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动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0-11-25 16:46
读与写 2020年15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文语文

蒲 凯

(北京师范大学蚌埠附属学校 安徽 蚌埠 233000)

所谓互动教学是指以学生为主,老师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与老师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交流、讨论,对不同观点进行碰撞交融,进而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教学方式。

1.初中语文互动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互动方式单一,气氛不活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引入互动教学模式,但是仅局限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问答互动,主要采用课堂提问的形式进行。老师提出的问题往往只关注问题的答案,而缺乏启发学生深入探究的作用,导致学生紧张老师的提问,反而使课堂氛围变得紧张压抑,提问式互动变成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容易使学生对师生互动产生排斥和抵触心理,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

1.2 情感互动缺失。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主要围绕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和交流,忽略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学生在语文老师照本宣科的讲解下很难调动起学习积极性,对于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观点也比较难向老师进行表达,导致初中语文原本需要情感体验的学科变成了知识交流为主的互动教学,无法唤醒学生的情感意识,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流于表面。

1.3 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初中语文中涉及了多种传统文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了解、理解、感悟,都离不开语文老师的引导,但是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内容有限,需要语文老师打破教学限制,将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融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知识来源,拓展学生视野。但是传统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依然局限于语文教材,导致语文教学给学生留下了枯燥乏味的印象。

2.初中语文中互动教学的应用策略

2.1 营造和谐教学氛围,激发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语文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展开知识的深入探究,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展开知识的学习,提高了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七年级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课时,语文老师就可以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启发学生进行知识探究,为互动交流做好铺垫。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讲述的小时候的回忆,文章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百草园的生活和三味书屋的学习两部分内容,老师可以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课文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是如何过渡的?两部分内容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通过这篇课文,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童年鲁迅,依据是什么?学生在老师的问题引导下激发起对课文的学习兴趣,积极的投入到课文学习中。

2.2 利用小组合作,增强互动体验。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的知识内容学生往往自己独立思考很难拥有深刻的理解,造成学生理解偏差,影响了课文的学习效果。语文老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互动交流和讨论来完成知识的深层次探究,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思维碰撞,拓宽了自身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实现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互动促进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互动体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比如学习《智取生辰纲》这课时,老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来对课文进行自主学习,并开展小组竞赛,将课文翻译的最精准的小组获胜并给与奖励。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课堂互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互动教学中教学效率的提高。

2.3 增加互动方式,使课堂教学多元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互动教学模式,语文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开展不同的互动形式,使课堂教学形式更多元化,教学氛围更活泼,使学生在互动中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完成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比如老师可以采用诗句接龙的方式来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背诵;可以组织角色扮演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通过多种多样的互动形式,学生体会到初中语文学习的乐趣,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完成了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大大提高了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3.总结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需要语文老师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角度开展教学设计,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增加课堂情感交流,促使学生高效率的完成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课文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沉浸式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背课文的小偷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