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探析

2020-11-25 16:46余小梅
读与写 2020年15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文素养

余小梅

(四川省叙永县永宁中学 四川 叙永 646400)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和意识形成阶段,是学生完善品格、提升素养的黄金阶段,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要立足语文教材,以学生为本,将传统文化渗透进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去了解和体验中国的传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的提升文学修养和人文修养,实现全面的素质发展。本文从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具体策略角度展开论述。

1.立足语文教材,挖掘传统文化素材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非常多内容丰富、风格各异的传统文化作品,有诗词歌赋也有神话传说,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打开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为学生展示了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同时又脍炙人口的文化瑰宝,为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积极的引导学生去感知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在深入阅读中去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素养。

比如《苏州园林》这篇课文,通过对苏州园林建筑的布局描写,分析了苏州园林的建筑原理,学生在学习中对我国的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使学生在随着作者的文字描述游览园林的过程中,领会到我国苏州园林“天人合一”的设计美感,既感知到中国的园林建筑的设计之美,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也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借助古诗词,带领学生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初中语文教本中收录了许多经典名家古诗文,它们在历史长河中依然熠熠生辉,亘古流传,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学生在进行古诗词学习过程中,体会中国文字之美,在古诗文中去潜移默化的完成传统文化的教育,在情感和心灵上受到熏陶和感染,提高了学生的情感意识。比如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作者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从景物的描写提升到作者政治理想的抒发。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中感悟到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

又比如学习宋代文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从作者的诗情画意中领略祖国的自然风光之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习体会到欧阳修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3.鼓励课外阅读,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涉猎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要立足教材,但是同时也要做到知识的延伸,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拓宽知识视野的同时,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去涉猎更多蕴含传统文化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去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比如学习《智取生辰纲》这篇课文,这篇课文出自施耐庵的《水浒传》,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很多学生在学习完这课节选章节后感觉意犹未尽,还有想要阅读的欲望,语文老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为学生挑选适合的古典文学名著,来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语文老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白话文版本的“四大名著”,来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使学生能够更加顺畅的完成阅读,然后引导学生结合白话文版本对《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的文言文版本进行阅读,在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阅读中逐渐体会到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魅力,同时语文老师指导学生通过精读、泛读、浏览等不同的阅读方法来导读不同的传统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

4.在实践中,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语文知识来源与生活,是对生活的升华表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可以打破课堂教学的限制,用丰富多彩的时间活动来吸引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将枯燥的教材内容变得更加生动、立体,激发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进而积极的在实践活动中去体验传统文化,去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体会到中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

比如学习《社戏》这篇课文后,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对文中描写的社戏开展活动探究,以小组为单位去搜集关于戏曲的文化知识,将课文知识延伸至课下活动,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从而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总结

初中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侧重的去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使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滋养,陶冶情操,塑造良好的思想品质,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促进中学生全面的素质发展。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课文素养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沉浸式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背课文的小偷
强化家庭教育 提升家长素养
端午节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