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亚胺培南-西司他汀临床合理应用情况评价

2020-11-25 04:03王灯何婷师冬梅
医药前沿 2020年21期
关键词:培南烯类亚胺

王灯 何婷 师冬梅

(泾阳县医院 陕西 咸阳 713701)

近年来,我国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现象,部分细菌对其耐药性呈明显上升趋势[1-2]。我国高度重视抗菌药物管理工作,2017 年-2019 年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的通知》卫医发[2017]10号、国卫办医发[2018]9号、国卫办医涵[2018]822号、国卫办医发[2019]12 号,文件强调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实施专档管理。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只有一个品种,即亚胺培南-西司他汀。根据文件要求,对我院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病历实施专项点评,对了解我院近年来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具有重要意义[3]。

1.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抽取我院2016—2019 年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汀的患者病历。

1.2 方法

抽取我院2016—2019 年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汀的患者病历,根据《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细则》,进行专项点评,根据点评结果分析其临床合理应用情况。

2.结果

2.1 临床合理应用评价情况

2016—2019 年共专项点评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汀的患者病历175 例,其中有指征用药142 例,占比81.1%;用法正确80 例(56.3%);用量正确18 例(12.7%);无配伍禁忌139 例(97.9%);处方开具权限合理131 例(92.3%)、特殊级抗菌药物会诊病历28 例(19.7%)、越级使用且病历无记录有9 例(6.3%)、专档管理112 例(78.9%)。每份病历平均得分49.5 分(满分100 分)。见表1。

2.2 送检率

2016—2019 年共点评使用亚胺培南病历数175 例,其中有135 例送检,送检率仅有77.1%。见表2。

表1 2016—2019 年临床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汀评价情况

表2 2016—2019 年使用亚胺培南病历送检情况

3.讨论

根据《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细则》,通过专项点评我院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汀的175 份病历,平均每份病历得分仅49.5 分。结果显示,我院亚胺培南-西司他汀临床应用有很多不合理现象,需要亟待改善。①亚胺培南-西司他汀的用法合理率56.3%,用量合理率仅为12.7%,临床上大部分使用量1g,bid,溶媒选择0.9%氯化钠100ml,亚胺培南的推荐剂量应该是2~3g,q6~8h给药1 次,0.5g 应至少选择100ml 溶媒静滴;②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率仅19.7%。我院2017 年10 月才成立《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会诊小组》,会诊情况仍不乐观;③近几年来,我院未能定期培训授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④亚胺培南-西司他汀送检率仅有77.1%,要求要达到80%[5]。

综上所述,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尽快实施专档管理,加强专档管理的内涵建设,为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培南烯类亚胺
1起ICU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注射用多尼培南体内抗菌活性研究
环氧树脂/有机硅改性双马来酞亚胺的性能研究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危重症感染降阶梯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Cica-Beta Test试剂盒检测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金属β-内酰胺酶的评估
新型三氮烯类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基于β-二亚胺配体的铝氧硼六元环化合物和其中间体的合成、表征及其反应性研究
不对称二亚胺席夫碱的合成、表征和抗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