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患者应用腹部超声与肝功能检查诊断的价值比较

2020-11-25 04:03张妹
医药前沿 2020年21期
关键词:疾病诊断黄疸胆管

张妹

(海军第971 医院崂山医疗区超声诊断科 山东 青岛 266100)

黄疸是一系列疾病的总称,包括溶血性、梗阻性、肝细胞性黄疸等,也可分为内科性和外科性黄疸,其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对黄疸患者的治疗也依赖于临床对患者的诊断[1]。基于此,如何快速有效的鉴别诊断黄疸疾病是该疾病治疗的关键。即使医学界近年快速发展,但仍需迫切找到一种快速准确确定黄疸疾病病因、疾病性质的鉴别诊断方法[2]。本研究自我院收诊病患中选取92 例黄疸疾病患者,旨在探讨黄疸疾病诊断中应用腹部超声与肝功能检查诊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我院收诊病患中选取92 例黄疸疾病患者(选取时间为2017 年2 月—2019 年10 月)展开回顾性研究,统计92 例黄疸疾病患者临床一般资料,其中男性患者50 例,女性患者42 例;患者年龄25 ~63 岁,平均(41.61±4.72)岁;其中胆管系统扩张者38 例,无胆管系统扩张者54 例。

1.2 诊断及纳入排除标准

1.2.1 胆管系统扩张诊断标准 肝总管内径大于6mm,胆总管内径大于8mm,胆管系统肝内胆管内径大于3mm 即可判定为胆管系统扩张。

1.2.2 纳入标准 符合黄疸疾病诊断标准;最终经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手术证实为黄疸疾病;知情本研究并同意参与研究;无精神类疾病史。

1.2.3 排除标准 存在肝肾器质性疾病或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存在感染性疾病;合并心脑器质性疾病者。

1.3 方法

均采用肝功能检查诊断、腹部超声诊断,嘱患者禁食12h,空腹进行常规检查,采用腹部超声诊断仪(菲利普IU22 GEp5)进行腹部超声,探头频率为3.5MHz,患者取平卧位、半卧位、左侧卧位、直立位等下体位,部分患者需要取右侧卧位,从横切位、斜切位、纵切位多方位进行扫查。

1.4 观察指标

(1)结果;(2)对比肝功能检查诊断、腹部超声诊断黄疸疾病的漏诊率、诊断准确率。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 统计,以n(%)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s)表示计量数据,行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结果

92 例黄疸疾病患者中,胆管系统扩张者38 例,无胆管系统扩张者54 例,具体见表1。

表1 92 例黄疸疾病患者病理诊断情况

2.2 腹部超声诊断黄疸疾病诊断效能

38 例胆管系统扩张患者中,腹部超声诊断漏诊率2.63%、诊断准确率94.74%同肝功能检查诊断(0.00%、97.37%)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54 例无胆管系统扩张患者中,腹部超声诊断漏诊率0.00%、诊断准确率98.15%,同肝功能检查诊断(0.00%、100.00%)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腹部超声与肝功能检查诊断92 例黄疸疾病结果[n(%)]

3.讨论

相关研究指出,黄疸疾病复杂多样,准确及时诊断是治疗黄疸疾病的关键[3]。以往通常采用肝功能检查对黄疸疾病进行诊断,准确性高,但其存在一定弊端,如时间较长,易耽误治疗时机等[4]。腹部超声技术可通过超声手段清晰观察患者胆囊形状、大小、肿瘤情况、扩张情况等,对于黄疸疾病患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5]。本研究对92 例黄疸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腹部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将患者按照胆管系统有无扩张分为两组,均显示,腹部超声诊断漏诊率(2.63%、0.00%)、诊断准确率(94.74%、98.15%),同肝功能检查诊断对比未表现明显差异(P>0.05),提示黄疸疾病诊断中用于腹部超声或肝功能检查诊断均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黄疸疾病诊断中应用腹部超声或肝功能检查诊断漏诊率较低,诊断准确率均较高,可选用任意一种方法作为单一诊断,为黄疸患者诊疗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疾病诊断黄疸胆管
鲁晓岚:黄疸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超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呼吸疾病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已出版
人工胆管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
基于Web及知识推理的宠物狗疾病诊断专家系统
CD10表达在滋养叶细胞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1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