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 例基层官兵上消化道症状与胃镜下表现对照分析

2020-11-25 04:03李英姿
医药前沿 2020年21期
关键词:纳差反流胆汁

李英姿

(武警福建省总队医院消化内科 福建 福州 350003)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压力的增加,饮食习惯、结构的变化,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日益增多,典型症状表现为腹胀、腹痛、纳差、恶心呕吐、胸部烧灼感等。而因消化道症状就诊并行胃镜检查的患者较少,针对部队基层官兵消化道症状与胃镜下表现对照并指导临床用药的报道也不多。有的部队基层单位驻地偏僻,训练任务重,就诊也要经过逐级请假,到医院就诊有一定不便,而对于一般消化道症状,可在卫生队对症处理,为了能更好地做到合理处方配药,规范疗程,做以下研究,希望能对基层官兵的诊治有一定作用。本研究对我院2016 年9 月—2019 年9 月诊治189 例基层官兵及243 例驻地男青年的胃镜检查结果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432 例,均为2016 年9 月—2019 年9 月因有上消化道症状于我院内镜室行胃镜检查的年龄17 ~35 岁男性患者,其中,基层官兵189 例,平均年龄(24.98±3.80)岁;驻地青年患者243 例,平均年龄(25.47±4.10)岁。

入选标准: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纳差、恶心呕吐、胸部烧灼感等。排除心肺咽部及肝胆胰器质性疾病及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手术史患者。

1.2 方法

采用Olympus 260 型电子胃镜进行常规检查,对入选对象在进行胃镜检查时,胃粘膜病变有需要的患者,取组织送病理检查及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既往病史,临床表现,分析对比基层官兵与驻地男青年在上消化道症状及胃镜下表现的异同点。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胃镜检查结果

官兵组HP 阳性检出率及胆汁反流(Duodenogastric reflux,DGR)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胃镜检查结果[n(%)]

2.2 两组消化道症状比较

官兵组腹胀、纳差症状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 2 两组患者消化道症状[n(%)]

2.3 两组DGR 患者HP 检查结果

官兵组HP 阳性检出率为66.67%(38/57),对照组为62.85%(22/35),分加为HP 阴性患者2 倍左右。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4 官兵组中,新兵DGR 检出率为42.16%(43/102),老兵为16.09%(14/87),新兵显著高于老兵,P<0.05。

2.5 官兵组心理测试结果与DGR 关系

针对57 名DGR 官兵进行心理测试,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分析,结果提示DGR 患者焦虑检出率高仅为2.78%(1/36),而抑郁障碍为0。症状分析发现DGR患者症状以腹胀(82.46%)及纳差(68.42%)为主。

2.6 结论

本研究中,2 组胃镜下慢性浅表性胃炎检出率最高,其次为DGR。官兵组DGR 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官兵组中HP 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两组DGR 患者中,患者的HP 阳性率均高于HP 阴性患者(约2 倍)。DGR 患者症状主要以腹胀及纳差为主。

3.讨论

本研究中,胃镜下慢性浅表性胃炎检出率(官兵组82.54%,对照组93.42%)最高,其胃粘膜病变较轻,主要针对症状治疗即可。其次为胆汁反流性疾病,再次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胆汁反流又称十二指肠胃反流(Duodenogastric reflux,DGR),是指胆汁、胆盐、溶血性卵磷脂、胰酶等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胃。DGR 危险因素包括[1]:消化道手术因素及非手术因素,如年龄、性别、过敏、精神心理、先天性因素、胆胰器质性疾病、HP 感染等。病理生理主要是各种因素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胃肠激素分泌异常、胃肠运动功能失调,影响胃幽门十二指肠协调运动,引起幽门压力降低,而导致胆汁反流。在DGR 的相关因素中排除肝胆胰器质性疾病及消化道手术史外,本研究中2 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先天因素等方面无显著差异,资料分析显示官兵组DGR患者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官兵组的DGR 患者中,新兵43 例(75.44%)显著高于兵龄2年以上官兵14 例(24.56%),P<0.05,可能与部队生活紧张,训练任务重强度大等心理因素有关,新兵适应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DGR 病理生理提示心理因素可能与胆汁反流有关,本研究又对57 名DGR 官兵进行焦虑抑郁状态评分及症状表现进一步分析,结果焦虑检出率仅为2.78%(1/36),而抑郁障碍为0,未能显示其间的关系,可能因例数较少。症状分析发现DGR 患者症状以腹胀(82.46%)及纳差(68.42%)为主。因此对腹胀、纳差的患者,一般对症治疗效果不好,可按DGR 针对性治疗。对未形成心理疾患的DGR 患者,可给予精神心理干预配合药物治疗,对于存在心理疾患的患者,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改善心理及身体症状。

两组DGR 患者的HP 阳性率均显著高于HP 阴性患者。DGR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目前仍存在争议,有报道显示,HP 感染者胃内胆汁酸浓度较低[2],胆汁反流破坏了HP 的定植和生长的环境[3];又有文献报道,胆汁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均可直接杀灭HP[4],因此胆汁反流的患者HP 阳性率较低。但也有学者认为HP感染可加重胆汁反流性疾病[5],也可由此得出HP 感染的患者胆汁反流的检出率增加的结论。

官兵组中HP 感染率(74.60%)显著高于对照组(52.26%),P<0.05,可能与官兵集体生活及饮食习惯有关,因此在基层官兵的上消化道症状治疗疗程中不能忽略抗HP 的治疗。

猜你喜欢
纳差反流胆汁
自拟中药调理方改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纳差、乏力的临床效果
丁香透膈汤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纳差的疗效观察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唐映梅:带你认识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清热化湿、醒脾和胃法治疗纳差52例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小儿支原体感染性肺炎消化系统损伤的临床分析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胆汁淤积性肝病问题解答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