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运动所致膝关节损伤患者康复效果探讨

2020-11-25 04:03田静周健刘巍
医药前沿 2020年21期
关键词:程序化膝关节康复

田静 周健 刘巍

(1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天津市总队医院外三科 天津 300162)

(2 唐山市中医医院 河北 唐山 063000)

(3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天津市总队医院卫勤处 天津 300162))

运动损伤是一种因不正确运动姿势或超负荷运动量导致的损伤,其中膝关节损伤是常见运动损伤。运动所致膝关节损伤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因疼痛、膝关节功能恢复慢、对损伤相关知识不了解等,导致康复治疗依从性较低[1]。因此,在运动所致膝关节损伤康复治疗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完成康复治疗极为重要。本研究将程序化护理用于运动所致膝关节损伤患者中,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3 月至2019 年11 月收治的运动所致膝关节损伤患者84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 例。观察组:男性17 例,女性25 例,年龄23 ~52 岁,平均年龄(35.18±3.01)岁;对照组:男性18 例,女性24 例,年龄22 ~55 岁,平均年龄(35.41±3.04)岁。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加用程序化护理干预:(1)第一阶段:患者因运动伤入院后时,护理人员需及时告知患者损伤情况及治疗方案,让其了解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膝关节功能可以恢复;其次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心理疏导,可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运动所致膝关节损伤的原理、治疗机制,讲解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及相关注意事项等;(2)第二阶段:接受康复治疗过程中,需引导患者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尽力配合康复医师及护士完成康复治疗内容,可在膝下垫软枕,以免发生挛缩,膝关节部分敷冰袋,预防膝关节肿胀及疼痛。多与患者交流,促进患者发泄负性情绪,耐心倾听,并适当的用眼神、点头附和等方式与患者互动。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可介绍运动的正确姿势、可能导致运动伤的不良习惯等。睡前可通过渐进性肌肉放松法、运动疗法、正念冥想等方式,让患者保持肌肉与心理放松,以提高睡眠质量;(3)第三阶段:该阶段为康复治疗维持阶段,需耐心向患者介绍坚持康复治疗的目的及作用,患者出院后可通过微信平台、电话随访等方式进行不定期交流,为患者制定监督机制,要求家属向护理人员反馈患者康复训练情况,并定时对患者进行考核,制定康复目标,对于达到目标患者给予相应的奖励。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4 周时对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范围及疼痛程度进行评估,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定量表评分的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膝关节功能越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总分0 ~10 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SPSS20.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χ2检验,率(%)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膝关节功能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定量表评分、膝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膝关节功能比较(±s)

表1 两组膝关节功能比较(±s)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 <0.05

组别 例数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分) 膝关节活动范围(°)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42 33.82±2.01 88.62±7.96* 24.62±1.52 102.36±8.95*对照组 42 33.74±2.03 72.63±6.17* 24.51±1.49 78.51±6.11*t - 0.181 10.289 0.334 14.263 P - 0.856 0.000 0.738 0.000

2.2 两组VAS 评分差异

观察组干预后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VAS 评分差异(±s,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VAS 评分差异(±s,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 <0.05。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42 7.25±1.28 3.01±0.31*对照组 42 7.21±1.25 4.25±0.48*t-0.144 14.063 P-0.885 0.000

3.讨论

膝关节为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运动过量或姿势不正确极易导致损伤,若缺乏早期合理、科学的治疗可能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2]。有学者研究发现,运动所致膝关节损伤患者往往由于对损伤相关知识不了解,对治疗重视程度不高,极易导致康复治疗依从性低,甚至出现再次损伤情况[3]。

本次研究将程序化护理用于运动所致膝关节损伤患者护理中,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膝关节活动范围均较对照组高,VAS 评分较对照组低,表明程序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其康复效果,减轻其疼痛程度。程序化护理是一种综合性、具有决策性的护理模式,通过针对不同阶段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护理活动,从而系统解决患者问题[4]。运动所致膝关节损伤患者刚入院时,因发生突然、对损伤的不了解等因素,会导致其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告知其损伤、治疗情况,让患者尽快接受膝关节损伤的事实,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后续治疗。在接受治疗的阶段中,采取多种措施帮助患者缓解痛苦,并促进康复;进入维持阶段后,需建立监督机制,以确保患者出院后依然能够遵医嘱完成康复训练[5]。

综合上述,程序化护理用于运动所致膝关节损伤患者中可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减轻疼痛程度,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程序化膝关节康复
膝关节置换要不要做,何时做比较好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中国程序化广告技术生态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重症患者的影响
程序化护理操作管理在预防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