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三点” 追求“四有”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习作教学再探索

2020-11-25 16:46蒋丽娅
读与写 2020年15期
关键词:标点符号学段学情

蒋丽娅

(浙江省东阳市江北小学教育集团月亮湾校区 浙江 东阳 322100)

在一次培训中,有幸听取了浙江省语文教研员余琴老师做的一个讲座,主题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习作教学的变革》,听了以后很受启发,给我的习作教学指引了方向。

1.瞄准课标,寻找基点

第一学段的写话目标,课标里是这样描述的:“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第二学段的习作目标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第三学段的写作目标是:“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习作要有一定的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第一、第二学段可从写话、习作入手,以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与第三学段明显不同的是,这两个学段都非常关注的关键词是:兴趣、快乐、运用词语和正确使用标点等,这些都是我们在第一第二学段的教学设计中必须聚焦的关键词。

2.立足教材,寻找原点

2017年下期,我校吕梦君老师参加金华市农村教师写话指导优质课评比的数次磨课让人记忆犹新。我们选择的内容是二上的《我喜爱的玩具》一课,这是作文起始课,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设计重构的过程中,我们一度陷入了瓶颈。正因为是作文起始课,怕学生不会写,所以最初的设计是给学生限定了统一的写话内容,先写喜爱什么,再写外形,最后写玩法。期间也试着用分解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即先指导写样子,再指导写玩法,一个板块一个板块分开写,最后组合。试教了几次,效果总是不令人特别满意。后来,金华市教研员毛玉文老师和东阳市教研室的吕君兰老师带领我们重新寻找原定。通过分析本学段的教学目标,我们重新明确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可以写玩具的来历、外形、玩法,也可以写自己和玩具的故事等等;用上学过的词语,写出自己喜爱的原因;正确使用逗号和句号,一句话一句话写清楚。这三大目标的调整,看似简单,实则意义深远,因为它完全是从课程标准的写话目标出发的。首先,教学从最初的框定内容和思路,变成自由开放,这对于学生来说,等同于给了他们一个真正的写自己想写的话的机会,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最大限度保证学生写话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写出自己“真正的喜爱”。其次,课堂上老师紧扣目标,抓住好词的积累运用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更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写的话。有了这样明确的目标的指引,最终在比赛中,我们的课《我喜爱的玩具》获得了金华市一等奖的殊荣。回顾这一磨课过程,深深感受到基于目标,立足教材的重要性。

3.关注学生,寻找起点

学生的学习从来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零起点”,而是不断积累的过程。这就需要研究学生,寻找起点。所以,教学中,对学生的学情了解越充分,目标越容易达成,教学效果越好。印象最深刻的是余琴老师分享的一个关于三年级初入学的学生习作水平的调研,给学生一头大象、一只小鸟、一只长颈鹿,然后出题“仔细观察下列图片,想一想这些动物之间会发生怎样的一个故事,请你写一写,并给故事取一个题目写在第一行,争取在40份钟内完成,字数不限”。随机抽取了6所学校的131名学生,优秀的有40篇,良好的有57篇,及格有31篇,很差的只有3篇。虽然学生只有二年级的水平,但是调查发现,学生的写话水平看起来很不错。最差的一篇没写题目,其他存在的问题也有,比如标点符号的错误使用,比如天马行空的想象等等。这些都是在调查中得到的比较科学的数据。通过入门调查,掌握学生的习作水平,余老师用鲜活的例子告诉我们了解学情的重要性。

那么在日常的教学中,怎么了解学情的呢?一般情况下,我是通过“初写”来了解学情的:给学生一个主题,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框定字数。初写的时候,我会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主题是否突出;二是否有一定的顺序;三是否运用了写作手法。这三个方面是作文教学中最常使用的术语,借由阅读学生的初稿,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学生的起点。然后,就是挑选样本,以便于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给出修改方法和建议。当然,明确目标不等于实现目标,学生的起点也绝对不是终点。除了做到心中有目标,眼里有学生,作文指导非常重要同时也是学生最需要的,是“指明路径”的知识。简单地说,那就是手中必须有方法。学生要掌握写的方法,老师则要研究教法,寻求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

学习写作,无论对老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项目。“习”以为常,从学过走向学会,更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心中有目标,眼里有学生,手中有方法,教学有成效,总而言之,在追求的“四有”课堂的过程中,必须先抓牢”三点”。如果能持之以恒,我们的学生必定能提升写作素养,提高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标点符号学段学情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标点符号的争吵
我们班的“标点符号”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连一连
标点符号们的争吵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