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 球囊在瘢痕子宫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中的应用

2020-11-25 04:03刘颖
医药前沿 2020年21期
关键词:宫素球囊产程

刘颖

(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 山东 聊城 252400)

瘢痕子宫是指剖宫产手术或肌壁间肌瘤剔除术后造成宫壁有瘢痕,而再次妊娠瘢痕处缺乏弹性,且宫缩时容易造成破裂,故对孕期、分娩及产后恢复均有较大影响[1]。剖宫产是瘢痕子宫足月妊娠者不得已而为之的分娩方式,而阴道分娩对新生儿各个系统发育更好,且有助于产妇产后恢复。因此,选择有效的引产方法对于足月妊娠产妇着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应用COOK 球囊在瘢痕子宫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中的效果。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 年5 月—2019 年5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 例瘢痕子宫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引产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缩宫素治疗,40 例)与观察组(COOK 球囊治疗,40 例)。对照组年龄23 ~42 岁,平均年龄(32.50±2.11)岁;孕周38 ~40 周,平均孕周(38.41±1.42)周;孕次1 ~4 次,平均孕次(2.37±0.10)次;体重指数21 ~28kg/m2,平均体重指数(23.69±1.23)kg/m2。观察组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32.53±2.14)岁;孕周38 ~41 周,平均孕周(38.43±1.39)周;孕次1 ~3 次,平均孕次(2.37±0.12)次;体重指数21 ~27kg/m2,平均体重指数(23.62±1.25)kg/m2。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均为单胎妊娠;②病例及随访资料均完整者。(2)排除标准:①存在药物过敏史者;②凝血功能障碍者;③孕期有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④表达障碍或精神疾病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实施缩宫素治疗,将2.5IU 缩宫素加入林格氏液500mL,静脉滴注,4 滴/min,观察30min 后,若无规律宫缩可上调滴速,最大滴速可调至48 滴/min,缩宫素用量每天不超过7.5IU,静脉滴注8h/d。第2d 对宫颈成熟情况进行评估,若未临产可行人工破膜,1h 后仍无规律性宫缩,再静脉滴注缩宫素诱发有效宫缩,严密监测产程进展,若用药3d 后仍无有效宫缩,则引产失败。

1.3.2 观察组 实施COOK 球囊治疗,取膀胱截石位,排空大小便,常规外阴道消毒,采用阴道窥阴器暴露宫颈,将COOK球囊导管插入宫颈并往前推送,直至双球囊通过宫颈管,先将40mL 生理盐水注入子宫球囊,充盈后将其拉直紧贴宫颈内口,再将20mL 生理盐水注入阴道球囊,待两个球囊分别位于宫颈内外后,取出窥阴器,再分别将宫颈球囊与阴道球囊容积增加至80mL 与60mL,将导管用胶带固定于产妇大腿内侧。放置12h 后,若出现规律宫缩,且宫口开大,水囊则自然脱落,其效果最佳;若宫缩良好,胎膜发生自发性破裂,可实施人工破膜;若12h 后仍无宫缩,且水囊无法自行脱落,则取出球囊行人工破膜,再进行滴注缩宫素,静脉滴注3h 诱发宫颈成熟,等待3d 仍无有效宫缩,则引产失败。

1.4 评价指标

(1)对比两组产后2h 出血量、新生儿Apgar 评分[2]情况,其中Apgar 评分包含皮肤颜色、心率、呼吸、肌张力及反射五项,于出生后1min 评估,满分10 分,分数越高表明新生儿越正常;(2)记录两组产妇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产后出血量与Apgar 评分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后2h 出血量更少,新生儿Apgar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后出血量与Apgar 评分对比(±s)

表1 两组产后出血量与Apgar 评分对比(±s)

组别 例数 产后2h 出血量(mL) Apgar 评分(分)对照组 40 238.32±53.41 9.14±0.54观察组 40 213.11±54.24 9.36±0.42 t-2.095 2.034 P-0.040 0.045

2.2 产程时间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各产程时间对比(±s,min)

表2 两组各产程时间对比(±s,min)

组别 例数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对照组 40 526.38±95.26 68.79±19.52 9.63±3.16观察组 40 371.85±76.53 57.42±15.06 8.21±2.35 t-7.998 2.917 2.281 P-0.000 0.005 0.025

3.讨论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时,可出现子宫破裂、产后出血、前置胎盘等事件,为保障瘢痕子宫产妇在妊娠晚期的母婴安全,临床对需要终止妊娠但无明显剖宫产指征产妇多采用促宫颈成熟处理[3-4]。目前,采用缩宫素刺激子宫收缩是临床促进宫颈成熟的常用方法,具有一定临床效果,但该方式可引起产妇长时间宫缩疼痛,增加产妇心理负担,易消磨其阴道分娩意志;同时长时间输液易给产妇生活带来不便;此外长时间宫缩刺激下,胎儿易发生宫内缺氧甚至宫内窘迫,因此该方式剖宫产率相对较高[5]。积极寻找科学有效的促进宫颈成熟的方法对提高瘢痕子宫产妇阴道分娩率具有重要意义。

不对子宫产生过度刺激、不引起胎膜破裂、不增加产妇不适感、不影响子宫血流量与自然宫颈成熟相仿的方法为理想促宫颈成熟方法。本文根据瘢痕子宫产妇特点,分别采用缩宫素与COOK 球囊治疗对比,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产程时间更短,产后2h 出血量更少,新生儿Apgar 评分更高,提示COOK 球囊应用于瘢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利于缩短各产程时间,降低产妇产后2h 出血量,提高新生儿Apgar 评分。分析其原因在于,COOK 球囊通过宫颈内外球囊机械挤压宫颈,促使宫颈质地变软、宫颈变短,促进宫颈成熟,同时使宫颈口未发生宫缩情况下扩大1 ~2cm,为阴道分娩提供有利条件[6-7]。COOK球囊技术操作简单,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通过双侧球囊提供温和与稳定的张力扩张宫颈,以刺激内源性前列腺素分泌,进而软化宫颈,促进宫颈成熟[8-9]。此外,该球囊为纯物理扩张方法,不会导致子宫收缩过频过强的问题,降低引产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有助于新生儿获得良好结局[10]。

综上所述,对于瘢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采用COOK 球囊治疗的治疗效果显著,有效降低剖宫产率,促进产妇产后快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宫素球囊产程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球囊预扩张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微损伤的影响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COOK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效果观察
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