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
——以“互联网+”时代为背景

2020-11-25 16:15杨梅贵
名师在线 2020年9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高中生核心

杨梅贵

(甘肃省康乐县第一中学,甘肃康乐 731500)

引 言

借助因特网与现代化的信息通信技术,将教育行业和互联网深度融合,最终创设出全新的教育发展生态,即“互联网+教育”。2015年,我国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强调“互联网+”时代下要积极探索新型的教育服务供给方式,并积极培养互联网人才,发展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文章结合“互联网+”时代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性,提出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高中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内涵与重要性分析

我国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核心要素:信息社会责任、信息意识、数字化创新与学习、计算思维。信息社会责任素养指的是在“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安全意识与能力,必须严格遵守社会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信息意识素养指的是学生可以凭借自我的需求感知获取信息,并合理判断信息,发挥信息的最大价值;数字化创新与学习素养是指学生可以在“互联网+”时代下,充分借助数字化学习工具与资源解决问题、创造创新;计算思维素养主要是培养学生借助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并且可以将这一思维运用到其他相关问题上。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时代下培养高中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有以下几点。

第一,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信息意识。“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对我们的生活越来越重要,已然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工具。高中生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意识,在“互联网+”背景下掌握主动权,懂得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来寻找并利用有用的信息,从而做出正确决策,解决问题。

第二,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信息观。信息观指的是对信息技术的概括和认识。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知识进行学习,并对这些基础知识展开深入思考与理解,从而初步形成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体系,构建信息观的基本概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掌握数字化的生存能力与信息观。

第三,有助于完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互联网+”时代下,培养高中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还有利于指导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就是教学相长。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不是让学生简单地接受知识、学会操作技能,而是让学生在挑战自我中达到发展与创新。这就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有效性。

二、“互联网+”时代少数民族地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的现状

(一)学校方面:信息技术教学软硬件不完善

“互联网+”时代,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依托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但是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软硬件的建设还不够完善,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投入不足,硬件设备老化。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若仅依靠少数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的。有的教育管理者缺乏科学统筹和规划的意识,不注重信息技术课程所需的硬件设备建设。在硬件方面,有的高中学校计算机教室的设备已经落后、老化,运行与启动速度较慢,影响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率。计算机配置不全、网络性能差等基础设施问题,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

第二,少数民族文字教材的缺乏。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基本是汉字教材。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教材的内容理解起来有较大难度,尤其对那些汉语应用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理解教材中抽象难懂的内容。

(二)师资方面:信息技术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匮乏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因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环境等条件的限制与约束,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学校,师资力量更为薄弱,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亟须提升。另一方面,因信息技术属于前沿领域,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比较高,但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是兼任或改行任教的,其专业性不高。

另外,因少数民族地区受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性不高、师资力量薄弱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还比较单一。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还需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但目前的少数民族地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大部分还沿用固定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课堂讲授型教学模式,即教师只是讲授简单的信息技术概念与操作技能,学生被动接受,这无法满足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要求[1]。

(三)学生方面: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缺乏

因有的学校领导和家长更加注重升学率,对于与升学率无关的信息技术课程往往比较忽视,这使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发展不尽人意。

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借助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其掌握的信息技术能力还停留在简单的上网浏览与聊天、收发邮件、文字处理等方面,对表格与图形处理、网页制作等技术的掌握还比较少。同时,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应用信息技术的机会也较少,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大部分家庭还未配置计算机用于学生的学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发展。在信息技术态度与意识方面,有不少少数民族地区的高学生还未意识到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同时,因教师对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重视度不高,学生只认识到信息技术正向的方面,并未对网上不良的信息有警惕意识,这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互联网+”时代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生信息技术 核心素养发展的策略

(一)加快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学校的软硬件建设

首先,加大对硬件基础设备的投入,建设良好的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管理者、学校领导,应当加大信息技术课程的经费投入,从而完善信息技术课程硬件设备的建设。

其次,开发少数民族文字的信息技术教材。在教材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学校除了运用国家统一编制的信息技术教材外,还需要自编校本教材,因地制宜地开发少数民族文字的信息技术教材。同时,学校应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采用汉语或双语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尊重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差异性,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虽然国家配置的教育资源对少数民族地区是有政策倾斜的,可是相比较发达的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条件还是比较落后的,尤其是师资方面。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应投入更多的精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教师提供更多培训学习的机会,从而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专业技能。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学校可以通过提高待遇等措施来引进更多的高学历、能力强的信息技术专业教师,从而提升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师的整体水平[2]。

另一方面,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双语语境、复杂的地势也与普通高中不一样,因此更应该注重校际合作和交流,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信息技术教师提供更加开放的学习平台,使他们在校际交流中成为培训活动的主角。

(三)注重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

“互联网+”时代,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应当注重学生四大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呢?

首先,教师应借助教材资源创设教学情境。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师应立足教材内容,借助互联网来创设教学情境。例如,在讲解搜索引擎与网络时,可让学生自行浏览国内著名风景区的网站,借助网络欣赏祖国各地的名胜古迹,进而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使学生深刻体会信息技术的正向功能。其次,“互联网+”时代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学情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核心素养。最后,学生应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并培养信息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信息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借助举例来说明网络谣言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等,让学生学会甄别网络中的信息,不传谣、不信谣,从而树立正确的信息观,规范学生在网络上的道德行为习惯。

结 语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是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适应社会所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因此,学校要逐步解决软硬件资源缺乏、信息技术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通过学校、教师与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逐步提升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有效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从而使少数民族地区的信息技术教育获得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高中生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少数民族的服装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美国高中生如何度过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