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在线教育实施思考与研究

2020-11-25 16:29丁海防
无线互联科技 2020年12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教师

丁海防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绍兴 31236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与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制造业等的创新融合,壮大并发展新兴产业态势,为智能化产业提供强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互联网+”概念的提出,让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传统应用和服务逐渐适应互联网,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中,传统的教育模式正被全新的在线教育推动着向前发展。

1 在线教育的定义

在线教育,是以网络为介质的教学方式,借助网络课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真正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学习时间不太固定的人而言,在线教育是最方便的学习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创造了跨时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使知识获取的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教与学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和地点的限制,知识获取渠道灵活、多样。2019年10月2日,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提出到2020年大幅提升在线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在线教育模式更加完善,资源和服务更加丰富[1]。

2 在线教育的要点

教育是知识与信息的传播,互联网是信息的传递与交换,二者的方向是一致的。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人们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也为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平台,催生出在线教育等新产业形态。在线教育包含两个要点:互联网和教育。在线教育并非是教学方式的互联网化,而是教学内容、传播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应当是互联网化的,即以互联网为载体,通过先进的教学设备,使优质教学内容实现几何级传播。随着互联网应用日益深入,各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通过线上和线下融合发展,为各类人员学习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提升提供了便捷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互联网技术通过在线直播、视频录播、交流互动、考核测试等形式安排课程,实现线上学习、居家学习。因此,线上教学与技能课程的推出,既是提升学习者职业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径,又是减少疫情期间人员聚集的有效方式。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逐步上升,预测在2020年达到3.09亿人[2]。

3 在线教育的优势

大型开放式在线网络课程平台MOOC就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其优势在于学习者数量无上限、学习时间无要求、学习地点无限制,使其覆盖全球范围内的每个角落,吸引了数以百万的学习者,是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有利标志。MOOC为在线教育创建了新规则,变革了原有的教学结构和模式,创新了教学方式,实现高等教育历史的转型。目前各高校信息化建设已步入“互联网+”阶段,在线教育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担。只要一部智能手机,就能随时随地学习,自由支配学习时间,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在线教育网站的教学视频进行复习,学习的决定权放在自己手中,满足现代教育与终生教育需求。(2)为学习与交流提供重要平台。在线学习平台中,分享学习经验,交流心得,在网络上更能激发学习者自由发言,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促进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线互动,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3)为个人知识和经验传授与交易活动提供便利。通过互联网,参与国内外教育网络平台学习,教师通过平台分享经验与传授知识,获得一定的收益。(4)学校教育课程向更广泛地区幅射,扩大学校教育的影响力,分享教育成果。优质在线教育内容可通过互联网平台让更多的人得到学习机会,为学生选择课程增加了便利[3]。

4 在线教育的局限性

互联网是双向的,教育是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在线教育在现实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在线教育过程中,学生不能及时与授课老师沟通,教师也不能掌握学生的理解情况。在常规课堂教学中,教师直观管理课堂,能及时发现开小差学生的情况,而网络课堂无法掌握学习场景,无法清楚地了解网络端学生学习现状。(2)在线教育靠学生自觉,难以达到传统线下教育的学习效果。学生听课之后无法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协调,老师也无法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3)线上教育枯燥,学生容易分神,产生倦怠,难以坚持完成课程学习内容。使用电子产品容易受到网络影响,自制力差的学生难以保证不去浏览其他网页进而影响学习,无法全面掌握学生参与情况与实际效果检验。(4)自制力较弱的学生,受家庭环境干扰影响因素多,学习效果较差。家庭教育环境毕竟不如学校课堂,各种干扰学习的因素大量存在,影响学生的专注力与听课效率。(5)网络信号、流量等原因导致学生完成教育存在一定局限。网络教学技术手段难以充分保障,网速慢、卡顿、无法登录等现象随时存在,影响在线课堂教学质量。(6)学生缺乏归属感。网络教育下师生处于时空分离状态,学生、老师之间基本无法见面,学生对学校缺乏认识,同学间交往远不如在校多,影响对学生集体归属感的培养。(7)对学生身体有损害。电子产品的大量使用损害视力与身体健康,在线教育模式下,通过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交流严重影响学生社交能力。(8)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能力存在差异。不少教师虽然掌握信息化基本技能,但对在线教育系统与在线教育方式不熟练,各种情形无法预计,尤其是网络病毒等因素严重干扰互联网教育教学场景。

5 实施在线教育具备的条件

实施“在线教育”需具备下列基本条件:(1)开放、便捷的互联网是开展互联网教育的物质基础。5G技术的推广,解决目前直播教育存在的痛点,例如,画面不流畅、内容延迟等,但是进一步丰富在线教育的形式、促进在线教育场景化、提升学习氛围、增加交流互动,还有一定的距离。(2)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资源平台。随着在线各种教育行业发展,学生和家长可选择的平台增多,课程内容及教学质量、教学方法等因素将成为竞争关键,由此带来教师的压力与冲击不容忽视。(3)5G技术在教育场景中的应用,使用户体验极大影响在线教育平台的用户黏性及口碑传播。利用网络技术、大数据分析精准推送学习内容,反馈学习成果,促进个性化教学是否能让大众接受[4]。

6 结语

在线教育应当是互联网与教育两个行业的有机结合,避免学生只在互联网上获得教学内容,而没有体验到教育服务。教育的目的是教学使学生理解和领会教授的知识并学会运用,提高自身技能,因此,在线教育更应关心教与学的过程,保证学习者通过在线平台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主动适应“互联网+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把教学积累的经验,根据授课学生年龄特点,科学制定线上学习计划,精心安排线上教学的内容、时长和进度;提升网络授课的组织安排、教学表达、沟通方式、信息技术应用等线上教学技能;多样化地向学生传授教育知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并贴近社会用人单位岗位需求,集挖掘、探索相融合,交互、开放、多样为一体的在线教育。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教育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遇,运用“互联网+”,让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入融合。从课程建设出发,充分挖掘教学内容,注重学生个性特征,追求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培养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跟紧新时代的教学教育模式,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创新改革的推动作用。通过“互联网+教学服务”,帮助学生找到最合适自身特性的教学,最大化地体现教师价值,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实现学生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