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演绘本剧 推进幼儿课程游戏化

2020-11-26 02:47
名师在线 2020年20期
关键词:蝴蝶绘本爷爷

郁 娟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袁灶幼儿园,江苏南通 226324)

引 言

绘本是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的图画故事书,运用绘画和文字这两种媒介,使其在不同向度上进行交织,能够更好地讲述故事、表现特定的情感和主题。教师应合理地开展绘本教学,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幼儿探索绘本,提升其情感品质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农村教学中,教师若能合理利用绘本开展课程游戏化教学,则能更好地体现游戏精神,将绘本教学变成有趣的游戏。编演绘本剧是开展绘本课程游戏化教学的好方法,绘本剧综合了文学、美术、音乐等多种学科,能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绘本的感受,有助于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互动能力,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一、深度解读,挖掘内隐价值

农村幼儿和外界的接触比较少,所以互动交流相对不多,他们的思维也比较单一,在阅读绘本时很难挖掘出作品的内涵,并进行深入理解。要在绘本课程游戏化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引导幼儿编演绘本剧,就要促使其围绕绘本展开交流,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尝试结合所观察到的生活现象进行分析,这样就能逐步挖掘出绘本的内涵。

教师可以以《大卫,不可以》这个绘本为例,引导幼儿在编演课本剧前围绕其进行讨论,从而使幼儿获得深度解读。“在这个故事中,大卫的妈妈一直都在说‘不可以’,你是不是觉得这样的妈妈太凶了一点呢?”幼儿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是太凶一点了,可是,大卫的妈妈还在身边,我的妈妈却去打工了,不在我的身边。”教师可结合幼儿亲子关系的实情引导其进行继续探索:“如果你的妈妈回到你的身边,而且和大卫的妈妈一样,说话很粗暴,你还会喜欢你的妈妈吗?”幼儿思考后回答:“妈妈是为了保护大卫,不让他被鱼缸砸到,我觉得妈妈是好心。有这样的妈妈,我不觉得讨厌。”“那么,如果妈妈回家后,你就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吧,告诉她你喜欢她。”在这样的交流中,幼儿理解了绘本的内涵,同时也改善了农村幼儿和家长的关系。

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幼儿有效地理解了绘本故事,获得了生活经验。这样的教学方法也符合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理念,能促使幼儿透过绘本观察生活,探究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从而给编演绘本剧打下基础。

二、结合区角活动,做好铺垫

在引导幼儿编演绘本剧之前,教师还要组织幼儿参加区角活动,为表演做好铺垫。在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展开讨论,思考在表演的过程中需要哪些道具,尝试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方法完成道具的准备。这样能将美术、手工等方面的学习融入绘本阅读中,取得课程游戏化的效果,能让幼儿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教师可以以《三只蝴蝶》这一绘本为例子,引导幼儿在编演课本剧前自主设计道具。首先引导幼儿思考:“大家觉得蝴蝶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如何能展现出蝴蝶的特点呢?”幼儿提出:“我们可以做几个蝴蝶的头冠,戴在头上,这样就能表现出小蝴蝶的样子了。”再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体现“花儿”,鼓励幼儿在手工制作中准备道具。幼儿分工合作,有的幼儿擅长绘画,就可尝试在纸上画出蝴蝶的样子,用不同的颜色和图案区别不同的蝴蝶;有的幼儿擅长剪裁,便可以将画好的蝴蝶剪下来;有的幼儿擅长手工制作,就可量一下每个幼儿的头围,制作大小合适的头箍。幼儿能通过区角美术活动展现出自己的创意,他们在制作道具的时候互动讨论,交流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如何控制头箍的大小”“如何展现不同的蝴蝶样貌”等,从而使他们的交流能力随之提高。

绘本课程游戏化教学的关键就在于要基于农村幼儿的现状及特点,体现出游戏精神。农村幼儿大多处于隔代教育的状态,所以和他人的交流不多,而区角活动不仅能让他们提升动手能力,更能在交流互动中提升与他人的交际能力。

三、关注细节,演绎角色特征

教师在编演绘本剧的时候要引导幼儿关注绘本中的人物细节,尝试演绎出角色的特点[1]。农村幼儿接触到的人有限,也很少主动关心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而这样的角色揣摩则能帮助幼儿解决这一问题,促使其关心周围的人和事物,同时,幼儿阅读绘本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这样就达成了课程游戏化的效果,能让幼儿在阅读中获得更丰富的体验。

在尝试表演《爷爷一定有办法》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幼儿分别扮演爷爷和孙子,并结合农村幼儿大多由长辈隔代教育的问题,鼓励他们结合自己的真实生活进行思考。“大家在扮演爷爷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爷爷心中的想法呢?爷爷为何不给孙子买新的东西呢?是爷爷不爱他吗?你的爷爷在家中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幼儿结合绘本故事中的细节进行思考提出:“爷爷不是不爱孩子,他希望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我的爷爷也是这样的,我掉了一粒饭在桌子上他都要抱怨,让我吃掉它,爷爷都是很节俭的。”“故事中的爷爷还有一个特点,你发现了吗?”幼儿回答:“爷爷的手很巧,什么活都能干。”“那么,你的爷爷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说说你的爷爷在家里做了哪些活儿吧,描述一下细节。”这样,幼儿就会结合生活经验思考人物角色的特点,在表演的时候也更为真实。

鼓励幼儿结合绘本中的人物进行讨论,能让幼儿和其中的角色产生情感共鸣,体会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样就能促使幼儿提升情感品质,大大提升课程游戏化的教学效果。

四、组织梯度展示,体悟内核

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绘本剧展示的时候也要注意组织其进行梯度展示。首先要展示一下故事的基本内容,其次要结合绘本的内容说说故事给人们什么启发,最后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体会作品的内核。在这种层层递进的展示中,幼儿学会了阅读绘本的方法和技巧,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了课程游戏化的教学目的。

在阅读《长大以后做什么》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幼儿编演绘本剧。首先,鼓励幼儿对绘本中的情节进行复述,要求幼儿再现绘本的内容。此后则要加大难度,引导幼儿进行梯度展示。其次,引导幼儿思考:“故事里的小朋友为何要琢磨长大以后做什么呢?永远不长大,当一个无忧无虑的小朋友不是很好吗?”幼儿认识到:“每个人都要长大的,我们现在是由爸爸妈妈照顾,长大了我们也要照顾自己的小宝宝。”最后,教师再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引导其“编写”具有生活特色的绘本剧。“大家的爸爸妈妈是否在身边呢?他们是不是在远方打工呢?你知道他们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吗?你以后想做什么呢?想和他们做一样的工作吗?”并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想法“编写”到课本剧中。这样的课本剧展现了生活气息,同时也体现了“成长和责任”这样的故事内核。

将绘本剧的“编写”和阅读活动结合在一起,幼儿能梯度理解绘本的内容,同时也能对生活进行拓展,使幼儿更好地体会作品的内核,达到综合教育的效果。

结 语

不少农村幼儿由于生活比较闭塞,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都不强。在农村幼儿绘本教学游戏化的过程中,教师若能组织其积极开展绘本剧的编演活动,则能充分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促使其发挥想象力,从而促使幼儿的社会化发展。这对于幼儿未来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猜你喜欢
蝴蝶绘本爷爷
绘本
绘本
绘本
冬爷爷
站着吃
爷爷说
为了蝴蝶
捉蝴蝶
捉蝴蝶
找找看