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情境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究

2020-11-25 16:46范锦青
读与写 2020年15期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生情境

范锦青

(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东关小学 福建 邵武 354000)

引言

生活化情境就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将教学内容、知识点,尽可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让学生不再是单纯的学习语文知识、背诵课文内容,而是拥有将语文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对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十分有帮助。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情境教学模式的意义

在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学科,要认识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教学目光放长远,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成长与发展,运用生活化情境教学的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更加全面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由此可见,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除此之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情境,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素材,增添课堂的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对培养小学生将语文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也十分有帮助,是打破传统教育理念下固化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

2.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问题及原因

第一,小学语文教学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理念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于学生的分数情况,采用的教学手法和教学途径也过于单一,枯燥的课堂教学氛围造成了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下降。

第二,虽然新课改教学政策中着重强调了学生在教学占有主导地位,但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仍旧没有得到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的不高,都是造成小学生语文学习效率下降的原因。

第三,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生活化教学案例过于陈旧,许多已经与现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不符,更与当代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对等。这就使得教师的教学内容越来越偏离学生的实际学习所需,造成了教学效率的下降。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情境的教学策略

3.1 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要想在后面更好的落实生活化情境教学,首先就要转变小学语文教师的观念,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从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出发,完善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学习《春夏秋冬》这一课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进行正式教学之前,先请学生来回答一些问题,像“我们一年中有几个季节?”“你知道的季节有哪些特点?”等等,了解学生对季节的认知情况。在教学之后,请学生依次来说一个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事物,像冬季的雪花、夏季的雨水,检验学生对季节的学习情况。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对本课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让学生对文本印象更加深刻,提升学习效果。

3.2 结合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道理放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同样适用。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生活化情境时,要在基于丰富自身教学手法的基础上,激发小学生语文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小学生语文学效率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培养小学生将语文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找一些生活中运用了谐音的地方,像某服装店的名字为“衣衣不舍”,“布好就是布好”的广告词,冷饮“泰芒啦”等等。请学生化身为“文字小医生”,找出这些案例中存在的谐音和错字情况,并进行纠正。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看能不能发现更多这样的情况,激发学生探究语文的欲望。

3.3 拓充教学范围,让学生独立学习。课堂的教学时间和教学空间毕竟有限,因此能够留给教师进行一些生活化教学的时间十分有限。针对这种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尽可能的扩展一些教学的内容,有效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给予学生充足的语文学习空间,让学生主动地探索,提高探究能力,促进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仔细观察自己生活中接触的事物,发现它们与众不同的地方,并写成一篇作文。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小学生对待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可以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情境,既是顺应新课改教学要求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促进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效率提高最有效的途径。

猜你喜欢
生活化小学生情境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