本科生上课,在教学中践行、完善自己的教育思想。进入近代,中国社会剧变,新旧更替、思想变革,传统教育无法维系,新的文化思潮不断涌动。在这种对教育的探索得到鼓励的背景下,必然带来了许多对教育教学的独特看法。所以这也是他教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陈寅恪教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培育“新人”: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并重

陈寅恪成为一名教育家的前提是他本身是一位优秀的史学研究者,所以其治学思想对教学思想产生了很深的影响。1929年陈寅恪在《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提出了精神独立和思想自由的治学思想。文中指出:“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火,共三光而永光。”[4]246 这段话陈寅恪在挽怀友人的同时也进行了自勉,表达了自身所秉承的学术精神。1953年12月1日,他在《对科学院的答复》继而对这种精神作出系统而全面的解释:“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中。……我认为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必须脱掉‘俗谛之桎梏’,真理才能发挥,受‘俗谛之桎梏’,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5]这一治学理念也深深地影响到他的教学思想。他明确提出“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同[5]蒋天枢在《陈寅恪先生传》中记录到他曾在上课时讲到:“本课程的学习方法……经过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一定要养成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批评态度。”[6]显然此时陈寅恪已将独立精神、自由思想作为他对学生的要求与标准。陈寅恪以身作则,反对把任何一种理论作为“普遍真理”,一生追求并付诸“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于实践。并且他深切希望这种精神能够在其学生身上有所体现,并有所传承。

(二)注重“预流”:研究和教学与时俱进

陈寅恪借用“预流”一词阐述自己的治学之道。“预流”,本为佛教术语,陈寅恪对此词注为“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初果”即初见真理,指佛教进入较高境界之前的一种修行[7]。但他的用意与原意不同。《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写道:“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8]可以看出,“预流”在陈寅恪的治学中指利用领域内的新材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学术前沿的问题,也就是学术研究要与时俱进。陈寅恪虽为历史学者,却并没有把眼光局限于对过去的梳理和书本的讲学,而是与时俱进、与日俱新,故一直处于学术领先之位。同时,“预流”这一治学思想体现并贯穿于其教学思想之中。陈寅恪著名的“三不讲”原则充分体现了“预流”的教学思想。即:“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也不讲”。[9]当然,陈寅恪的原则建立在他前沿的学术研究和扎实的文学基础之上。罗香林曾在《回忆陈寅恪师》中写道:“每种课程均以新的资料见证旧闻,或于习见史籍发现新的理解。凡西洋学者对中国历史研究有新发现的,亦必逐类引证。”[10]可见,陈寅恪的教学不是照着书本读也不是照搬历史讲,而是将“预流”运用于教学,不断把新的资料带入课堂,激发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从而带来新的见解。这样不仅可以在学术上启发学生,培养他们看问题的前瞻性,还展现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艺术,使课上学生产生兴趣,引领学生进入学术道路并深入其中。季羡林就曾在《追忆陈寅恪先生》中感叹道,听他的课是一种无法比拟的享受。“在中外众多学者中,能给我这种享受的,国外只有亨利希?吕德斯(Heinrich Luders),在国内只有陈师一人。”[11]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引导下,他的一些学生很快进入学术前沿,逐步成为文史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如周一良、季羡林等。

(三)擅于“结合”:知识与方法并重

陈寅恪擅长将研究成果和治学方法应用于教学,他注重知识的学术性同时,也通过知识传递对学生进行思维和治学方法的训练。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作为史学研究者,陈寅恪关注一手史料的价值,因此提倡看原书。卞僧慧曾记录到“先生主张学习要看原书。”[12]根底的牢固是治学的关键,他希望学生在进行学术研究之前,打好牢固的史学基础。二是注重通过教学内容来进行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渗透与训练。罗香林在《回忆陈寅恪师》中提到“陈师讲学,注意自然启发,着重新的发现”。同[10]同时,他也注重研究方法的传授。石泉、李涵在《听寅恪师唐史课笔记一则》中记录到:“当年我们在成都华西坝听寅恪师讲课时……对照所保存的唐史笔记,陈师也是在讲专题之前,先介绍有关材料,基本观点与研究方法。……但却反映了陈师一贯的教学指导思想,即通过讲课教给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不过陈师并非孤立地讲方法,而是通过对史料的具体分析来传授研究方法的。”[13]由此可见,陈寅恪在教学中既注重授人以鱼,也注重授人以渔,知识的传授与方法的训练并重合一。知识在教学中不但具有了本体性的价值,也具有了工具性的价值。

三、陈寅恪教学思想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启示

综上可见,陈寅恪的高校教学思想具有鲜明性和典型性。他一生治学与大学教学不可分离,所以对当今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2019年4月19日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9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推动高校教师将老师作为第一身份、将教书作为第一工作、将上课作为第一责任。”[14]可见,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是新时代建设一流教师队伍的重要方面。周媛媛和詹旺认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应为多元立体结构,其构成包含教学组织与监控、与学生或其他教师交流合作、运用现代技术与信息、教学研究、终身学习等能力[15]。李朝认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可分为基础性教学能力要素和发展性教学能力要素,其中基础性教学能力要素包括掌握教学与专业理论知识、教学设计的实施和组织管理等能力,发展性教学能力要素包含掌握传递时代前沿信息和协调处理科研与教学等能力[16]。整体而言,学者们对此问题的观点都指涉三个方面,即“应知”的专业知识、“会做”的专业实践和“愿持”的专业品质[17]。陈寅恪的教学思想无疑在这三个方面都有所启示,具体分为以下三点:

(一)“愿持”:树立理想,坚守教学

“愿持”的专业品质体现在追求精神独立和思想自由的教育理想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正确理想信念的人能够成为好老师。”[18]“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精神,是陈寅恪毕生追求的教育理想。在这种理想的引领下,他指引了一代带有“独立”“自由”风骨,成为华夏文明脊梁的学者。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随之也带来了各种价值观念的冲突,高校教师明确对精神独立和思想自由的恪守和追求,教育工作才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教师行为才有支点和内核,大学教师的职业生涯才有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同时,在这个拥有多元文化的时代,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杂,对学生的价值观念的形成也造成一定的冲突和挑战,“立德树人”任务的实现,也首先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继而更好地引导学生。

“愿持”的专业品质还体现在平衡科研与教学的能力上。大学教师具有科研和教学的双重职责,这种双重性给教师可能带来两者协调上的困惑和可能的失衡。陈寅恪虽在历史学方面有深厚的造诣,早已成为学问高深的大学者,却一直视教学为“天职”。他身体抱恙时却仍然坚持教学:“我是教书匠,不教书怎么能叫教书匠呢?我要开课,至于个人研究,那是次要的事情。我每个月薪水不少,怎么能光拿钱不干活?”[19]足以可见,陈寅恪的职业生涯中,教育者始终是其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角色。他专心教书、以研究为乐趣,坚持教学与研究二者相互促进,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如今高校教师两种职能失衡的原因与高校的职称评审制度有着必然联系。王慧在其博士论文中指出当今高校职称评审制度的缺陷为评价导向的偏差,导致重科研、轻教学的普遍现象,甚至了影响教学质量[20]。这种评价体系不仅对教学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学术研究也会受到个人利益所影响,因而丧失独立性和创造性。对此教育部也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突出教育教学业绩的重要考核评价举措[21]。一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负责。高等院校是兼具学术性与教育性两重属性的特殊组织,探究学问与培养人才都是大学的根本使命。而教师处理两者关系的关键,在于秉承教学第一的专业品质。陈寅恪带领学生关注学术前沿,将学术研究成果带入课堂丰富教学,可以作为当代教师很好的学习经验。所以,教育者与学者的身份都是高校教师不可或缺的角色,只有把握好这两者间的平衡,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

(二)“应知”:学术为基,求新求变

“应知”的专业知识主要指教师应知自己所授学科的系统与结构和有效教授学科内容的方法[22]。陈寅恪自身的史学造诣使其对所教知识具有深透理解,学术为基为教学提供了夯实的基础。同时,他知道如何有效地教授内容,并未仅仅限于对公共知识的传授,而是占据学科前沿,求新求变。陈寅恪坚持教学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是与当代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所契合的。高校教师“教什么”不仅包括教师已经获得学位学科的基本知识,还包括这个学科领域最新的进展。与中小学教师不同,陈凯泉等提出,高校教师应该掌握的除了以书面文字展示的显性知识外,还包含解决问题的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把握科研前沿等难以用文字语言直接描述的隐性知识[23]。可见,高校教师的知识体系复杂且具有深度,显性知识体现为以学术为基,追求知识的准确性;隐性知识体现为求新求变,追求知识的科学性和前沿性。构建这样完善的知识体系,可以通过积极学习、深入研究、潜心教学来实现,如陈寅恪所做的那样。刘凤兰对高校知识结构进行了解析,也指出高校教师知识结构的特殊性表现为专业性与价值引领性的统一、实践性和建构性的统一和动态性与开放性的统一[24]。因此,高校教师应树立动态的发展观,不断要求自身对“应知”拓宽、加深和求新,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会做”:治学方法,融入教学

“会做”主要指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技能和策略[25]。如前所述,陈寅恪注重通过教学内容来进行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传授和培养,他把教师的角色并未仅仅定位为知识的传递者还定位为一位思维方式的引导者和研究方法的训练者。这种将知识传授与思想和方法的训练合一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会知,而且会做。姚利民等指出当前高校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有以单一的讲授法为主、教学方法有效性低和学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低[26]。但当前信息平台的迅捷和普及,使教师知识上的优势逐渐弱化,学生要获得知识已经非常容易和快捷。同时,教育信息化的产物如慕课、微课、雨课堂等也在与课堂教学不断融合以推动高校课程教学方法的变革。显然,传统的教学方法弊端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阻碍。黄彬描述教师教学能力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时用了十分贴切的比喻:“教师教学能力要素必须啮合在人才培养目标的齿环上,否则不是死锁就是空转。”[27]在知识更替迅猛的时代,单纯讲授的教学能力已经无法跟上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快速运转”。在此背景下,陈寅恪将治学内容和方法融入教学之中的教学方式显得尤其有价值。因为思维的训练和方法的获得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长期的熏陶和适宜的训练。这也是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的优势和不可替代之处。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特别指出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28]。大学教师需要对新的时代做出教学能力的提升和转变。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治学内容和方法融入教学,更新大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利用新的教学手段,转变仅是传授者的角色定位以提高教学质量。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培养新时代中国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治学陈寅恪高校教师
从《中庸》治学观浅谈党史学习的方法
高校教师团队知识共享的保障机制研究——以南审国际贸易学专业团队为例
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改革问题与对策探讨
陈寅恪的哀而不怨
郭沫若、陈寅恪致沈兼士——关于《“鬼”字原始意义之试探》的通信
陈寅恪与唐筼的爱情故事
分期付款
分期付款
陈寅恪:我的徒弟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